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引经据典》系列材料-14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5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2分钟

目录

【光明论坛】把办好特殊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1

【光明论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4

【光明论坛】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

【光明论坛】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11

【光明论坛】让科技更好托举起中国饭碗 15

【光明论坛】让人才第一资源充分涌流 19

【光明论坛】世界技能大赛我国蝉联金榜,需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23

【光明论坛】提升科技温度,关爱银发人群 26

【光明论坛】向世界展示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 29

【光明论坛】小事情接诉即办,微治理有大作为 32

【光明论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36

【光明论坛】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40

【光明网评】"太空会师"彰显筑梦太空新高度 44

【光明网评】太空会师,标注航天领域里的中国高度 47

【光明论坛】把办好特殊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关爱行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特殊教育,作为促进残疾人实现最大限度发展、增强残疾人家庭福祉的重要因素,受到格外关注。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党的二十大提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特殊教育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部署位置更加凸显。国家组织修订了"残疾人教育条例",连续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年颁布《"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先后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标指南》等多项国家标准规范,持续加强特殊教育支持保障,推动特殊教育得到跨越式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发生格局性变化。

十年来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每年招生人数从6.57万人增加至14.91万人,增加126.94%;在校学生从37.88万人增加至91.98万人,增加142.82%;融合教育也得到了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72%提升到现在95%以上,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特殊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其中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等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特殊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要求。

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供给。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尽管近年来快速发展,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短板。相较于我国人口规模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增长的比例,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整体供给还需加强,应随尽随、应融尽融落实还面临较大挑战,非义务教育段入学比例还需进一步扩大,整体教育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建设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特殊教育亟须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和特教特办,推动特殊教育迎头赶上,确保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现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受益面。特殊教育关涉全国8500多万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福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破解因残致贫、因残致困问题,巩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成果以及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是托底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重要之举,是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体现,需要在各项事业发展中重视和关注残疾人教育事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好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等阶段或领域的特殊教育,建成面向终身教育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增强特殊教育公益属性,造福残疾人及其家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需要进一步立足长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8500多万残疾人,也"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号角已吹响,奋斗正当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我们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关心重视以及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决心,以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新方向新使命,在更高层面、更大格局、更长远发展上坚定落实党和国家特殊教育战略部署,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光明论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同时,我们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要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乡村振兴是新动能新优势的主战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召开10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将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既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能。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从而激发乡村这一广阔市场的潜力与活力,既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占据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1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中国10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依然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展新业态,壮大经济增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先发优势,持续培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绿色发展是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绿色正在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与此同时,广泛形成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业态,培育了新动能。例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可以精准推算出企业的能源消耗,从而倒逼高耗能行业加速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涌现出绿色智能船舶、零碳建筑等新生事物,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领域、新方向。可见,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将促进我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加速转型升级,将由此创造出巨大的绿色市场,释放出强大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动能新优势的加速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试验田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挥"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加强与沿线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经贸合作与对外交流,积极培育全球发展在基础设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新动能,让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惠及沿线国家、地区和人民,促进当地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也通过其他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共建各方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互惠共赢的目标。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变革浪潮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率先布局,因势利导,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添加新动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论坛】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高度,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对"斗争"及"斗争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新时代新征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理论品格。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理论武器的巨大伟力所在。从价值取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革命精神,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指引和锤炼下,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让近代以来遭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百年党史充分表明,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弘扬斗争精神,保持着不惧危险、勇敢向前的精神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带领起人民群众开展改天换地的社会实践,共同谱写了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一曲曲精神赞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带领人民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担当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赋予了斗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当前,立足"两个大局",面对我们所面临的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和前瞻性预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敢于亮剑、勇于迎难而上。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斗争迷雾中廓清方向,能否在错综交织的斗争迷阵中掌握主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敢于亮剑,与一切可能冲击危害正确前进方向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并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这要求我们必须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用"火眼金睛"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不妥协不退让,用"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态度鲜明,敢发声、敢交锋,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言行做坚决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提升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能力。

发扬斗争精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斗争本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前进路上,我们必须也只能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干部队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骨干力量。新时代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该项工作要贯穿于培养干部、考核干部、选拔干部全过程。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作为党员干部,也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多接"烫手山芋",多经历"风吹浪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练胆魄、长才干,经风雨、见世面,就能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本领。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光明论坛】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了新成效。立足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展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任务要求,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谋划了推进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充分展示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真理力量,成为全体人民继往开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思想动力和理论指南。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了牢固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圆共同富裕梦想的优越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最大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筑牢了发展根基。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则、目标和关键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不竭动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坚实制度基础。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鼓励与扩充第三次分配。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统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光明论坛】让科技更好托举起中国饭碗

农业农村部当前数据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进入扫尾阶段,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每到丰收之时,我们可能都需要再强调、重申农业科技对我国粮食丰收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超过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3.5%提高到61.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这些,有力支撑保障了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农业公共科研和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公共研发支出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也超过75%,能够容纳150万份种质资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经投入试运行。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0.2%,农药利用率为40.6%,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5个和4个百分点。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配方肥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高效低风险农药占比超过9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农膜回收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这些,综合托举了粮食产量继续"连丰"、稳步提升的愿景。

居安也需思危,有备方能无患。随着人口的增长、水土资源约束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农业增产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科技在养活未来全球人口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2030年全球作物产量的增长中,87%将源自单产增长,6%源自扩大土地利用,7%源自种植强度增加。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我国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以下几点尤须发力。

一是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与研发活动投入强度虽呈增长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总体还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发达国家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研究和稳定性经费的支持。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政府资金一直是农业科技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需要进一步激励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投入,发挥企业投资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大做强农业高科技企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在数字产业上的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二是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在保障主粮研发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对水果、蔬菜、鱼、奶、坚果、豆类等营养健康食物的研发。应鼓励发展替代蛋白质、替代淀粉和食品技术,加强"未来食物"(如大豆蛋白、人造肉、微藻、菌体蛋白等)的科研投资,积极开展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减损技术和装备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绿色储粮,促进农业食物系统的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生物强化技术等营养导向的农业技术创新。

三是增强农业科研的多目标功能性,实现农产品高产高效、营养健康、资源环境可持续,气候变化包容性、韧性的多赢。要关注农业科技国际发展新趋势,将农业科研与社会文化和政策变革相结合,集成社会经济与技术创新,逐步加大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与营养等新兴趋势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以达到减贫、促进健康饮食、促进气候适应性、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以及增加韧性等多目标。

四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从实践上看,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和特派团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例如,科技部首次组建国家级科技特派团,通过"一技一团"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近两年来在北方八省(区)推广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旱作技术,取得了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绿色环保等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这些实践经验,应该及时提炼推广,供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光明论坛】让人才第一资源充分涌流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才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马克思早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提出了"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的观点。随后,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时,他再次强调"人"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已充分表明,人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有了人,才有推动事业发展的可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前,人类正在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形态,对人才的需求和依赖更加明显。不同于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已经清晰地显示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把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比黄金还重要的资本,把人才数量和质量作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可以说,作为知识和财富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宝贵资源。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权。正是站在这个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总体上看,我国人才资源充沛。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75亿人,人才资源规模、研发人员数量等居全球前列。这些不同领域的人才各尽其能、各显其长,纷纷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这个征程中,他们既实现了个体的人生价值,也融入了民族复兴伟业,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永远在路上,让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充分涌流而永远没有终点,还需要出台更多务实举措。

首先要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及时发现起用人才;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既抓好"伯乐相马"也搞好"赛场选马",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秉持"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态度,尊重人才,珍惜人才。同时,还要正确处理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既要切实保障人才的正当合法权益,认真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也要真情实感关心人才,用伟大事业团结凝聚人才。

让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充分涌流,要推动人才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体制活、机制新,才能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近年来,一系列有关人才管理改革创新的政策接续出台,清晰地表明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是激发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当前,要深化人才管理的市场体系、法规体系、分类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管理新模式。特别是要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人才管理壁垒,畅通不同领域人才互通的"旋转门",促进各类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不同地域区间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共享。同时,还要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激发各领域人才自我开发的内生动能。

让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充分涌流,要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革除单一的人才评价方式,秉持"英雄不问出处"的人才发现和培养导向,构建业绩和贡献导向的识才用才标准,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工作环境,爱惜人才、成就人才的人际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让"尚贤向上"蔚然成风。特别是要努力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为各类人才的横向流动与纵向跨越提供良好的大环境支撑。

"国之强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独在人才之多少。"古往今来,人才始终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国家强大的源泉、社会进步的保障。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以爱才的诚意、育才的良方、用才的胆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

 【光明论坛】世界技能大赛我国蝉联金榜,需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范围内竞技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在日前结束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代表团蝉联金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展现了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特别是青年技能人才队伍的情况,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眼下,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已经落幕,可发挥世界技能大赛的影响力,继续完善培养体系、强化激励机制、畅通发展路径,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着力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结构往往是金字塔型。一名名顶尖技能选手的涌现,离不开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壮大。截至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为26%;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仍然不足,一些岗位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队伍尚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一步,要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着力破解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新时代需要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呼唤大国工匠。中办国办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着力破解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坚持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让广大技能人才创新有舞台;三是强化激励机制,探索适应青年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从长远看,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更多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尤为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世界技能大赛的影响力,让更多劳动者看到技能人才也能走向世界舞台,点燃更多年轻人学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还要积极宣传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典型事迹等,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不断强化"个人崇尚技能、企业重用技能、社会尊重技能"的社会导向。通过推动技能人才大发展,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黄金时代,也是技能人才成长的黄金时代。发挥世界技能大赛影响力,让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高质量发展未来更加可期。

【光明论坛】提升科技温度,关爱银发人群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对此,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通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建立健全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进一步增强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说,特殊困难老年人是老龄人群体中的弱势人群,该群体大部分面临着身体状况不佳、活动能力受限或丧失、就医困难、无人陪护和慰藉等问题。帮助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困难,强化养老服务兜底线、保基本的功能,就是打造民生底线的安全长堤。

当前,我国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供给存在着精细化程度不高、服务形式化突出、缺乏需求管理意识等问题,难以体现特殊困难老人的需求偏好。加之不同区域之间的服务水平不均衡,服务供给不足和过剩并存,服务效率和质量低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需要利用科技赋能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及时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医、社会保障待遇、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需求,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才能让他们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

运用信息化完善数据要素体系,建立健全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人口信息、健康信息、服务信息、消费信息等数据要素体系,由于部门分割和保护,无法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中心,阻碍了服务供需的有效衔接。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全国特殊困难老年人基础数据库,统筹协调民政、公安、街道、社区、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部门的信息。在现有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中,依托"金民工程"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和社区层面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建立起完备的特殊困难老人数据库。在数据库中结合个人情况对特殊困难老人进行分类分级和精细化区分,动态获取和分析他们的生活、就医等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托养老信息系统联动养老机构、医院系统、社区服务等支撑系统,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精细、全面、实时、动态的探访关爱服务支持,探索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机制。

借力大数据赋能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兼顾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探访关爱服务。特殊困难老人服务体系难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对接,重病大病医疗保险服务难以满足经济困难和长期患慢性病老人的实际需求,导致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就医求药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产业积极拓展"互联网+养老"场景应用,面向居家、社区、机构等开发了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养老TV物联网平台、智慧助老餐厅、"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平台等能够联动云管边端的服务和产品,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获得授权并对信息脱敏之后,利用大数据的个性化分析,还能获得不同老年人行为画像、行为监测、安全监控,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探访关爱服务。

依托科技助力探访关爱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探访关爱服务。由于资源禀赋不同、政策环境各异,我国区域之间探访关爱服务质量差异显著,推动建立探访关爱服务的标准化,有助于缩小不同区域间探访关爱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在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集成探访关爱服务功能,我们可针对特殊困难老人的健康状况、居住条件、养老需求等不同情况,分类精准掌握、动态调整他们的日常需求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标准目录,分类制定服务标准,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开发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智能化、可视化、个性化的智慧养老服务,建立"在线服务、线上管理、线下运作"的机制,实现探访关爱服务的流程化、标准化、智慧化。

【光明论坛】向世界展示多元立体的中国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信,是国际合作、文明互鉴的基石;可爱,是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的外化;可敬,是客观分析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并以此凝结成认同中国如何肩负起大国责任、如何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的理性认识。我们应当持续在"展形象"上下功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展现可信的中国形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可信"是中国在长期的世界交往中建立起的国际信誉,本质上是中国形象的说服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的底线、立场、战略,不断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正日益成为应对百年变局的"稳定器"。中国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始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以和平谋合作、以合作促安全,坚决维护世界繁荣稳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今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稳定发力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可以预期且值得被信任,更展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确定性与稳定性,"可信"还须在国际传播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尊重国际传播基本规律,不掩饰也不浮夸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对于一些西方媒体围绕中国议题长期进行失实、偏差的报道,我们要通过真实的内容、准确的表达、恰当的阐释,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公正地理解真实的中国,切实提高中国形象的说服力。

展现可爱的中国形象。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可爱"的中国形象的背后,是文明的厚重与真正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形象的吸引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种刚健而敦厚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是中国道路行稳致远所内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孕育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温床。我们应当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使中华文化感召力再上新台阶。"可爱"也是中国发展带来的崭新社会面貌与勃勃生机所产生的吸引力。生活在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国家是全世界人民的向往,无论是"象群北迁",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还是愈发美丽的生态环境、愈加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都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行进的中国、多元的中国,展现了一个携手世界走向人类文明美好明天的中国,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善意关注中国、爱上中国。

展现可敬的中国形象。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可敬"的中国形象,"敬"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贫弱沉沦走向伟大复兴的艰苦斗争与卓绝毅力,本质上是中国形象的感召力。中国不走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不走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老路,走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敬"的中国形象,"敬"的更是中国坚持以天下为己任,不做观望者,永远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的责任感与大国担当。当世界再一次位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时,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更是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正途上,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形象深入人心。

【光明论坛】小事情接诉即办,微治理有大作为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北京市推行接诉即办改革,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人民群众幸福为主线来确定发展目标,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来达成发展共识,着力构建社区"微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事情做到细处,把工作落到实处,探索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民众生活日常的主要场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据相关调研统计,在北京市部分治理类街乡镇中,社区层面的民意诉求已经占群众诉求总量的70%以上。接诉即办改革开启社区"微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依托12345热线及时发现社区居民实际诉求,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渠道与协商方式解决社区范围内各种民生问题,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至社区,瞄准基层治理短板,让各政府部门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4年改革推进下,社区运行网络越织越密实,社区服务也从"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百米"不断延伸。

"城,所以盛民也。"只有当城市中每个微观个体的需求、智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整座城市的韧性和生命力才能得以充分彰显。每一件诉求背后反映的都是群众的心声,接诉即办改革从"微"处着手,关注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尊重民众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诉求,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供给内容、标准和流程,积极运用热线平台、"微网格"等新兴技术手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在推动居民诉求快速解决过程中,尤其是涉及物业管理、胡同停车、垃圾分类等老百姓的"身边事"时,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通过协商、议事和定期召开专题会等形式,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进来,就能实现政府职能部门、物业企业和驻区单位等多方资源的有效链接,尽可能做到各类小问题、小矛盾"不出社区"。及时吸纳和疏解民众诉求不停步,工作机制探索也无止境。做好做精社区"微服务"、畅通社区"微循环","社区连心日""及时办""拉家常"和"走动式工作法"等新探索值得鼓励并不断升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接诉即办改革是社区"微治理"的有效实践,全面提升了社区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有力夯实了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实践永无止境,持续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做好社区"微治理"这篇大文章也需要从细处着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发挥党建引领把关定向的作用。社区治理多是针对停车难、买菜难等"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每件都与社区居民利益直接相关,矛盾点多。因此,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继续以接诉即办诉求机制为抓手,认真梳理社区居民问题诉求,合理确定"微治理"的事项范围,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完善协商议事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对社区"微治理"的全程指导和督促,最终达到各方均认可的治理目标。

聚焦社区民生高频问题。社区是民生问题高度叠加的场域,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多个领域。聚焦高频共性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高效地加以解决,是社区"微治理"的工作重点。要及时瞄准人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群众普遍反映量大的突出问题,聚焦职责交叉、亟须改革的难点问题,采取"每月一题"等专题治理方式,全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前置分析预判问题类型集中破解。

加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当前,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例如,完善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五方共治"机制,有效协调社区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推广"小院议事厅""一书三单"机制等做法,健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协商议事机制、凝聚治理共识;将现代信息数据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加强社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着力打造"诉求解决、主动服务、群防群治"三位一体综合化网格工作模式。

【光明论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述明确了法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与国家强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战国时期韩非子曾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所揭示的"奉法"与国之强弱之间的关系,不仅被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所支撑。土耳其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83个经济体,发现有些经济体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中,主要原因是缺少维持经济长期增长所需要的良好制度,并进而认为良好的制度是经济长期繁荣的关键。包容性制度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促进经济繁荣。经济学家们所关注的制度主要是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即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一个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必须信仰法治、践行法治,以法治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保驾护航作用。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应不断使自身更加完善、不断提高,加快形成更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更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更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我们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融入一部部具体法律当中,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范体系;融入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体系当中,转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立好法治之规。中国式现代化得以顺利推进需要立法先行、良法相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机关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修改旧法、制定新法,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今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这些都对提高立法质量、制定良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占领法治制高点,在制度、规则和法律方面展开国际竞争。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律。立法机关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铸牢法治之魂。公平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生命线,其之于国家的重要性,正如明朝思想家吕坤所言:"'公正'二字是撑持世界底,没了这二字,便塌了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治对国家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国家机关必须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夯实法治之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人民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也是践行法治的最主要力量。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人民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营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环境,才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程。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风气、形成习惯。

【光明论坛】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德才兼备是选拔和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德才兼备也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2021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勉励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定党性立场时,引用了"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这句话出自王充的《论衡·卷十三·别通篇》,其完整表述为:"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故多闻博识,无顽鄙之訾;深知道术,无浅暗之毁也。"王充,字仲任,出生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著有《论衡》一书。该书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八十多篇,其中《论衡·卷十三·别通篇》专门论述了如何识别、使用"通人",即博通古今的人。王充认为,"富人不如儒生,儒生不如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懂得治理国家方法,而且能讽刺和批判世上庸俗鄙陋的风气和言论。识别和使用"通人"尤为重要,而关键在于地方长官是否知识广博,通览古今,了解"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恩德不优容不能安抚边远地方的人,才智不高的人不会有广博的见识。听闻多见识广,就不会受到愚昧无知的指责;深刻了解道义与学术,就不会受到浅薄愚昧的诋毁。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是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德才兼备,既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又要不断加强学习,增长知识,才能不断增强本领。

中国古代讲求一个有志于社会国家的人,必须既要有道德涵养,还要具备博大深厚的文化知识,两者缺一不可,成为中国传统政德文化的核心理念,也被视为一个人具有家国情怀的直接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为政者必须有知识、有才干。如果"学不通一经,才不成一艺",就应该罢遣为民。而为官者的家国情怀更是必备条件,并且与个人的道德修为紧密相连,因此要明大德,就必须首先从自己修为、修养做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充分说明要实现从政治理国家,就必须首先从自己修为做起,实现修身养性,因此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甚至要求在个人身处困境时更要注重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共产党人不仅传承了这一传统政德文化理念,还从党的初心使命出发,提出了德才兼备使用干部的标准。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具体而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修订的党章进一步把牢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显然,"德才兼备"任用干部的要求,既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干部的一贯要求,同时赋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的时代内涵。

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必须坚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把德的涵养与才的培育有机统一起来。首先,以德为先,要求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因此要以党章为根本,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天下,练就政治慧眼,锤炼政治品格,坚持"三个务必",始终牢记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要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举一反三,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特别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长远发展、薪火相传。

【光明网评】"太空会师"彰显筑梦太空新高度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新高度,新起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标志着空间站迎来全面建造完成的重要时刻。此次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相会,彰显中国人筑梦太空达到一个新高度。

筑梦太空的底座更加坚实。火箭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运载火箭技术是一个国家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型载人火箭,执行了从神舟一号至今的所有载人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成功率100%,素有"神箭"美誉。作为航天员的专属座驾,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研制之初,就把高可靠、高安全、高适应性作为首要目标,设计指标远高于国际标准。为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新批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其中改进技术状态45项,使入轨精度做到最高,实现了零窗口发射;采用了"发射1发、备份1发"的模式,两发火箭轮流"站岗",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中国在运载火箭技术上不断创新攻关,造就了筑梦太空的坚实底座和底气。

"太空会师"展现轮换新模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迎接的首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即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三船"。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神舟十五号乘组进入空间站后,我国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及在轨驻留。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这种模式能够保证空间站始终处于有人值守的状态,对于空间站的延续性运行和开展长期科学实验都有重要意义。经过此次在轨飞行验证,后续这种轮换模式将成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常态化模式。

开启空间科学研究新时代。中国自主建造空间站,并非只为本国使用,而是为全人类所用。作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科学实验等多项任务,其中,此次任务将全面启用三舱科学实验机柜,航天员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这个一流的太空实验平台,将支撑中国科学家和人类科学探索获得更多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取得更重大的前沿突破。

航天梦、中国梦,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向着梦想不断远航。中国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是中国人筑梦太空一个壮丽的节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将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向着航天强国的目标、向着更加辽阔深邃的宇宙迈进。

【光明网评】太空会师,标注航天领域里的中国高度

在浩瀚星空之下,看似渺小的人类,总是在用探索之心去发现更新的世界、去创造伟大的壮举。这是人类从"未知"到"未来"的矢志不渝,也是中国航天人追梦苍穹的诗意浪漫。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完成各项准备后,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太空合影。

从神五到神十五,中国载人飞行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过程看似波澜不惊,但唯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方知其中的千难万难。载人飞行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最顶级的集大成者,中国航天人用"攻坚克难、矢志创新"的精神去探索太空之路,让世界看到我们"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自立自强。

在时间的变量中,人是事业传承的关键力量,一个个中国航天人接过了时代递过来的接力棒:从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到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王亚平,再到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的翟志刚;从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到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跑步的景海鹏,再到备战24年10个月的邓清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太空的"串门访客"变成"常住房客",他们身份的变化,背后代表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既是最鲜活的历史,也是最生动的教材,这次振奋人心的太空会师,也将在中国的青少年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助力更多的后来者走向太空。

脚踏同一片土地,仰望同一片星空,航天应当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始终倡导和平地探索太空、开发太空、利用太空,并积极促成和参与太空国际合作。就在不久前,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中国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愿与所有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基于此,所以全球对此次中国的"太空会师"予以强烈关注,因为"神舟十五号"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期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中国航天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大环境,世界共繁荣也需要中国航天的助力。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写出人类和平发展太空事业的美美与共。

太空会师,标注航天领域里的中国高度。当6名中国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合影时,他们一同喊道:"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这一幕感人场景,将镌刻进中国航天的奋进史诗里。在亿万国人看来,为科学创新、为航天事业不懈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最美画卷,他们所映照出的奋斗历程也给无数奋斗者带来启示--相隔万里的太空都能抵达,拥有着这份航天强国的自信,还有什么高峰不能攀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