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集团公司纪委书记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进展情况汇报会议上的讲话(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4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分钟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第二,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等方面要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大局意识就是要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国家的发展战略要认真学习领会。我们要把在学校中很具体的学习行为与大局紧密结合,特别是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相结合。核心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

两个维护,一是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二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不仅是对党员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青年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有一个重要论断: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两个确立"。该决议对"两个确立"给予明确阐述,并指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此,各位青年朋友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当中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让我们的言行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说到"两个确立",在这里再着重介绍一下。20xx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7年,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两个确立"。

第三,努力学习实践,练就过硬本领。"练就过硬本领"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求的。在这个方面,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关于学习,马克思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马克思伟大的人格魅力得益于其渊博的知识作为治学基础并形成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1843年到1867年25年间,马克思阅读了1500多本著作,做了无数的读书笔记,他能用德、法、英三国文字写作,能通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马克思曾写道:"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在安乐椅上与世长辞,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修改稿。

毛泽东同志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光辉榜样。他说,学习要有宽度,要博览群书,有一定的知识面,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学问很多,大体要稍微摸一下","要把革命事业做好,没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不行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谈到插队期间的亲身经历,他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德国,我讲了自己读《浮士德》的故事。那时候,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他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

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了这段话之后,确实非常感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繁忙、日理万机,却能坚持读书,把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还能对读书产生重要体会。所以,每位同学都要向领袖学习,学习他们读书的精神,要活到老、学到老。

习近平总书记还讲过这样的话:"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这段话不仅适用于政党组织,青年学子也同样能从中受益。

第四,勇于砥砺奋斗,投身强国伟业。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每一位青年都要自觉投身于实现强国战略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努力奋斗。

马克思在中学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段话已经显示出他为全人类而奋斗的崇高志向。我们确实惊叹,一个青年人能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在这里他还阐述了个人的奋斗和为人类服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后来走上的革命道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事业,的的确确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在世纪之交,一些国家通过民意测验,投票选出过去一千年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都名列前茅。不可否认,马克思在过去一千年当中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每当我们缅怀他的事业,都为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无限感慨。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时,对一首诗进行了改写并抄录给他的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志向与决心。

毛泽东在xx第一师范读书时其奋斗志向得到进一步确立,即为实现救国救民的远大目标而学习。1917年,他在给好友黎锦熙的信中谈道:"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意即要寻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后来,他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一生坚守再也没有放弃。

说到领袖人物,我们再举周恩来同志的例子。周恩来在上小学时,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升官发财,有的学生回答是要出人头地,有的学生回答要为父母报仇。周恩来没有主动回答,被校长点到后,周恩来站起来说,为中华之崛起。校长一听,非同凡响,又让周恩来说了一遍。周恩来第二次回答得更加完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其实,不是只有伟人才能在年轻时树立这样的雄才伟略,任何一个有过青春岁月的年轻人,都会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都会心潮澎湃地憧憬未来。每一位青年朋友都应当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立下自己的志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指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最后,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作结。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