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读懂悟透“两个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第2/3页)
(二)"两个结合"的主体意义:有利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一具有定海神针作用的统领优势与贯穿意义,直接关系到"两个结合"的落实效果。相应地,"两个结合"的贯彻落实,为中国共产党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提供了契机,有利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能够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奋斗中始终面临并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1945年,针对黄炎培提出的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窑洞之问",毛泽东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当前,国内外风险与挑战交织并存,如果缺少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威胁到党的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党员基数最庞大的政党,何以跳出这一历史周期率?习近平同志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将自我革命从精神层面的软规约提升至制度层面的强约束。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结出的硕果,阐述了"两个结合"之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体意义。
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是党实现自我革命的有益指导,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敢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红色基因。一般而言,长期执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跳出历史周期率,即"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马克思认为,共产党人应当是无所畏惧、勇于斗争、自我革命的先进战士,恩格斯也曾高度评价马克思一生的革命精神,指出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经过百余年实践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长期执政的目标高度上,把马克思主义同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另一方面,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品质,党的自我革命源于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忧患意识的历史传承。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由于缺乏忧患意识,不懂得及时反思,从而深陷历史周期率的沼泽。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奋斗中孕育而出的忧患意识,为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回望百余年历史,忧患意识已深深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两个结合"的提出,使得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新时代党建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进行深度融合,为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两个结合"的主体意义,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时刻秉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另一方面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接续勇于自我革命的宝贵精神,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两个结合"的目标旨归:最终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两个结合"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两个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方面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格局加快演变,人类社会面临严峻考验;从国内方面看,迫切需要回答何以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上新的战略目标。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织叠加,构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面对"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唯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文明智慧,才能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真正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两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有利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原理的过程中,满足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只有始终坚持并持续深化"两个结合",才能为党在新时代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所设定的奋斗目标提供科学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两个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文化底蕴。文明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对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继承。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两个结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即是古代民本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有机融合。"两个结合"的提出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达到了空前的历史深度,既为复兴中华文明提供了契机,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文化底蕴。
"两个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掌握群众的科学理论体系,更是用以指导人们实践的强大物质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多方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很关键的一点。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适用性,但若不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它的真理性作用便无处发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政治性话语,呈现出"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进入新时代,"两个结合"的提出更容易引起人民群众共鸣,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回首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走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立足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展望未来,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三、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践路径
推进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多方要素的共同支撑与协调配合,而实现路径则正是在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而作出的最终选择。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要义,"两个结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说服力,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遵循。
(一)遵循"六个坚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原则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如何不断谱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力量源泉。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征程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只有及时回应人民之问,才能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力量源泉。第二,坚持自信自立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精神特质。所谓自信自立,就是强调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风貌。第三,坚持守正创新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想原则。"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牢牢坚持守正创新原则。第四,坚持问题导向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基础。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中心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因此,唯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才能顺应时代呼唤、进行理论创新、破解时代课题。第五,坚持系统观念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只有坚持用系统思维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全面推进理论创新。第六,坚持胸怀天下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人类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唯有以胸怀天下为价值引领,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二)高举思想旗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党的百余年历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在时代前列、战胜艰难险阻、赢得历史主动、推进事业发展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指引中国共产党走向新的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举思想旗帜成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保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激烈竞争,唯有坚持"两个结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一方面,继续坚持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持不等于固守,教条抽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不得,而是从根本上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党必须认真领悟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武装头脑、指导行动的能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先进性。另一方面,继续坚守理想。我们坚守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关键在于其科学性,但是科学信仰不会自发生成,正所谓信仰的坚定来自理论的清醒。所以,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懂、弄通、做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补足精神之"钙",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行动,推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落地扎根。
(三)赓续民族血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化根基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绝非偶然,而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承担起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将其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文化源泉,"两个结合"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色和鲜活的民族表达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赓续民族血脉成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明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推进"两个结合",必须深入挖掘传统基因密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时代精神融入其中。一方面,在"优秀"上下功夫。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绵延发展滋养浸润着自强不息、忠诚守信等传统美德,使其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但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从当下视角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存在时空限制。因此,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注重筛选、去伪存真,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扬弃地继承,充分发掘有益成果,让马克思主义绽放新的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辉。另一方面,在"创新"上开新路。基于时代特色和实践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借鉴价值的文化要素予以转化、诠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养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充盈和升华。
(四)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直接动力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斗争中诞生、发展、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彰显强大生命力的底蕴所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中坚持斗争,一方面是与国内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另一方面是与党内各种机械化、教条化、片面化的错误倾向开展斗争。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践并创新发展了伟大斗争精神,在斗争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成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直接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斗争史。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中国共产党需要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斗争精神,强化与时俱进的品质,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斗争精神进行继承与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有矛盾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所以说,把斗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纲领里并落实于实践中,方能称自己是真正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以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为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更大成功。另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敢于斗争、敢于创新品质的继承和升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富有斗争精神。无论是突破重重阻力的商鞅变法、抑或是近代以来不满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再或是反击日本的全民族抗战等等,中华民族都以实际行动反抗压迫,以斗争精神喊出时代最强音。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回应这些挑战和问题,就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秉承伟大的斗争精神,解决一个个矛盾,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更多利益,使斗争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下去。
(五)走稳中国道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康庄大道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道路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涵盖党领导人民革命救国、建设兴国、改革富国与复兴强国四阶段奋斗内容。"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的深刻昭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朴素社会主义因素的继承发展。我们有充分理由坚信,坚持中国道路是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正确选择,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稳中国道路成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康庄大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质上是中国道路的时代表达,它不是简单延续传统历史文化"母版",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发展;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模板",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其他道路的"再版",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基础上对其他社会主义道路的弊端进行扬弃;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翻版",而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立足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前进、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在实践中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开拓进取、勇毅前行,努力走好自己的路,不断增强中国道路的实力。唯有将"两个结合"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和创新全过程,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上一篇:党课:注重提升党性增强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