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经济主题文稿-23篇(第23/2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90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7分钟

总而言之,2022年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全球通胀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一个来源,各国应对全球通胀的措施已经造成了实体经济增速下降、金融财富缩水、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贬值以及部分国家的外债危机。

展望2023年,对通胀的治理仍然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如果通胀不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下降,则相对高通胀的预期将提升降低通胀的难度,那就需要更为持久的高利率水平才能有效遏制通胀。世界经济将在更高的利率水平上陷入更深的增速下降过程甚至衰退之中,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也将出现进一步的动荡,世界经济离一次新的经济危机也许已经不太远。

(作者:姚枝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全球经贸变局五大趋势

2022-12-28

俄乌冲突迄今已经10个月有余,且呈旷日持久之势。作为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缘冲突,俄乌冲突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全球经贸处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其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使全球经贸格局发生了深层次变化。

第一,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发生改变,能源危机制约全球经贸复苏。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天然气最大储量国和出口国,石油天然气全球供给地位显著。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欧洲大幅减少对俄石油及天然气进口,同时俄也主动限制石油天然气对"不友好国家"出口,原本高位的能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欧洲布伦特原油价格和欧洲基准TTF天然气价格一度创下2014年来新高。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随之改变,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石油天然气出口大幅下降,缺口被美国、中东、南美等地区替代,美国对欧洲的能源主导作用增强,同时俄对中国、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能源出口明显增加。随着欧洲对俄石油天然气价格进行进口限价,油气价格逐渐回落,但是,OPEC减产石油,美国能源生产成本高企,冲突本身对俄国内油气生产带来影响,伊朗等油气大国遭受制裁,导致世界油气能源供给紧张,价格高企局面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推动型的全球通胀使得各国被迫采取紧缩政策,增加了疫情冲击下全球经贸复苏难度。此外,为缓解能源紧张,世界各国亟须发展新能源,加大新能源投入和研发,以部分替代油气消费,给新能源产业带来机遇,近来中国对欧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产品出口大增即为明证。

第二,全球粮价创历史新高,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食品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俄乌两国都是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乌克兰号称世界粮仓,战前两国小麦、玉米出口分别占全球份额近30%和20%,乌克兰大麦、油菜籽、玉米等作物出口均占全球10%以上。冲突持续使得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影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作物播收冲击严重,出口物流阻滞。尽管俄乌就重开黑海粮道达成协议,但是冲突导致黑海通道不时关停,两国粮食全球出口大幅下滑,此外美欧制裁也限制了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能力。全球粮食供需不匹配,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为粮食安全而限制农产品出口,包括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主要粮食出口国,再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和全球气候灾害推动粮食现货和期货价格上涨,增大了全球粮食危机和输入性通胀风险。

第三,全球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俄乌冲突加剧了因疫情和芯片短缺所造成的供应链瓶颈压力,冲突以及制裁措施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在俄乌两国停工停产,尤其是食品加工、钢铁、建筑、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乌克兰是氖、氩、氪、氙等气体供应大国,俄罗斯是全球镍、钯金的生产大国,这些都是微芯片生产的关键材料,俄乌冲突导致这些产品供应链受阻。同时,欧洲是受俄乌冲突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地区,石油天然气能源供给不稳定、新能源替代效应尚未形成以及企业成本上涨压力使得欧洲制造业受到极大冲击,出于避险和全球寻找低成本生产区域的动机,欧洲跨国公司进行产能国际转移动力加大,将形成一波投资浪潮,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

第四,东亚东南亚全球经贸地位继续上升,中国机遇彰显。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域,包括中日韩和东盟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紧密,拥有较低生产成本和较强配套能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国际生产网络。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跨国公司产业链转移,东亚东南亚地区无疑是首选区域,欧盟领导人今年以来频访中日韩和东盟各国,12月欧盟与东盟首次举行峰会,进一步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意愿明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且潜力无限的国内消费市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加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积累创新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完备且支撑力强,产业基础雄厚配套齐全,技术开发成本较低,具有其他国家难以取代的经贸优势,对接欧洲产业链供应链转移机会显著。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折合1780.8亿美元,增长12.2%,其中来自德国、英国的实际投资分别增长52.6%和33.1%。

第五,美元全球贸易霸权地位下降,人民币国际化正当其时。俄乌冲突后,美西方对俄采取金融制裁,限制其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进行国际交易,将其排除出SWIFT支付系统,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外贸结算。作为反制,俄罗斯向"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采取卢布结算,以维持卢布汇率。同时,俄罗斯与伊朗、印度、中国等国部分贸易也逐渐采用卢布、卢比或人民币结算机制,以规避金融制裁,实现去美元化。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俄之间天然气实现了本币结算,并有扩大到其他商品贸易的趋势,甚至俄罗斯与印度的石油煤炭交易也尝试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地位明显增强,国际化示范效应不断扩大。

俄乌冲突给全球经贸复苏带来了诸多不利,对中国有危有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随美西方起舞,使得美西方对中俄贸易投资进行一定程度打压。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和粮价上涨,从上游加剧了国际芯片供应短缺,都会推高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在低碳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际能源合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应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加快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重视芯片自主可控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可紧抓欧洲跨国公司产业链调整布局机遇,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深化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好中欧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扩大对欧经贸合作。通过落实RCEP规则,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在RCEP国家和地区的融入程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以我为主的国际价值链体系,有效推动中国经贸发展并带动世界经贸复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