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教育系统研讨发言材料(5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3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5分钟

教育系统研讨发言材料(5篇)

目录

研讨发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使命与担当

研讨发言: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五育融合"

研讨发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

研讨发言:构建高质量文化育人体系

研讨发言: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讨发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使命与担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认为,面对当下的脆弱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改革教育,构建一种基于契约,以"人人参与、共享愿景、公共行动"为核心的"教育社会"。XX世纪XX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领教育未来,陆续推出了《XX》(《XX》)、《XX》(《德洛尔报告》)、《XX》等报告,先后提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以及"人文主义教育观"等重要教育理念。2021年XX月XX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XX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直至2050年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初心是引领社会发展,而不仅仅是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能真正改变一个国家、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立基于本土教育愿景,是我们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时代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广陵学院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理论视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彰显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自19XX年创立以来,广陵学院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宗旨,培养了四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发光发热。办学定位虽几经调适,但始终围绕"应用"这一核心。建院初期,学院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所需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为目标。"十三五"期间,广陵学院明确规划,建设"与江苏省和XX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办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类型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十四五"期间,广陵学院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建设"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使命感、贡献力、影响力卓越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历史昭示我们,广陵学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筚路蓝缕、勇毅前行、不断彰显"应用型"的奋斗史。

在20XX年学院事业发展研讨会上,我们发出三项灵魂性叩问:广陵学院的名片上可以印刻什么?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如何建设一所受人尊敬的学院?通过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达成三个基本共识: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凝练广陵学院愿景、使命、价值观,打造办学特色和亮点;构建大格局,全面提升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管理效能;将广陵学院建成学生有自豪感、教师有尊严感、管理人员有成就感、受人尊敬的高水平应用型学院。从20XX年我们提出"促进学生有使命地成长",到20XX年"让我们一起有使命地成长",到2021年"全面做强自己",再到2022年的"我与学院共成长",一如既往地贯穿着我们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期许和坚守。

同样"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还有我们的时代担当。20XX年底,我们就描绘了未来几年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奋进蓝图--"XXXXX"计划。"X"是以"促进学生有使命地成长"为核心;"2"是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和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两条主线;"X"是克服"制度整合力、决策力、执行力不足"三大恐慌;"X"是围绕"明确办学定位、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提高服务效能"四大主题;"X"是实施"'智能+'教育、专业集群、一专一品、共同体与教学管一体化平台、数字服务"五大工程。进入2022年以来,"当下的脆弱感和未来的不确定感"愈加凸显,我们别无他途,唯有秉持"我与学院共成长""师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全面做强自己。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优"总基调,保持"体量",让"稳"的基础更加牢固;挖掘"流量",让"进"的动力更加强劲;集聚"能量",让"好"的品牌更加靓丽;坚守"质量",让"优"的势头更加迅猛。围绕"应用型"人才成长需求,抓劳育、美育、体育教育重生活应用;抓校企实验室共建促生产应用;抓学科竞赛(一专一品)促学术应用;抓社会实践(一系一品)促社会应用。

历史长河奔腾向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赶路人、过路人、守门人;对于"XX号"这个社区,我们是见证者、参与者,更应该是贡献者、传承者。我们当胸怀"国之大者"育人育才、"院之大者"为师为生,推进"人人参与、共享愿景"的公共行动,让更优的"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和更高的"幸福指数",向着"使命感、贡献力、影响力卓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使命地成长"的目标奋勇前行。

研讨发言: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五育融合"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办学理念等基础性元素,但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学校的育人方式。育人方式是"怎样培养人",贯穿于学校各种教学活动之中,"五育融合"理念引领下的教学活动,催生着育人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追求知识转向建构关系。传统教学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把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夯实学科根基。随着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学习首先是一种关系建构--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学生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学生就会有安全感,就会心无芥蒂地接纳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各种信息。安全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和谐发展乃至一生都能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二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自主把控学习进程,往往就会更加用心学习;如果学习活动是他人安排的,学生自己没有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那么可能就会产生消极、敷衍的心理。

三是从注重记忆转向促进联系。如何更好记忆知识一直是教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但随着新知识以指数级飞速发展,以及移动存储技术的日益便捷,知识记忆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重点;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纳入合适的框架之中,逐渐成为教学新的着力点。"五育融合"为教师和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从结构性、整体性、系统性视角看问题提供了实践的新空间、新途径。学校常见的各种学科并非天生存在而是人为划分的,分科教学在追求教学可操作性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割裂的现象。因此,促进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教学,正是回归教育本源、回归生活本源的重要途径。

四是从间接经验转向直接经验。知识只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学生才能体会到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当下,学生之所以感到课业负担过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内容太过单调,间接经验的学习活动太多,直接经验的学习活动太少,两者之间也缺乏协调。"五育融合"的教学是知识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相协调的教学,既要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也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知识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得精神的滋养、实现能力的提升、锤炼完整的人格。

育人方式的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一方面要对"五育融合"理念拥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上下连通"的衔接工作--上接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方案以及课程标准要求,下连教学评价的相关标准,在明晰上下两方面基准的情况下,思考如何将"五育"恰当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在育人方式转变上作出积极探索。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充满各种变数的活动,也是育人模式、育人方式转变最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置恰当的"台阶",让教师拾级而上。学校在践行"五育融合"育人方式过程中,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探索。

一是在现有的学科教学中探索"五育融合"。许多教师原本仅仅关心知识的传授,看到"五育融合"的要求,直观的想法就是做"加法",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五育融合"并非简单做"加法",而是强调在现有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育人要素。针对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五育"要素不一定都在其中,可能只涉及其中的两三种,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为了"五育融合"而生搬硬套,甚至让教学的"味道"都改变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融合"的特征,不要给"五育"贴标签,而是要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潜移默化获得整体素养的提升。

二是在学校的各类特色课程、主题教育活动中落实"五育融合"。因为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要求,学科教学的重点是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中挖掘"五育"要素,通过巧妙设计将其融入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相比之下,学校开发的各类特色课程、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在最初的设计时就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其中,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行一体化的开发、组织、实施。当然,这类教学活动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强,往往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全民狂欢",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阶段着力解决。在不大涉及学科教学的课程和活动中探索"五育融合",可以给教师一个较为宽广的教研空间,能够让教师汲取相应的经验和智慧,再逐渐将"五育融合"的理念和做法迁移到学科教学之中。

三是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落实"五育融合"。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教育文化》一书中突出了文化、心灵、教育三个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强调教育是社会体制,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布鲁姆的文化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五育"就汇聚于这样的教育生态之中,通过互相融合、协同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施加重要影响。

研讨发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有待提高、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单一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使其难以满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新时代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新时代使命推进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新教育要求深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新发展格局谋篇高等教育信息化x.x行动,让改革创新贯穿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全过程、各领域。

以新发展理念

引领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新发展理念来引领。

高等教育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挖掘校内外育人要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驱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高等教育要在协调上下功夫,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高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高等教育要在绿色上下功夫,从教育的本原去思考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问题,用自然的眼光和生态的机理去审视和发展高等教育,促使高等教育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高等教育要在开放上下功夫,以人类情怀、世界眼光和中国特色高度,推动高等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要在共享上下功夫,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为师生谋福祉、为学校谋发展、为社会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

以新时代使命

推进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伟大使命呼唤高等教育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明晰自身发展的主要矛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离不开高水平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把教师教育和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以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新时代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四个服务""九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坚持兴国必先强师的战略定位。首先,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高校要通过落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及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和同向同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考评落实,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最后,加快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高校要通过健全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和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能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素质。

以新教育要求

深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xx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等。

按照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教育评价的指示精神,高等教育理应主动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倡导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促进构建公平公正的高等教育体系。首先是分类发展的高校评价。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通过分类评价牵引高校内部治理变革,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按照精准定位、分类评价、创新发展要求,实现分类发展和办学内涵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其次是师德优先的教师评价。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既要强化教学科研并重导向,重点考评教师的师德表现,还要强调教书育人为先理念,突出考核教育教学实绩,更要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最后是综合发展的学生评价。对高校学生的评价,要从单一变为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建立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综合评价体系。新时代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要坚持"五育并举",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以新发展格局谋篇

高等教育信息化X.X行动改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站在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上,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教育信息化x.x行动计划》指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是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高等教育要以信息化x.x行动改革为根本动力,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对接新发展格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大力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量子科技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和制度路径三个层面激活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首先,从结构上重构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共享数据资源,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壁垒,协调自身学科专业结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以及有效回应教育外部信息化发展应然要求,实现转型高校自身的结构、功能定位与整个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相协调。其次,从技术上构建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技术路径是通过聚焦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教学评价的升级、教师教学模式的变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协同机制,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推动信息技术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引发人才培养质量变革。最后,从制度上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制度路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确定对高等教育内部发展要素的增量变化、组合方式等规则,建立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建成"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和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研讨发言:构建高质量文化育人体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构建高质量文化育人体系,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点。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提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科学真理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二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充分利用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浸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青年大学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做到推进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不褪色、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松弦。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孕育沃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国传统节日大家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继承革命文化。排演以革命先驱为原型和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以革命文化为内涵的网络作品,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深入开展革命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前进方向。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性、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开放性,熔铸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做好教育引导。通过理论宣讲、舆论宣传等方式,面向青年大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讲清楚关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讲清楚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养成。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悟,使内在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外在的自觉行动。

创新推进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深耕向上向善的品位文化。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广泛邀请文化大家、学术大师来校举办高水平讲座,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品位和含金量。二是繁荣喜闻乐见的品牌文化。大力开展以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寻找好青年、大学生科技节、艺术节等为代表的品牌文化活动,培育一批反映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打造校园文化的新平台与新亮点。三是打造典雅庄重的典仪文化。组织好"五四""七一""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活动,筹办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等典礼类活动,做到既隆重、热烈、简朴,又兼具家国元素和时代特色,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研讨发言: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下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一直面临许多发展问题,包括一些"先天性"的发展问题。为此,XX大学广陵学院在XX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让学生"有使命地成长"的思想指导,"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四路通达"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改革成效,为学院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使命涵育,理顺人才培养思路。独立学院生源多数处于公办本科与高职高专之间,学生的入学心态乃至毕业预期也与之相当。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就有可能导致学术上不及公办本科学生,而实际操作上又弱于高职高专的尴尬境地。相关研究证明,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并且可塑性强,我们多年的办学实践也证实了类似研究。据此,XX大学广陵学院展开了国内外深入的调研和全院范围的教育思想讨论,在学习先进办学思想及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明确了人才培养思路,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让学生"有使命地成长"为宗旨,聚焦能力培养,瞄准岗位需求与社会适应,在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同频共振、交互作用,形成双轮驱动,以综合实力实现错位发展,赢得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人才培养特色。

量体裁衣,制订个性培养方案。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多元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共识,即便在同一所高校亦是如此。XX大学广陵学院现有本科专业XX个,涵盖X个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XXXXX多人,年招生规模高峰期达到XXXX人以上。无论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还是同一个学科、同一专业甚至是同一班级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其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有较大差异。学院坚持让学生"有使命地成长",就是希望每个学生进校之后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广陵学院在多方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着重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聚力知识为基、能力为要、素质为魂的养成教育。针对学生志向考研、对口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主体需求,在毕业去向上设置四条个性化发展通道,制订"X+X"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必修+拓展选修"课程体系,设置学业提升、素质提升、技能提升、创新创业四个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优化组合,构建系统课程体系。第一,优化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性,"通识+专业+专业拓展"课程体系结构,符合专业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倡导学时精简、学科整合,总学分XXX分左右;第X-X学期设置思政教育、养成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等必修课程;自建XX门、引进XX门优质网络课程并尝试引进了X门母体学校的核心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倡导分层分级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强调适应性,第X学期设置各XX学分的X个拓展选修模块,对接研究生学习、对口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发展通道的差异化需求;第X学期结合顶岗实习真题真做毕业论文(设计);构建了五大模块、XX个培养单元、近百个培养要素的通识教育综合体系,夯实"知识之基"。第二,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增加课程实验或独立开设实验课程,保证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不低于XX%,并在实验教学大纲中落实;增加专业实践课程学时学分,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为理工农医类专业≥XX%,人文社科类专业≥XX%。校企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XXX多门,校企共建每个嵌入式专业超过XX学分的特色课程。第三,完善模块课程。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设置四类模块化课程,即学业提升课程,涵盖思政、语言、数学、专业等X类考研课程,第X学期暑期开课。技能提升课程,实现到专业密切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实训X个月以上。素质拓展课程,促进学科知识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创新创业课程,面向入住学院创业孵化园并实训X年以上,取得相关证照。每个模块的学分一致、课程各专业有别,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第四,全程素质教育。实施"三课堂一模式"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第一课堂即以日常教学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课堂即素质拓展课堂,含公共选修课、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等,每年组织各类学术报告不少于XXX场,开设素质教育公选课每学期不少于XX门,组织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不少于XXX次,开设学生社团不少于XX个;第三课堂即社会实践课堂,着力建设了一批德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利用丰富的校外实践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建立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考核机制,把参加一定数量,完成一定要求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模式"就是将素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使命涵育入心见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