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汇编(10篇)(第3/3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XX省黄山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孙立志认识到,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肩负重要责任。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XX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我们围绕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目标,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查、巡察监督和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印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清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文物保护方面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全面起底、精准研判。"孙立志介绍,目前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推动黄山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徽州文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和祁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推进徽州文脉传承工程、徽剧振兴工程等重点项目落实落地。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是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抓手。"黑龙江省伊春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敏说,"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新局面,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的源头活水。我们要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廉洁文化建设贯通融合,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持续构建正气充盈的政治环境。"
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理念和实践。"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清官廉吏、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廉洁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河北省邯郸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周全义表示,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职责用好用足用活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挖掘历史遗存、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廉政故事,推动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土壤。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表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必须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再次在福建省纪检监察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实践依据和深厚文化底蕴。"福建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迟耀云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创立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用好用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地和实践地独特优势,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深学践行"两个结合",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文化和旅游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腊翊凡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是融通的,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精神理念中不断发展创新,与中国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念和道德因素相结合,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相融相长,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以高度历史自觉、强烈历史担当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汤军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历史根基、文化根基,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北京大学监察专员顾涛表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特性的生动体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信和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养分,同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无愧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领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更要悟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清华大学监察专员赵罡说,"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在"第一个结合"基础上,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问题,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以史鉴今资政治国,将中华文化的智慧融会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集中而深刻地展现了我们党的最新理论创造。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在新时代确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走向深化的理论必然,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最有力的体现。"山东省烟台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任敬喜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向我们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增强十四亿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积蓄自信、自立、自强的强大能量,以更强的历史主动精神再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我们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创作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激活文化生命力,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肩负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民族复兴新华章。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着重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无愧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证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我们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其成为引领我们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武器。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积淀的文化养分,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下一篇:主题教育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