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主题文稿-65篇(第41/43页)
第一,针对地区发展定位和发展阶段需要,加大有效投资,激活需求。各地区需按照中央对本地区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现阶段发展需要,确定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工程,聚焦引领性新需求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在新领域新赛道中率先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第二,以城市群一体化、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为着力点,构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载体。目前,我国已逐渐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要依托的多极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空间格局。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城市群一体化、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大力推动跨行政区的体制机制"软联通",积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合理布局,提高要素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区域一体化发展红利。另一方面,各地要积极构建多层次、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快速城际交通、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要适度超前部署和建设,使之形成促进要素流动、提高产品流通效率、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区需立足自身发展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面向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不仅要有地方特色和要素禀赋优势,而且要结合新技术新需求开发新设备、新工艺、新模式、新产品,引入适宜性的行业智能技术应用,挖掘数字技术赋能的机会,在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环节做足绿色文章,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开发性能更优、质量更好、环境友好的新产品,以供给质量提升满足消费需求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要探索差异化路径,先从产业链的"点"上率先突破,再从产业链的"线""面"上扩大优势,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商业模式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第四,找准关键核心问题,推进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革命老区、资源型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老工业城市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各地区应集思广益,找准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之策,统筹运用财政、金融、产业、科技、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工具,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协同发力推动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取得更大突破。特别是在当前发展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我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需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通过数字技术渗透应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发展、绿色产品生产、场景应用、大数据开发等产业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第五,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区域战略统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不同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具体任务或有重叠,有必要加强战略统筹。一是要根据不同战略意图进行适当分类,理清重点问题。例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属于相对底层、基础性的战略,其重点是促进人的发展、地区的发展与生态的治理保护;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都具有集聚发展的效率导向,是能够为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提供支撑作用的战略安排,需要其他区域战略的相互配合。二是要明确不同战略在区域协调发展框架中的目标、路径,对这些战略的实施意图要有比较清楚的研判,同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研究。三是建议建立区域战略全面统筹的协调机构,更好推动不同战略高效衔接配合,加强对各类配套政策的协调,推动政策工具组合投放,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精准性。
此外,还要以完善考核评价为抓手,引导各地区着力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在考核评价体系中适当列入能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引导各地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和采取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的自觉行动。
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大胆发展
我国的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4457.5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民营经济税收贡献达59.6%。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促进增收、保障民生等方面贡献巨大,已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也要看到,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影响,民营经济发展也遇到市场需求不足、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转型升级压力大等现实问题,面对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民营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对此,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自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后业已形成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实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始终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态系统",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还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社会各界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支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根据全国工商联连续开展四年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我国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百分制评价总分由2019年的68.71分、2020年的74.46分、2021年的77.18分上升到2022年的77.39分,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同时也应看到,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提升的方面,民营企业在要素争取、政策支持、权益保护等方面仍面临一些不公平的对待。如在高回报率的垄断行业及有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民营企业投资仍有可能面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阻碍。
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从以下方面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化要素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得资源要素。二是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强化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解渴""输血"。三是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财产,让民营企业家增强发展信心。
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外因是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仍有待优化,内因则表现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08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38.58%。从行业看,研发投入排名在前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汽车制造等领域。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户,而且很多民营企业都集中在餐饮、物流运输、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对比上述研发投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很少,这导致民营企业总体创新能力薄弱,并进一步导致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高。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9年,远低于发达国家8~10年的寿命。
转型升级是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推动民营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引导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加快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转型,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进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等新动能产业。二是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引导中小民营企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聚焦主业,把企业打造成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或者产业链上的"配套专家",实现品牌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