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案例材料3篇(第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51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1分钟

三是以"融合化、互动性"理顺机制,实现"双向奔赴在微格"

自治"微平台"唤醒活力。搭建群众协商自治平台,更好统筹兼顾差异性,增强参与性,推动基层协商议事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比如,在街区中搭建了商圈共赢委员会,将村居、商户、街长、物业、居民等代表纳入其中,按照"平时定期议,急时随时议"的议事原则,对街面环境秩序、公共设施维护等事项进行讨论。半年来,已通过协商解决步行街路面修复、公厕环境提升、车辆停放秩序维护等问题矛盾11件。

共治"合伙人"破圈扩容。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全镇打造了5个24小时党群服务点,为"小哥"和司机等群体提供歇歇脚、喝喝水、充充电、打打盹的小空间。开展"卫"你先"蜂"行动,91名"小哥"累计报名公益项目288次,成为了移动网格员、食品安监员、助老益送员、流动宣传员、特殊急救员,把治理变量转化为了治理增量,共治"合伙人"的队伍不断壮大。

善治"新格局"蓄能成势。各村居党组织依法有序组织群众参与治理,探索以文明积分制、星级评定制等激励引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星火村党总支探索出的格务议事会,街区推行的商圈共赢委员会等,通过"多方会谈"实现自我管理;海帆居民区党总支推出"青春合作人",吸引30余位青年能人参与到街区治理、暖心行动中;东门居民区党总支推出"能人报到"项目,今年以来,推动65名社区"能人"开展美化家园、青少年研学、睦邻助老等社区自治活动290余场,持续激发不同群体的参与度与幸福感,不断将"治理变量"转化为常态化的"治理增量"。

三、成效与反响

全要素赋能"微格治理"工作法作为"网格工程"的重要创新和延伸拓展,与市委的想法谋划高度契合,已经被纳入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十法",并获市委办公厅全市刊发经验和《半月谈》《组织人事报》专刊专访。

一是为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具体抓手",推动从"有形有位"到"有效有为"

通过实施"微格治理"工作法,推动各级网格党组织全面掌握了解最基层的情况,上级组织层层抓实下级组织,下级组织不断对上级组织负责,最大程度避免"缺位""缺为"现象。比如,以往,充满"烟火气"的街区是"秩序感"易缺失的地方,往往存在着人员缺位、管理缺位、服务缺位的现象。通过构建"1+4+18+X"的街区治理体系,建立4个街区工作站,将村居网格员、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城市运行、派出所等力量重整入站,实现治理力量"一竿子插到街区",让群众找得到人、反映得了诉求、有效解决问题。又如,通过镇级"大平台",可以随时调度查看了解村居情况,为精准指导各村居开展工作,靶向发力。

二是为自治主体归位构建了"制度载体",推动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融入"

通过"干什么由微格定""怎么干由微格议""效果如何由微格评",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潜移默化在最基层,推动群众在微格内实现自身价值,提升"治理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实现基层自治的主体归位。比如,在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通过微格的共同决策、共同解决,寻找群众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同时也避免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的现象。又如,有序组织群众参与治理,推出"能人报到"项目,开展形式丰富的社区自治活动,持续激发不同群体的参与度与幸福感。

三是为实现精细治理夯实了"数字底座",推动从"无为不治"到"无微不至"

依托数字治理平台,通过全维比对、小程序点击率、智慧门牌需求排摸等方式进一步精准聚焦群众需求,抓住老百姓的关注点、热词,将原本"看不到"的地方变成了"看得清"的大屏;将原本"不知道"的底数变成了"底数清"的账本;将原本"现场办"的速度变成了"码上办"的便捷;将原本"办不成"的内容变成了"都好办"的服务。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镇商圈近67%的人有助餐需求,但现有的助餐服务无法全部覆盖。通过在商圈内遴选安全卫生、有爱心的商户作为"共享食堂",不限户籍,给60周岁以上老人、外卖和快递小哥、社区助餐老人等群体,打上"数字优惠标签",让商户既聚集了人气,又赚足了财气。

四、经验与启示

要注重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既有现实需要在背后的推动,更需要党建强大力量在前方的牵引。镇在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微格体系的过程中,始终让党组织居于一线,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使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从而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党建引领下的"微格"离群众最近、懂群众最多、帮群众最快。

要注重推动治理重心下沉。推动治理资源和治理要素向网格微格集聚,促进网格覆盖横向到边、治理触角延伸到点,有助于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目标。实践表明,深化基层治理,必须把目光和精力聚焦聚力微格,做实做细微格,深化拓展在职党员"双报到"、社区"能人报到"等并实现常态化,充分调动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依靠、组织和发动群众中激发自治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资源在网格汇聚,让"微网格"发挥大作用,从而使社区治理直抵"末梢"和"终端",走向精细治理。

要注重服务精准供需匹配。"精准性"是基层治理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要求,对于提升促进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微格治理"工作法致力于化群众所需为奋斗方向,通过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的模式,常态化精准捕捉老百姓的关注点、热词,实现需求快速响应、供需精准匹配、资源高效配置,切实推动将微格治理工作法的优势转化为群众实得的利益,形成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双向互动。

要注重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既要靠"人",也要用"智",注重提升含"智"量。镇坚持高效能治理整体协同,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以"善治金山卫"建设为牵引,通过数字化赋能,把人房关系、需求关系对应到微格,通过有效联动,形成了信息采集、综合研判、网上交办、快速处置的精细化处理机制,全面激活治理转型"一池春水",推动网格治理服务从平面走向立体,既彰显了治理的精度,更体现了服务的温度,使网格治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强化"小院+"院落微网格治理,提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效能

近年来,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小院+"建设为载体,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通过强化院落微网格治理,把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效能覆盖到乡村最末端,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背景与起因

区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距重庆90公里、成都240公里,幅员面积1077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86万。2019年,区直面乡村治理中党建引领不强、治理焦距不细、工作合力不足、群众参与不够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建美丽庭院、树文明新风"为理念,探索集中10至30户临近的农家小院创建"新风小院"。在区委组织部的牵引下,整合宣传、政法、民政等8个部门资源下沉到小院,与群众一道解决需求和难题,产生了积极效果,衍生出"小院讲堂""小威送法""美家美户·姐妹相助"等新内容。2021年,参与小院建设的部门拓展到14个,在完善创建指标、出台工作办法、健全小院评星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基础上,区将"新风小院""小院讲堂"等整合迭代升级为"小院+"品牌,进一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把治理效能有效覆盖到乡村最末端。2022年,出台《区以"小院+"推动党建引领乡村善治实施方案》,按照"一年有片、两年有块、三年有面、五年全覆盖"的目标,推动实现党建引领好、群众参与好、人居环境好、邻里关系好、文明新风好,不断探索农家院落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融合,让小院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二、做法与经过

以10至30户左右群众聚集的农家小院为基本单元,开展"小院+"建设工作,打造党建统领乡村治理有效载体,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统领。开展小院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行动,健全"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小院党建指导员(小院党小组、党员联户)"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设置与农村基层治理相契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前哨""探头"作用。研究出台"小院+"实施方案,制定"十步工作法"和"五有"标准,明确67个区级部门单位结合职能职责,每年联建1个示范小院,推动资源、项目、力量和工作向小院汇聚,5年内逐步实现"应建尽建"。开展"三级书记进小院"系列活动,以"小院点单、逐级送单、书记接单"的形式,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进小院、访民情、解民困。清江镇火砖房子小院立足"火红"精神,发动党员群众致力于建设"学习强国"线下小院,拓宽群众学习新思想、感受新场景、掌握新技能、开阔新视野的渠道,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万灵镇健康小院充分发挥与区级部门的联建共建作用,打造健康生活主题,通过开展随访、用药、饮食、心理等健康指导服务,不断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坚持共建共享。在建成小院内"核心区"的基础上,将小院周边散居农户作为"带动区"和"辐射区"进行微网格管理,实现联建共建、服务共享,提升小院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群众推选院长并组建院委会,建立院落议事协商机制,共商共定院落院规,建立"敞开说-大家议-齐心办-共同评"闭环机制,推动院落自治。建立党员联户机制,1名党员联系小院内及周边的20至40户群众,搭建党群"连心桥"。在院落设置民意收集、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等服务岗位,常态化开展党员"三亮三比"活动,动员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真正实现矛盾在院落化解、问题在院落解决、服务在院落开展。积极动员成功人士、党员群众通过投资投劳、捐款捐物等方式参与院落建设,共建美好家园。峰高街道青杠坪小院发动党员包院包户,做好政策宣传、应急值守、日常评比等工作,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做好生活保障和代办服务,逐步形成"我是党员我带头"的良好氛围。清江镇涂湾小院共有退役军人12名,充分发挥"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精神传承等特色活动,打造国防教育小院。

坚持作用发挥。创新开展各类小院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制定小院年度活动计划,组织党员干部、乡贤名嘴、致富能手、技术专家等每月到各小院开展"小院讲堂""田间课堂""法治宣传进小院"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变化,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策划端午包粽子、小院迎国庆、小院团年会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小院的承载力,丰富小院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致富能手、垃圾分类模范等系列评比活动,设立"红黑榜"、流动红旗等,教育引导小院群众比学赶超,全面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安富街道三崇堂小院把从三崇堂走出的18名学子资料一一上墙,做好概况介绍,让小院留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提升小院群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清江镇每个小院张贴小院模范,广泛宣传个人事迹,充分发挥小院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增收致富。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探索推动小院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不断提升获得感。全区共统筹财政资金1.3亿元扶持146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累计实现经济经营性收入1.45亿元,经营收益3500余万元,为推动小院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大批产业小院拔地而起。广顺街道产业小院发动群众100余人,发展集茶叶采摘,品尝农家菜,农家民宿于一体的小院经济,农户直接增收1万元,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清流镇橘香小院建立集体经济柑橘产业基地,流转土地150余亩、实现增收6万余元,带动周边60余户村民灵活就业。发挥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助手"、农牧技术人员、农村土专家等指导作用,到小院开展畜禽疫病防控和柑橘、花椒等种植技术培训,发动优秀企业家、返乡优秀青年宣讲创业经验,带动小院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坚持数智赋能。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数字化能力,聚焦"小切口、大场景",鼓励镇街探索"小院+"数字化建设,丰富基层智治应用场景,推进治理效能整体跃升。如直升镇与市乡村振兴局共同打造全市首个院落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小院家",囊括爱环境、找活干、换积分、找院长、光荣榜等十个功能板块,建立积分兑换奖励机制,调动村民参与自治。万灵镇与中国广电重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电视首页开发"小院+"模块,通过上门检测网络、预约故障排查,帮助村民们解决"小院+"数字乡村治理综合服务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索"一键呼叫"破解农村老人"智能"困局。龙集镇探索建设川渝合作小院,建设数字化"智治小屋",开展小院"云坝会",成为集"普法、接访、调解"于一体的数字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阵地,是首个成渝边界矛盾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基地;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为龙集镇外出务工人员、川渝边界群众提供视频问讯、远程调解、在线送达文书及法律答疑等功能,不断增强群众法律意识、畅通社情民意。

三、成效与反响

截至目前,全区2142个小院已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累计建成"五有"示范小院205个,在"小院+"引领推动下,1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54个村(社区)获评市级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小院+"做法已获得住建部、司法部等部委肯定和新华社、半月谈、中国组织人事报、乡村干部报、共产党员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入选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二〇二二年十佳案例",写入《关于党建统领乡村"院落微治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市推广。

四、经验与启示

"小院+"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开创性、变革性、示范性,推广价值较大。一是党建统领更加有力。"小院+"搭建了党组织、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到小院微网格,党员在小院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声音能及时传递到每家每户,小院成为党组织的"前沿阵地"。二是治理聚焦更加精准。结合成渝地区乡村院落实际情况,把治理单元从村民小组调整为10至30户的农家小院,建立了到院、到户的治理架构,实现了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同时按照"核心区""带动区""辐射区"分类推进,发挥了小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把基层治理的效能覆盖到乡村最末端。三是资源整合更加有效。"小院+"通过强化区委统筹和部门联动,使党的各项政策和各级资源力量向小院聚集,推动了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形成治理资源的叠加效应,变"各自为政"为"合力共建",构建了"齐抓共管"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四是群众参与更加积极。通过"小院+"平台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文体娱乐、普法宣传等活动,从正面引导群众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创新推动"四治融合",让群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基层治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小院成为群众热爱的"幸福家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