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88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2024年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法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我们坚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自觉贯彻落实到经济工作中去。

一是深刻领会"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本路径。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深刻领会"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供给、扩大需求作出的明确部署,为我们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破解发展难题、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抓好供给侧,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抓好需求侧,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巩固外贸基本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深刻领会"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不懈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充分释放了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我们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强经营主体信心,激发社会活力,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深刻领会"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底线思维和问题意识,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深刻阐明了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五是深刻领会"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新变化、新趋势,洞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基础上作出的新的重大论断。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青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力在产业发展、扩大需求、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城市品质、乡村振兴、绿色转型、民生保障、安全发展上提质增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推动XX在全国争先进位、为全省多作贡献。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最近,有国外媒体质疑:经济能否"被唱响"?他们的逻辑是,多年来,中国经济没有因西方唱衰而崩溃,因此也无法靠"唱响"而繁荣。我们当然不会简单地认为,仅靠"唱响"就能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持续发展,向来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但面对美西方一轮接一轮的舆论战,面对外界对中国经济缺乏全面了解和信心,面对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亟需稳定之锚的现状,我们大声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非常必要,对全球发展也十分有利。

我们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绝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有事实支撑。远的不说,就拿春节8天假期为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高达80.16亿元,总观影人次1.63亿,全面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场次、观影人次纪录。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已超越北美,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春节经济"热辣滚烫",表面上是消费强劲增长,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但那些西方的"崩溃论者",始终透过灰色滤镜看待中国和中国经济,基于对华认知偏差作出预判。多年来,西方媒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不断翻新,最新炒作的是"中国经济见顶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设立"中国经济放缓"专栏,不到半年发表了160多篇文章,唱衰中国经济。美国政府推波助澜,欧洲一些国家的媒体,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媒体加入助阵,形成对华遏制打压的舆论攻势。针对他们干扰中国国际合作、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阻挡中国发展步伐的图谋,我们必须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把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告诉世界,让国际投资者能基于事实作出理性抉择。

一是聚力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好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实施"沃土计划",加快打造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建好用好高端创新平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畅通"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渠道,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聚力在扩大有效需求上提质增效。着力激发消费潜能,提振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促进文旅消费,推动更多消费品"以旧换新"、下乡销售,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树牢大抓项目鲜明导向,紧跟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着力稳住外贸外资,实施新一轮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等活动,加快重点外资项目建设,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三是聚力在做强数字经济上提质增效。壮大数字核心产业,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行动,加快推进集成电路"强芯"、新型显示"提级"、智能终端"扩量",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深化产业数字赋能,实施"智造强市"行动,建强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统筹推进农业、服务业、能源等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实融合发展水平。优化数字经济生态,加强数据"汇治用"体系建设,构建云网数一体化协同安全保障体系,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四是聚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提质增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税金融等领域,推出一批引领性强的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强化开放平台带动,发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完善与企业常态化沟通服务机制,让各类经营主体在青岛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五是聚力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提质增效。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科学布局产业、居住、商业、服务、生态等功能,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升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深入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加强城乡发展统筹规划和布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融入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落实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与毗邻区域融合发展,促进都市圈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服务共建共享。

六是聚力在乡村全面振兴上提质增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培育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一批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

七是聚力在绿色低碳转型上提质增效。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谋划实施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加快海上光伏、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夏秋季臭氧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山水林田海岛湾系统保护修复,加快建设美丽XX。

八是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提质增效。扎实做好就业增收,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完善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行动。持续优化养老托育,加快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抓好优化生育政策落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九是聚力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提质增效。抓好安全生产,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属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经济金融安全,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抓好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信访积案攻坚,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彭博社不得不承认:"这一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平稳。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化,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在最新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位列第12名。中国已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占比达28.7%。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8亿人,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加快市民化进程,这将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消费需求和强劲消费升级动能。

新冠疫情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表现尤为重要。2012年到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从11.3%提升至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生产水平平均提高0.3%。换言之,中国好,世界才能好。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疫情后的复苏趋势。今日之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去年,德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近130亿美元,创下新纪录。这正是那些有远见的跨国企业的正确选择。

正确看待中国经济,需要理解什么是宏观真实、什么是微观真实。不理解微观真实,容易脱离实际;不理解宏观真实,则会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看不清趋势和方向。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确面临压力和挑战,这属于微观真实。同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两年多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先进的基础设施,充裕的传统产业产能,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活跃推进,彰显出中国经济的深厚潜力和光明前景,这是宏观真实。我们要重视微观真实,但更要把握宏观真实。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中国经济演进的正确方向。

正确看待中国经济,既要看当前之"形",也要察长远之"势"。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由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将给中国经济持续注入动能。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有其内在逻辑。我们坚信,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世界也将不断从中受益。

坚持从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不断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增强统筹意识,自觉运用统筹方法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好在"既要、又要、还要"多重目标中面临的"一难、两难、多难"等问题,努力在多元选择中找到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达到平衡点。提升专业能力,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历练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勇于改革创新,善于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真抓实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确定的事项、定下的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抓成效,以实干实绩不断开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