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3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476篇(第63/10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316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73分钟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只要年轻干部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扎实肯干,定能蓄势聚力、奋楫扬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年轻干部择一事当"三好"时代新青年

近日,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征程上,作为时代新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弘扬清廉之风,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志之所趋,树立"好奉献"理念。攀登高峰的豪气永葆,惟楚有材的底气厚植,要在落实责任中坚持为民。党的XX大报告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值此青春之际,吾辈青年干部应当于民族复兴大船扬帆启航之际,乘家国之帆,继奋斗之路。林俊德52载于大漠戈壁为伴,用生命铸就共和国的核盾牌,把青春的全部光与热献给祖国,直至最后一刻,用生命谱写了"马兰精神"的时代颂歌。作为新征程上的年轻干部,从繁华都市"仰望星空"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用初心谱写出青春脉搏的律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品格,正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为民实干,明确"好担当"导向。自主创新的志气激发,敢闯敢干的胆气提振,要在提高效能中突出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全情投入,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形象令人钦佩。作为年轻干部,要敢于直面群众直击困难,主动作为参与基层治理中,在各项事务中锻炼实干筋骨,练就大心脏。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驻村书记谭翊泉秉持"多跑一分,多做一分,村子的发展就多一分希望"的信念,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人唯有保持精益求精的匠心、久久为功的耐心,勇挑重担,善作善战,以实干笃行创造新辉煌。

培根铸魂,维护"好作风"风气。奋勇争先的静气保持,修身慎行的本色坚守,要在廉洁从政中掌权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做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律规矩。把廉洁从政装在心中,做到政治上讲规矩、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勤政为民、清廉为公的政治本色。

"点上发力":让人才之城"破圈出彩"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一个城市的进步总是以人才的繁荣作为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体系的健全是城市内核稳定的重要基础,人才实力的强劲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抓手,唯有让人才与城市血脉相连,才能激起城市发展的一池春水,让城市"破圈出彩"。

圈出引才"要点",拉近与人才的"距离点",打造"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之城,构建人才荟萃的城市"朋友圈"。"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城市对人才越渴望,抛出的橄榄枝越多,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以浙江杭州为例,近年来不断优化"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人才认定福利、简化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造就了具有年轻活力的城市金名片。想要增强在人才招引上的虹吸效应,要为人才搭建好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和良好环境,尊重人才意愿,听取人才意见,真正做到让人才一次来到一座城,终生难忘这座城,甚至留在这座城。要持续深化"近者悦,远者来",不断厚植人才沃土,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让城市这座"朋友圈"不断涌入新的活力,铸就城市灵魂。

圈出留才"焦点",化解才困才忧的"重难点",打造"只今人才不易得,傥逢涤器试相如"之城,构建优质服务的城市"生活圈"。"筑巢引凤"是起点,"凤自成栖"才是关键。在人才不断为城市强筋的过程中,城市更需要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在提供优质服务上绵绵用力,以真情换真心,才能让人才成为城市进步的动能。提供优质人才服务,需要城市提供硬支撑和软服务,一方面健全人才评价机制,让高等院校和头部企业形成留才的工作体系,确保人才的各项福利待遇,尤其是要保障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待遇,确保人才"不离城";另一方面则在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社保住房上完善服务,利用好如"浙里人才管家"等数字化应用,整合人才服务资源,让人才在城市生活舒心、工作顺心。

圈出用才"重点",掌握知人善用的"关键点",打造"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之城,构建动力强劲的城市"生态圈"。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用好人才是关键一招。从"科技特派员"到打造人才"飞入地",再到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双聘制度",浙江在用好人才这篇文章上不断发力,通过这把金钥匙,不断实现省域发展的领跑,拥有数字经济、制造强省等金名片。如果说一座城市是一支军队,那么人才则是其最有力的武器,要破除城市发展瓶颈,还需要"下好三步棋":下好人才流动先手棋,构建人才为主导的科研发展链条,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下好人才特派关键棋,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人才将科技、文化各项资源带向落后地区;下好交流开放精准棋,通过高精尖人才座谈交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四下基层"贵在用"情"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饱含着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带着浓浓"情"意沉到基层去,走好"四下基层"路,答好"为民服务"卷。

满怀"热情"下基层,以"时刻在线"的状态让群众"放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满怀热情走进基层,是做好调查研究、办好民生实事的前提条件。党员干部要把群众当亲人,积极主动走到群众中间,深入了解基层民情,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热情地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将满腔热情转化为做好基层工作的不竭动力,在调节群众纠纷、解决群众困难的火热一线"跑断腿""磨破嘴",为办好群众的事情而殚精竭虑、乐此不疲。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被挑战削减锐气,不被困难消磨斗志,让为民服务的"热血"永远"沸腾",初心永远"滚烫"。

沉淀"真情"下基层,以"躬身为民"的姿态让群众"舒心"。干部感情真不真,群众心中有杆秤。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有没有真感情,老百姓看得见、听得出、感受得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好基层工作、办好民生实事,并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更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倾注真心与真情,以真心谋利民之福,以真情办利民之事,由此才能将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要用真情拉近自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同。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少些官腔官调、多些公仆意识,以赤诚之心、勤恳之姿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办实、办细、办好,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涵养"深情"下基层,以"念兹在兹"的情怀让群众"安心"。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中国共产党离不开群众,正如鱼不能无水,树不能无根。我们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共产党最坚强的依靠,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涵养对人民的深情,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人民的深情并非说有就有,也不会自发浓厚,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心中有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诚意地相信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善于从群众中汲取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伟大智慧,汇聚起干事创业、实干兴邦的人民力量。

"由点及面"守护"粮"辰美景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总书记强调,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话题,各级党委、政府当深刻认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要严守耕地红线"基本点",夯实粮食稳产基本盘;点燃农业科技"引擎线",握紧粮食丰产主动权;拓宽农业人才"覆盖面",推动种粮事业提质效,用心用情保障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严守耕地红线"基本点",夯实粮食稳产基本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措施,修订土地管理法、种子法等,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全国耕地总量持续下降态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同时需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仍然突出,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要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复耕、改善盐碱地、加强撂荒治理。要压紧压实责任,做好耕地保护普法宣传,为群众解读各项政策知识、法律法规,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种粮的积极性,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力推进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藏粮于技",点燃农业科技"引擎线",握紧粮食丰产主动权。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根本出路在农业科技。各级党委、政府要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选准突破口,把种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集思广益、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着重开展种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等工作,培育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金种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科创赋能农业机械,借"智"发力,实现自动控温、自动施肥、自动除草驱虫,为粮食丰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要促进科技成果协同推广,推进良田、良种、良机等有效融合,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农垦示范带动作用,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藏粮于民",拓宽农业人才"覆盖面",推动种粮事业提质效。"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民是粮食种植的"主力军",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方能确保粮食安全。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各项补贴、收购和保险制度,健全农民收益保障体系,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扶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民企业"等,重视扶持普通农户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让农村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要积极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等项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提升农民粮食生产、粮食管理现代化水平为出发点,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进而推动种粮事业提质增效,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漫画〕年轻干部:背上"五个自觉"上春山

2024-3-2118:32上传

下载附件(538.94KB)

2024-3-2117:52上传

下载附件(529.13KB)

2024-3-2116:38上传

下载附件(211.23KB)

2024-3-2116:38上传

下载附件(203.32KB)

2024-3-2116:38上传

下载附件(199.18KB)

2024-3-2116:39上传

下载附件(198.73KB)

秉持"为学"之道让理论学习"拾级而上"

《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进行了阐述。党员干部要秉持为学之道,在"常"字上下功夫,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学在平常,让理论学习"拾级而上"。

秉持"博学"之道,在"常学"中深化理论自觉。理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非一阵子的事。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博学之道,始终强化理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化被动学为主动学,化碎片学为系统学,耐得住寂寞冷清,静得下心来通读苦读,强学强记,常学常新,夯实理论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坚决避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浅表化"学习和囫囵吞枣、数量虽多效果不佳的形式主义学习,要坚持"凿深井"精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深学真悟,练强"看家本领"。

秉持"审问"之道,在"常省"中深化理论认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审问之"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契机,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党员干部要秉持审问之道,始终强化问题意识,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在深入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深化认识,做到真信、真用、真行,确保学习质量不断上层次上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带着具体问题学习,通过深入钻研,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弄明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精准发力,才能补齐自身能力短板,本领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秉持"慎思"之道,在"常思"中深化理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在面对大是大非和复杂棘手问题时以过硬政治能力站稳立场,不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慎思之道,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思索、思辨,在学习过程中检视、反思、复盘,从学习与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要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深悟透科学理论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补足精神之钙。

秉持"明辨"之道,在"常悟"中深化理论内涵。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秉持明辨之道,明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根本在于我们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于我们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方向、思路、办法、答案,破解了发展难题问题。要切实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