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584篇(第86/1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398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67分钟

读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有我"担当,凝聚"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昂扬斗志,争做"实干先锋"。徐利民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前方路漫漫,关键要启航"。为了让上山文化走向世界,徐利民想方设法解决编制、经费等现实问题,他绘制出一张跨越15年的"申遗与建设路线图",联合上山文化遗址联盟的4市11县共同申遗,有力推动了上山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显著提升了上山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广大青年干部更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在干中学、学中干,在一次次任务中主动探索、不断总结提升,克服本领恐慌,敢于攻坚克难,踔厉奋发、主动融入、自觉沉入各项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锐意改革、笃行实干,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为群众解决更多的实事,不断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走稳走实。

读懂"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忘我"境界,赓续"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争做"为民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徐利民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实际行动彰显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人民公仆本色。他用脚步丈量浦江大地,走村串户下乡采访,走进直播间帮村民吆喝滞销农货,带领群众克服万难拓荒山修水库......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徐利民同志身上为民尽责、公而忘私的精神,自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力以赴把民生实事办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满腔热忱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做战汛中的"逆行者""先行者""奉献者"

近期,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益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知"难"而进、向"险"而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根据汛情和人民群众需要随时转换角色,在"逆行者""先行者""奉献者"等不同角色的转变中续写党群干群之间的"山海情"。

闻"汛"而动,勇做"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逆行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逆行的身影。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党员干部要以"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信念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扛起党旗、披上雨衣,踏着积水、爬上陡坡......深入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高度责任感,始终坚守在防汛救灾的最前沿,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堤";以"洪水涨一尺,斗志高一丈"的坚毅书写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担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做到在"最吃劲处"担使命、在"最危难时"践初心、在"最紧要处"筑忠魂。

闻"汛"而动,敢做"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先行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过往经验,提前做好防汛的测、报、防、抗、救各个环节,就能在汛情中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防汛救灾中,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绷紧防汛减灾弦,在具体实践中密切监测异常天气、道路交通状况,应急物资管理等情况,加强对风险点的巡查值守,清单化管理。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做到提前部署、提前行动,盯紧薄弱环节,对存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在防汛救灾中要既做"指挥员",也当"战斗员",身先士卒、深入一线,迅速组织力量、现场指挥调度,确保防汛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

闻"汛"而动,甘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者"。"党员"二字,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画地写在每一名党员的入党申请书上,也要一笔一画地"刻"在党员干部的骨头上,刻骨以铭心,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灾难面前,要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把"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喊响"我是党员跟我走"的防汛救灾最强音,为受灾群众注入"强心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最前线,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深入到前线救援、转移安置、灾后重建等各个环节,当好人民的主心骨、顶梁柱,帮助灾区人民重拾信心、重建家园。

蘸墨"青海之行"写实高质量发展"三篇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考察调研,深入民族中学、佛寺等地,看发展、察实情,意义重大深远。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的重要指示要求,蘸墨"青海之行",写实高质量发展"三篇文章",引领乡村振兴升阶晋级,在崭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饱蘸"绿色发展"之墨,明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峰耸立的"立意取向",以"产业升级"为主题写实"生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漫溯千年文明,从一根缝制衣物的"骨针",到链接万物的"鼠标",时代发展的巨轮在"上下求索"中滚滚前行,置身"万亩良田",从传统的"锄头铁犁"到现代的"机械耕种","绿色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大势所趋。基层党组织要手撷"两山理念"智慧长卷,俯身下基层,亲身入农田,将"田间实验室"建于"稻花香处",以"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行"技术突破""配置创新""深度转型",踏上"产业升级"的"快车道",破解粮食生产、种业安全等"卡脖子"难题,助力优势企业从事农业物联网、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深入推广"光伏产业",引领农村产业踏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列车",在"点绿成金"中打响"产业升级"的金算盘,形成"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齐头并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将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饱蘸"科技创新"之墨,理顺"先破后立"和"遵循规律"双向并行的"逻辑脉络",以"人才选育"为线索写实"发展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基层党组织要善当"伯乐",突破"旧理念"、构建"新格局",不拘一格做好人才的"招引"和"培育"工作,以一步一印的"深脚力"走访本地企业,聚焦本地企业电商文旅、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为人才需求"精准画像",按照"人才需求导图",以共建共享、揭榜挂帅、返乡创业等方式向高层次人才递出"橄榄枝";通过实施"定制村官""科技特派员""联村书记"等制度向返乡人才、致富能手、乡土乡贤发出"招贤令"。联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乡村产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做好引入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孵化工作",让外来人才"技能落地",为本土人才"补足养料",以"1+1>2"的"倍增效应"助力光伏、新能源、锂电池等新兴企业被持续"激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饱蘸"共同富裕"之墨,构建"稻谷满仓"和"职业新路"双箭齐发的"行文框架",以"造福人民"为主旨写实"三农文章"。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有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能够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食为民天,农业为根。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建强"堡垒阵地",对传统农业从顶层设计上强化统筹,真抓实干巧施"大国粮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守牢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统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农户发挥畜牧养殖、农业种植的"矩阵效应",以电商科技为"赋能点"促进农户解锁农产品的"新销路",不断巩固农民增收基础、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带领广大农民走上新型"职业化道路",引导他们成为资源要素的整合者、乡村致富的带头人,带领人民群众蹚出更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实实在在带动就业增收,从而实现乡村粮食足、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追寻"青海足迹"体悟"国之大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考察调研,从立足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提出了"三个坚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随总书记步伐,多角度、深层次地从"青海足迹"中体悟"国之大者"的时代意蕴,以实干之姿展骐骥之跃,笃行不怠走好新时代奋进之路。

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体悟"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大视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命题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敢开顶风船,善打攻坚战,善于用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发展,在学思践悟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在真信真用中克服本领恐慌,弥补能力不足。要常怀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为民情怀,吃透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发展环境优化,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惓惓之忱在危机中抢育先机、于变局中再开新局。

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体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大担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绿色发展置于"国之大者"中去考量,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持续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争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力军。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以坚守"生态底线"的担当,因地制宜地把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文旅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等扎实举措,推动绿色发展常态长效之路越走越宽,让"有过去、有未来、有温度、有乡愁"的绿水青山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在"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中体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大作为。行程万里,人民至上,2021年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就曾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合则俱荣,分则俱损"的发展深意,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民族团结的带头人、宣传员和践行者,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胸怀当好共同富裕的"领头雁"。要始终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立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抓改革、谋发展、促振兴,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自我包装",多一些实干苦干的"自我磨砺",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党的好政策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开花。

用"心+心"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用创新的"源头活水"、用实干的"沛雨甘霖"、用生态的"山清水秀",不断提升发展"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用"心"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用"决心+用心"的创新"源头活水"提升高质量发展"含新量"。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自古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身体里,这一基因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在新兴事物"井喷式"爆发的今天,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早已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的前景广阔光明,创新的道路艰苦卓绝。各级党委政府要善于抓住"创新"这个"源头活水",敢于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追求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要鼓励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产品综合竞争力,敢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激活发展"新动能""新引擎",奏响高质量发展"改编曲"。

用"信心+恒心"的实干"沛雨甘霖"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是态度,干是行动。实干,就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回溯过往,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叩石垦壤、挖山不止,以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上凿出了"人工天河";几代"拓荒者"的"披荆斩棘"和"接力攻关"构建起了北斗全球组网。实干是最有力的表态,实绩是最响亮的见证。春天不会辜负每一颗积蓄力量、向上生长的种子。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实干为先、接续奋斗,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一以贯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反腐、发展、惠民互促共进,突出"快"字转作风提效能,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奋力推进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一路冲锋"。

用"关心+安心"的生态"山清水秀"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纵观西部,"一朵松茸、一片油茶,富一方百姓"的故事不断续写,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旅游不断让百姓吃上"生态饭",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红利"。这充分地说明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抓好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治污水、治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水生态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广"高效率、易上手"简易实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写就"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美丽风景"变"发展前景"的生动篇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