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治理典型材料
创新基层治理典型材料
今年以来,X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紧盯创建全省"数字乡村"示范县有利机遇,将"三大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融合推进,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不断提升全县乡村综治中心建设水平,为科学合理决策、强化乡村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事项共议,组织机构一体化。坚持把创新基层治理作为推动主动创稳的有力抓手,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成立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和"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运作模式,实行两个机构一套班子,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制定印发了《"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与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签订《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人员配置、主要目标和工作要求,为全面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共担,运行架构高效化。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和"三大中心"建设指引要求,将数字乡村和综治中心队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立电话热线,分级分类调度行政公共资源,以综治中心为平台,形成了群众发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机制。新建县级"三大中心"X个,配备县综治中心主任X名,副主任X名,工作人员X名,入驻单位X家;改造乡(镇)"三大中心"X个,配备综治中心主任X名、副主任X名,工作人员X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村级"三大中心"X个,配备工作人员X名,网格员X名,群防群治队员X名,人民调解员X名。同时组建以党员干部、法律顾问、网格员、群防群治队员和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等志愿者力量等参与的综治队伍,在开展社情信息摸排、社会治安防控、法治宣传教育、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资源共享,数据信息集约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通信息壁垒,依据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基础数据,自主设计研发微信应用程序,建成集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积分超市、乡村特色、视频汇聚、通讯录于一体的X县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将全县行政区划分网格X个,其中城市社区网格X个,农村网格X个,专属网格X个,配备网格员X名。通过定期不定期网格走访巡查,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排查、梳理、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广泛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并将相关情况录入综治信息系统,做到对网格内人员信息清、各种设施清、居住情况清、隐患矛盾清。共排查矛盾纠纷X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X件,走访特殊人群X次,协助各级综治中心开展法治宣传活动X场次,为网格居民群众处理各类事件X件。
四、视频共用,防范风险智能化。大力推广"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充分整合数字乡村、平安乡村、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水务等视频监控资源,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设计开发社会治理云平台,设置八大模块、五项功能,将管辖区域"人、地、物、事"等基础数据纳入管理,并接入各小区视频监控,实施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全县各类公共安全视频资源达到X路,利用各类视频资源协助破获刑事案件X起,治安案件X起,交通事故X起,救助服务X起,形成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安全稳定的基层治理体系。将县级中心、X个(镇)、X个行政村的视频会议、大喇叭系统并入综治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视频会议系统有效对接和联通共享,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系统,为全县X个行政村定时向群众播放法律法规、交通出行、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帮助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最大限度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五、效应共振,服务功能最大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在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上协同发力,全面提升治理效能。结合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平台,整合"数字乡村"部分功能,实现矛盾纠纷线上调解、政务审批线上办理、管理数据线上汇聚,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掌上办"运行实效,建立高效便捷的村情民意线上互动沟通渠道,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依托"平时综合治理、战时应急指挥"全周期管理的综治数字平台,分类推动、统筹配合、协同处置社会治理各项事务,积极回应关切,发挥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打通群众端、基层治理端、后台决策端通道,实现诉求在线直达、服务在线落地、绩效在线评价、服务功能最大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日排查化解、周研判报告、十日回访、半月调度、每月督查通报"工作制度,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X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