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主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发言讲话稿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1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分钟

2023年主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发言讲话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深对这一重大判断的理解和认识,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是赢得战略优势的关键所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科学精准调度,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全力办好经济发展这个最大实事,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踏上新征程,要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四个必须"的要求为新征程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提供了前进方向、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理论成果中最重要的。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体制机制是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这个根基,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和促进。要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好"质""量"统一的大文章。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要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形成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聚焦人民幸福安康这个最终目的,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破解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坚持创新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革新求变,推动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不断通过改革开放增添动力、激发活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这个根基,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和促进。要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进一步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更加突出民生指标和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把高质量发展的实绩作为发展成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让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

(二)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求真务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已成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趋势。具体来说,要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营造良好生态。加快服务业锻长板、补短板,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要继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必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有力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持久动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明确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时"与"势"的关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办好芮城自己的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真正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推动发展模式更加集约、更加高效、更求质量,奋力蹚出一条有特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要心系群众顺民意,以群众眼光、群众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想问题、作决策、抓项目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不敢腐"的法纪震慑,"不能腐"的制度建设,"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在全县营造正气充盈、积极向上、和谐共生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

高质量发展要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又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一件接着一件办,锲而不舍向前走,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发展要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和本质要求之一。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然要与共同富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呼应、相契合。要按照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推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更多、更公平、更可持续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确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坚决把党中央作出的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