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稿-46篇(第9/85页)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三条就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继续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一
守正创新,包括守正和创新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守正创新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无论守正还是创新,其本质都是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坚持把客观事物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注重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想出发,违背规律和否定规律。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守正创新的过程。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马克思、恩格斯一边坚守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边结合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同时同各种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激烈斗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其基本原理具有穿透历史、穿越时代的强大能量,是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守正"的根基。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正因如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这一大历史过程极好地体现守正创新。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生搬硬套苏联经验,最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惨痛。中国共产党则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当代中国之"的",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洞察和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牢牢把握新时代在理论上守正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扛起守正创新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等。另一方面,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等,这正是守正创新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的体现。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守正创新体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整体性系统性的鲜明特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运用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
上一篇:理论文稿-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