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584篇(第80/1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398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67分钟

严于律己,在主责主业中彰显奋发有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深入挖掘国歌故事中所凝练的精神内容,擦亮红色家底、讲好红色故事,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向深入,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提高政治站位,打响红色品牌。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在以学增智中"长本领""守纪律",把看家本领学懂弄通,拓宽个人知识边界。例如,在讲解接待过程中、在红色故事的讲述时,秉承因人施讲、以文化物,将一个个与国歌相关的故事、以具象化的符号呈现出来、演绎出来,不断增强表现力,唤起广大观众对于"爱我国歌、重我国格"的心灵共鸣。

严于律己,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忠诚担当。细化措施、扎实推动,通过支部牵头组织开展原原本本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们要深入领会,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方面做好表率,不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把纪律转化为高度的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传承好红色基因,优化红色场馆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展览"文创周边"等功能,做好配套馆校"大思政"课程体系,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提炼经典故事,将红色文化的创新,用当代艺术样式加以创造呈现,在青年人心中,种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种子。

严于律己,感悟信仰之力奏响党纪学习"最强音"。近期,在国歌展示馆的临展厅人流如织,讨论阵阵,掌声不断......《抓铁有痕铸党魂--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图片史料展》正在展出,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份份历史资料,展示"纪律立党"的历史渊源和早期纪律建设历程,助力党纪学习教育"活起来""红起来""亮起来"。作为青年党员,要坚持学纪在心,以党纪为终身必修课,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要坚持知纪在身,将"严谨"奉为为人处世的圭臬。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史为镜,警钟长鸣,红色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党纪学习教育要有一种"木匠精神"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如火如荼进行中。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化认识,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发扬追求精细、精准、精致的"木匠精神",以木匠的刀凿、墨斗、刨子"剒削柱梁",在精雕细琢、反复校准、来回修整中打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国之栋梁"。

如木匠用刀凿"精雕细琢",学纪知纪要"精细"而"入木三分"。一分"入脑精读"。"读书欲精不欲博",要读好书,精读书,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原原本本熟读,反反复复精读,仔仔细细琢磨,在精读中清楚"底线红线"在哪,在细悟中明白"干净干事"要求。一分"入心警示"。"精挑细选"以身边人和身边事为反面教材的警示案例,有针对性地选取党员干部因不学纪、不知纪而造成危害的反面案例,用好警示录、忏悔录,来一场场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给党员干部心灵注入强有力的"清醒剂"。一分"入骨剖析"。纪律党课要"析精剖微",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现场教学方式,详细地给党员干部讲解纪律条款,"以小见大"深入剖析违规违纪案例,"由浅入深"深刻揭示违纪违法行为的本质和根源,让党员干部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从而坚定信念、锤炼党性、优化党风、牢守党纪。

如木匠用墨斗"反复校准",查摆问题要"精准"而"毫无偏向"。木匠的墨斗,口吐直线,横平竖直,规矩方圆,黑白分明,有定准绳的功用。党员干部要以党规党纪为墨线、为准绳,反复自查,做到如墨斗般"来也正、去也正、毫无偏向",反复排查不足,看有没有因"小甜头"而忘乎所以,因"小便宜"而坦然占之,因"小问题"而置之不理。要以日常的廉政谈话为契机,反复排查廉政风险,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精准查找思想深处是否存在不良倾向,生活工作中是否存在违反党纪的不当行为。要以下基层为契机,深入群众近距离听呼声、听意见、听牢骚,反复排查问题,从中看清自己的"差距"和"偏向"。对排查出偏离了"墨线"的问题,要形成针对性的"问题清单"和"矫正措施"。

如木匠用刨子"来回修整",整改落实要"精致"而"砥平绳直"。刨子主要作用是把木料刨平、刨直和刨光,使之更平整、精致和光滑。党员干部要敢于直视问题和不足,以木匠追求极致的精神,善用刨子来进行修正,实现"砥平绳直"。要用刨子把"突出"问题来回"刨平",做到做事"公平",保持公心,秉公用权;碰到难题敢"推平",敢于斗争,勇于担当;遇见诱惑能"心平",明辨之,力拒之。要用刨子把"偏向"问题来回"刨直",特别是做到为人处事"刚直不阿",正直而真实,不搞"花架子",不弄"假把式"。要用刨子把"粗糙"问题来回"刨光",从小错误、小缺点、小隐患"刨"起,不漏一处,不放一个,做到防微杜渐,规范一言一行,约束一举一动,完善一点一滴,让自己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生。

以"小"见"大"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并观摩了一堂思政课。总书记对思政课历来很重视--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理论的"滋养"到实践的"历练",都为学生的成长注入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内容、方式和成效上下足功夫,以"小"见"大",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作用。

深挖文物内涵,以"小切口"揭示"大道理",把思政课讲深,让学生从小接受红色熏陶。井冈山上,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讲述了长征路上的鱼水情深;黄土高原上,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一件件文物背后,是具体生动的红色故事。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好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通过"小切口"讲明"大道理",让听课人走出教室走进书本上的风景,调动各个感官去"触摸"实际,感受革命英雄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事迹,在移步换景、低头沉思、互动交流中"对话"过往、"叩问"真心,扣紧"思想扣"。

创新授课方式,以"小课堂"释放"大能量",把思政课讲透,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理想。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育情感和态度的过程,思政课越是生动,就越是充满吸引力。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是每一个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打破常规模式,创新授课方式,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科研院所等学习资源,运用情景展示、现场模拟、实地研学、主题研讨等教学载体,借助现代化全媒体手段,把"思政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线上线下齐发力,变"传统讲台"为"情境讲堂",让书本上的历史故事、文化底蕴都"活起来",让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在历史情景中聆听初心旋律、感悟信仰之源、汲取奋进力量。

落实学用结合,以"小故事"传递"大情怀",把思政课讲活,让学生从小积蓄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00余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的新中国发展史,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一个个的小故事释放着大情怀,各级各类学校要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情感去接触历史、赓续精神,要注重将思政课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思政"金课"作为实践的"指向灯"、解题的"金钥匙"、奋斗的"动力源",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确保思政课学习成果能够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定规矩划红线以党纪浸润新时代赶考"三心"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上下火热开展,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中央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只有潜心学纪、坚决守纪,以勤学、思辨、笃行浸润新时代赶考"三心",才能切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行稳致远、走深走实。

以党纪铁律浸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勤学之心,在常学常新中铸就忠诚脊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断完善纪律规矩,释放了治党务必从严的强烈信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纪知纪是涤清党员干部思想源头的"源头活水",也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规党纪,将《条例》与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廉洁自律准则等结合起来学,让各项规章制度成为"掌中宝""枕边书",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悟,深入思考党的纪律条文背后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在学习中用党规党纪校准日常言行偏差,及时进行"思想大扫除",时刻注意"修枝剪叶",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党纪铁律浸润"立志宜思真品格"的思辨之心,在修身律己中涤荡政治本色。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既要做好"阅读理解",也要做好"课后思考",变被动学习理论为主动思考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勤学善思,既要弄明白党的纪律规矩有哪些,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也要搞清楚《条例》为什么修订、修订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做到知其表又知其里、知其言又知其义。"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员干部还需以前车之覆为戒,各级党组织要用好"身边事""身边人"这个最好的"清醒剂",抓好以案促学、以案促改,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旁听典型案件、模拟"我是案中人"等活动,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有效破除部分党员干部"局外人""旁观者"的心理,时刻告诫自己"君子慎独,不欺暗室"。要坚持反面警示和正面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既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也要严格管理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以良好的家风引领党风、政风、民风向善向好,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永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党纪铁律浸润"事不躬行终是幻"的笃行之心,在知行合一中挺膺担当姿态。党纪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砥砺初心使命、涵养浩然正气,让党员干部知规明纪、挺纪法前,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把9800多万名党员锻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铁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纪学习教育成效好不好,不单看学习的内容丰不丰富、形式多不多样,更要看深学细悟之后有没有躬身践履、自警自省。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高悬廉洁明镜、常怀律己之心,恪守规矩,克制私欲,自觉慎独于"八小时内外",要以党规党纪为标尺画出标准"行动圈",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杜绝"踩线""出圈"行为。各级党组织要抓好以训助学、以学促行,紧盯入职、入党、新提拔等关键节点,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座谈交流、廉政谈话,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提醒力度,督促其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自觉把党纪学习教育的实际效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

把乡村振兴"路"铺向群众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广袤原野一望无垠,生态宝库"无线扩充",广大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行走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将"发展之路"扑向人民群众向往的"诗和远方"。

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生态路",铺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和远方。"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有路的地方,才能让我们一览"钟灵毓秀"的生态美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四好农村路"既是"生态路",也是"机遇路",它将人们带入"深山怀抱",让"流水潺潺"的溪流、"古朴幽静"的村落、"淳朴惬意"的人民都纳入时代发展的"画卷",为人们展示了"生态美景"的"别有洞天"。广大基层干部要抓住机遇,让大自然的馈赠能够愉悦更多人的"审美需求"、慰藉更多人的"山水乡愁",将隐藏于白云深处的"古韵村落"、深藏于山林之中的"自然美景"、珍藏于群山环抱之中的"绿色秀水"串"点"成"线",整合这些散落的"人间美景",融入沿线特色的"风俗风情",开发出一条群山与秀水相映成趣、自然与人文水乳交融的"文旅线路",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间天堂,推动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农业"多维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把"物华天宝、万紫千红"的"物产路",铺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诗和远方。"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四好农村路"一通,"田间瑰宝"竞相"亮相眼前",大自然用"无私馈赠"让各具特色的乡村特产被逐渐发掘。广大基层干部要遵循"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理论,打开"调查研究"的"百宝箱",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大山深处",寻觅"林下物产"的"自然口感"、探寻"海中生物"的"丰富价值"、开发"自然物产"的"多重属性",将"物产属性""生长特征""研发特色"记录在册,以科学的"调查研究报告"书写特色"产业发展"新篇,还要深耕"方志典籍""经史子集",让"文化脉络"成为特色产业的"产品说明书",让"人文故事"成为特色产业的"厚重底蕴",不断强化特色产业的"顶层设计",联动"相关部门""相关企业""本土农民",进行"品牌战略布局""产业规划布局""市场营销布局",深入研发"品牌价值",推动农产品深加工、趣味采摘、观光旅游、非遗产品开发以及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为产业发展不断"延链""补链",推动乡村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把"万马奔腾、和谐共生"的"人才路",铺向"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诗和远方。"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得枝荣","四好农村路"一通,"四面八方"的人才竞相奔赴,广袤乡村有了"新农人","自然原野"驱动了"新引擎"。广大基层干部要做新型人才工作机制的"探索者",站在崭新的历史洪流中,巧执"引育留"妙笔,肩负起人才招引、培养、留用的重任,要以"给力政策""优势项目""丰厚待遇"招引"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外出乡贤";以"高校合作""企业交流""一线实战"孵化人才;以"精细服务""完善机制""适才生态"留住人才,让各类人才"引得进""育得优""留得住",在广袤基层"深扎根""淬技术""聚民心",成长为乡村振兴在崭新赛道加速奔跑的"助推力",与人民群众同心书写"共同富裕"的华美篇章。

青海行中见团结美美与"共"一家亲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了解当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情感归属与美好期冀,是中华儿女共有的价值追求与道德准则。党的XX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与新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团结奋进,使中华民族成为交融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