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思想纵横全年汇编142篇(第8/3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77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93分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新时代十年,正是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通过奋斗创造奇迹,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前,在艰巨繁重的重大任务面前,都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百折不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保持永久奋斗的韧劲。我们不能因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更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要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不畏艰险、永远锐意进取,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奋斗始于当下。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XX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奋斗、艰苦奋斗、永久奋斗,我们就能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思想纵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首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同时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是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回望历史,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放眼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前进道路上,只有保持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守正创新是必然要求,也是重要方法论。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我们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坚持。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一定能更好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更好发挥宪法制度优势和作用(思想纵横)

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在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苦苦探索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道路。然而,各种效仿西方的救国方案和制度模式纷纷宣告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辛探索和实践,成功在中华大地上制定和实施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我国宪法集中人民智慧,体现全体人民共同意志,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后,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前提下,紧跟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步伐,历经5次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实现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规定了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和重要原则,规定了国家一系列大政方针,成为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国家法治上的最高体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说明,我国宪法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与时俱进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着力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作出具有重要宪制意义的新制度安排、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实践推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宪法实施更加有效,宪法监督水平稳步提高,全社会宪法意识显著增强,我们党创制性运用宪法制度和宪法规定妥善解决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应对了治国理政中的重大风险考验。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把宪法实施贯彻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部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以宪法的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更好发挥政治监督作用(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政治监督是促进各级各地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凝心聚力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方式和保证。加强政治监督,更好发挥政治监督作用,有利于推动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向前进。

政治监督是具体的,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丰富内涵。加强政治监督,更好发挥政治监督作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监督要立足"两个大局",紧扣"国之大者",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政治监督就要监督什么,要把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始终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XX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当前的关键是要将党的XX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党的XX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看党的XX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加强政治监督,更好发挥政治监督作用,就要督促各级各地结合本部门、地区、行业、领域实际,贯彻落实党的XX大决策部署,切实把党中央意图落到实处。

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大多能够紧扣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狠抓贯彻落实,切实把责任担当起来,能扛事、敢担责、重实干,确保党的XX大决策部署真落地、见实效。但也有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出了偏差,盲目贪大求快,脱离地方实际揠苗助长;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有的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造成落实障碍;等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思想认识问题、政治纪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加强政治监督,更好发挥政治监督作用,就要督促党员干部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自身工作中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促进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当然,强化贯彻落实的政治监督,并不是要求具体执行时完全照搬照抄,机械地执行,而是要既正确理解上级精神,又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找准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结合点,突出工作重点和针对性。对于那种搞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的僵化落实问题,那种认为"不干事没有事,干多了倒惹事"的不作为问题,也要通过政治监督坚决遏止和纠正。

政治监督既不是空洞概念,也不是停留在文件里的词汇,而是推进落实的利器、执纪的工具。各级党组织要以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有力的政治监督保证党的XX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落实到具体规划、具体政策、具体项目、具体措施、具体成效上。

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辩证认识和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实现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推动形成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催生新的质变。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新时代,我们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在质和量上均取得历史性成就。过去十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过去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我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表明,辩证认识和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质的有效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更加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没有出路,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利于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坚持稳中求进,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有助于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经济循环畅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质的有效提升奠定基础。推动经济实现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量的增长,也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发展至更高水平,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经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