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组织部长言论-14篇(第2/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11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1分钟

筑人才向往之城,涵养近悦远来发展生态。人才竞争拼政策更拼环境,比真金更比真心。坚持城市和服务"为人才而转",营造"人才无忧环境",以"最优生态"留"最强大脑",构筑太湖畔最优人才生活圈;打造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人才服务体系,以"软环境"孵化"创新链"、撬动"产业链"。立足人才金融港、尚贤湖基金Park、上海技术交易所(无锡)创新服务中心等平台,深化金融与科技"联姻",通过"政府引导+各类资本",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生态链",打好人才拨、人才投、人才贷组合拳。以建设太湖人才友好型基地、中瑞生态城为契机,深入实施高端人才宜居工程,加快打造国际人才社区,布优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服务要素,为人才办好"关键实事"。

(无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党群工作部部长俞政业)

组织部长言论:在奋进新征程上彰显组工作为

2023-01-06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组织部门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自觉向中心聚焦,向大局发力,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在新征程上取得新成绩。

坚持政治领航,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聚焦政治功能,人才工作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人才胸怀"国之大者",扛起复兴重任。坚持把理论武装抓在经常,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必修课,分领域多层次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到实处,深化组织生活"晒评考"、"巡学旁听"机制,开展优秀主题党日评比、优质党课案例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坚持事业为上,激励担当作为。着眼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市级机关"五优五型"、镇(园区)"五好五强"、市属企事业单位"五抓五创"好班子创建,推进年轻干部"菁鹰启航"培养计划,注重在经济发展一线、改革攻坚前沿、服务保障民生中识别考察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着眼提升综合素质,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加强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专业训练、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着眼激励担当作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深化清单式、差异式、赛马式、捆绑式、链接式考核,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健全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用心用情为担当者送温暖、挡风雨、鼓士气,浓厚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氛围。

坚持大抓基层,注重固本强基。围绕打造"最美江海党建带",统筹推进市级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等传统领域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两个覆盖",全面落实"红网格、通通建"、"红管家、通通优"、"双报到、通通在"工程,深化网格党支部体系建设标准化、作用发挥示范化、服务功能可视化、联系群众常态化、责任目标清单化建设,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围绕建强"头雁"队伍,进一步完善"抓管带"机制,定期举办专题轮训和"振兴讲坛",深化"赛马东疆"绩效比拼活动,持续从优秀村(社区)书记中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让村干部提劲头、有奔头。围绕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初心使命教育,做靓"心联东疆"流动党员管理品牌,推动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坚持党管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将人才工作嵌入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真心爱才、倾心引才、悉心育才、贴心留才。聚焦打造全域创新样板城市,依托人才新政26条,分类制定配套措施,构建"宏观统揽+配套补充"的政策体系,加大人才政策宣传推介力度,充分释放政策引才"磁场效应"。聚焦提升招才引智成效,发挥"启创杯"创业大赛、科技人才节等平台优势,建强北大生科华东产研院、力合科创等载体,更宽领域广纳天下英才,更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聚焦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深化"启创无忧"服务工程,优化一站式服务、健全一卡通保障、推进一体化安居,努力构筑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区、乐活乐享首选地。

(启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彭晓红)

组织部长言论:构建产才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2023-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组织部门肩负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责,应自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赶考"的姿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引才育才。围绕产业抓人才,抓好人才促产业,让人才与产业互相支撑。注重战略布局导向,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速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打造与中心城区相匹配的现代产业结构,完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为重点产业引进培育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领军型人才,引导人才在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上攻关突破。深化产才融合导向,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深化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等合作模式,借助科技镇长团后方资源共建高等研究院,组织高端项目导入,积极为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牵线搭桥",打造一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突出企业主体导向,聚焦"高精尖缺",推进人才评价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支持企业紧缺人才自主评价。鼓励链主企业与名校名企、大院大所通过设立工作室、研究院、奖学金等形式开展合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人才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以要素配置为导向聚才用才。依托中心城区优势资源,让人才与发展互相融合。打通聚才快通道,不断扩大人才政策覆盖面,创新"线上+线下"人才招引品牌,依托招才引智大使、在外乡贤等资源,发挥以才引才效应,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善于柔性引才,持续扩大人才增量。提升载体能级,制定实施科创载体倍增行动计划,结合城市更新工程,重点支持对利用率较低的闲置资产、楼宇等进行盘活改造和配套升级,规划建设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平台载体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高技能人才平台载体,加快形成高品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城相结合的链条式发展体系。营造高品质生活,坚持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精心建设人文历史街区,持续运营好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活动,创造更有人才吸引力的时尚活力新地标,努力打造青年才俊心向往之的"青年友好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