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文化类文稿-48篇(第14/1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83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5分钟

寻对策:激活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发展

保护、挖掘、深度激活工业遗产的"文化磁力",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还涉及理念、政策、配套支撑等多个维度。当下,须从现存不足着手,补齐短板、增强活力。

强化价值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价值评估是保护工业遗产"文化磁力"的基础,在房地产行业等释放的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下,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此时,需要切实加强评估、明确其价值所在。根据笔者相关研究,在工业遗产的价值结构中,核心部分是遗产的固有价值,包括物质资本价值、人力资本价值、自然资本价值和文化资本价值;创意价值则属于固有价值之外的价值。而在遗产的固有价值中,相对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文化资本属于新型资本形式,应是评估工业遗存的主要指标之一。创意价值强调新附加的价值,应在不破坏固有价值基础上,通过评估指标的导向予以鼓励。

在开展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时,文物保护法中关于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标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关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标准,都可作为一级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应建立二级乃至更为细化的评估指标,以便以更加差异化、精准化的视角准确评判其价值。

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助推遗产项目"行文化之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此举将有助于地方财政摆脱对房地产和土地税收的高度依赖。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带来了巨大利好。

为了避免"文化产业项目过度商业化"倾向,地方政府应跳出只重商业收益的思维局限,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规范相关企业、文化公司、高校等文化产业经营主体多方参与,以既符合市场运营规律,又满足文化发展需求的方式活化工业遗产、强化文化功用。对于价值重大的工业遗产,建议政府使用容积率转移的方法,从更大的城市规划范围协调保护问题。

整合文化政策,吸引创意人才。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文件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开展资源认定管理、推进重点保护展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繁荣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文化生活新空间、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这些任务涉及文化产业、创意城市的建设、运营、评估、展示等立体化内容,为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现了不同部门之间协力推进、提升政策协同性系统性的切实努力。2021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又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今后,应进一步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并探索多样化的政策落地方式,提升工业遗产保护的整体意识,注重遗产空间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使遗产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相协调。

在吸引创意人才集聚方面,作为四线城市的景德镇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里以瓷产业为中心,长期积累相关要素、形成完整产业链。当地不仅有建在宇宙瓷厂旧厂址内的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御窑博物馆等具有"文化磁力"的内核,还有宽广的产业发展空间、优惠的扶持政策。这充分说明,增强"创意厚度"是保证创意价值产出的基础,也是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为此,地方政府应制定鼓励发展的综合性文化政策,吸引创意人才、培植创意力量、赋能工业遗存,形成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

彰显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2022-06-0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极为重视对自身历史的探究、自身文明的追溯与自身文化的弘扬。尤其自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起,党中央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或作出指示,代表性文献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可见党中央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始终念兹在兹、一直高度关注。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信息量大,很明晰地强调了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中华文明甚为重要。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形塑了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它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无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这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之本;它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文明属于根植在彼此内心深处的共同精神财富,也是血脉相连、心灵契合的文化基因,可谓全世界华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它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所谓因革损益,与时俱进,贵在于返本变通中赋予旧物新意,当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聚焦于把悠久文明里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其次,中华文明甚为独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内化为区别于其他文明体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再次,中国文明甚为关键。正因为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华大地,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且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故得以持续与时代共进步,葆有旺盛生命力。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离不开中国文明历史的深入研究,这是阐明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支撑,亦是"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的基本依据。申言之,这要求我们具备敏感且强烈的文明意识与历史自觉,在高远宏阔的文明视域中把握中国的道路演进、未来远景、历史使命及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研究的重大项目。长期以来,对于我们引以为荣的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学术界面临众多有待攻关的重大课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促使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物质内涵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与精神文化发展具体状况如何?几十年来,几代学者矢志不渝、接续向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当然,还应清醒认识到,已有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破解,比如,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夏代史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又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这都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放眼未来,走向深入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在既有成就基础之上,应着力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对待中华文明,后人当秉承"不在长江口撒网捕鱼,要到唐古拉山开矿淘金"的原则,如此经年累月后,我们的文明之树才更具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能枝繁叶茂、永葆青春。

努力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艺高峰

2022-06-01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为我们努力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文艺高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征程的进军号角。而新时代中国文艺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需把握好以下四个着力点。

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凝聚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而这都将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形塑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丰富矿藏,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广袤无垠的空间与源源不断的素材。而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调与题旨嵌入历史、现实和未来,既赋予面向历史的深邃眼光,又投射面向新时代的辽阔视野,则使新时代文艺创作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生成了意义空间与精神价值。

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谱写新征程上的新史诗,展呈人民关心、国家关切、国际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诸如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盛况与时代风貌,展现中国在全球"抗疫"和全球"减贫"两大国际工程中的非凡贡献与杰出作为,发掘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为中国文艺注入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鲁迅先生曾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文艺需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引领和滋养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不同历史特征的精神丰碑,特别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意涵,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精神谱系的统领与升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地融入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文艺要通过建构百年党史的英雄人物谱系,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此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与精神血脉,生动鲜活地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理论和实践逻辑。

时代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心有信仰、眼有光芒、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共产党人英雄形象,构成了百年中国文艺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谱系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革命者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设者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改革者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新者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正是文艺作品精心绘制的闪亮英雄星图,令受众重温了历史、确证了信仰、感召了精神、传承了红色基因,培育了整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与价值取向。这些精神与价值不仅属于个人与当下,更属于民族与未来。这是英雄人物作为文艺形象意义生成的关键。

以守护人民之心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反映于新时代中国文艺,就是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去守护新征程中的人民之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意味着新时代中国文艺的人民立场包含了两重维度:人民既是文艺的表现主体--文艺写人民,又是文艺的服务主体--文艺为人民。

"文艺写人民"是指在历史主体中确认文艺主体,文艺作品聚焦人民的生存状态、刻画人民的生活样态,热情讴歌亿万人民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现人民群众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精神风貌,为中国人民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塑像、立传、明德。"文艺为人民"是指广大文艺工作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紧跟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发展变化,回应群众关切、表达人民意愿。而中国文艺无论是将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抑或服务主体,皆鲜明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的人民情怀与人民根基。

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无论在革命斗争的危难关头抑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靠山、人民是江山。中国文艺要把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要用情用力表现挺身而出的凡人,而非从天而降的英雄。人民是真正的时代标杆、民族脊梁,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却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就要求文艺要在满足人民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中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要通过打造老少咸宜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深入人们的心灵与情感深处。在以审美方式塑造健全人格、建构广阔精神天地之中,发挥中国文艺积极有益的建设性作用。

以确立中国风范为标识

艺术创造一旦向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便将之转化成审美语言影响人类精神世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纵深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中,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一方面使中国文艺承载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与审美观,体现中华历史之精髓、中华文化之精魂,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另一方面则使中国文艺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实现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收获广泛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所形成的光荣传统;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要一脉相承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思想的中华美学精神,不断探索兼具当代品格与民族风范的审美形态。

另一方面,中国文艺要树立文质兼美的精品意识,让对历史的回望、对现实的描摹及对未来的憧憬,透过精湛的文艺表达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传播当代中国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旨趣,反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以文艺作品深邃的精神意义与卓越的审美价值,登顶时代文艺高峰,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