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担当作为”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73条)(第2/2页)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3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5分钟

12. 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人,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环境是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最好催化剂。市委多次强调树立实干导向,多次安排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多次要求减轻基层负担,就是为了让干部有热情投入事业、有精力推动工作、有实绩支撑发展。我们必须厚植干事创业的沃土,让担当作为更加占据主流,使各级干部从费心劳神的无谓事项中解脱出来,全身心为赤峰各项事业进步发光发热。

13. 政策界限难把握。有的容错纠错制度规定的适用情形多为原则性概括,与千差万别的实践情形难以一一吻合,导致基层不敢轻易开展容错纠错;在实践中,对失误错误"容"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有效挽回损失"等,基本靠责任追究机关自行把握,容易以主观标准来代替客观要求。

14. 容纠并举不到位。一些责任追究机关没有准确把握好"容"和"纠"的关系,没有将"容"和"纠"有机统一起来,存在重"容"轻"纠"、"容"多"纠"少,甚至"容"而不"纠"的现象,在纠正错误、追回损失、消除影响直至督促有关单位堵塞漏洞、完善制度上跟进不够及时,导致容错变纵错,影响了容错纠错制度的实际效用。

15. 协调联动有瓶颈。有的党委(党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容错对象所在党组织之间衔接不紧;有时因有关单位开展容错纠错工作中担负责任的差异,导致对容错纠错政策把握的意见不一致。

16. 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流动机制,坚持把推进干部轮岗交流与防范重点岗位风险、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相结合。

17. 培育容错纠错的组织文化。

18. 有的领导干部担当精神不够,本想宽容干部的无意之错,但在各方压力下而最终问责干部;有的顾虑过多,担心给下级容错可能给自己带来潜在风险; 有的没有准确把握党中央对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部署的精神实质,仅作为完成任务而制定未经深入研究的、操作性不强的容错纠错制度,宣传、阐释和推动落实力度不够,更谈不上培育有利的文化氛围。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20. 思想认识有误区。少数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容错是变相"纪律松绑";有的存在"凡错皆想容"、"有错就要容"的思想,把容错机制当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21. 严管与厚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双管齐下。只严管不厚爱、只监督不保护、只问责不容错,都会挫伤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在厚爱基础上的严管才是最好的关心爱护。对党员干部从严监督管理并非要把大家管死, 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在立规矩、守底线、正风气的同时,满怀热情地关心关爱干部,通过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等一些列举措,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担当作为者无后顾之忧,使大家干得开心、拼得安心、感到暖心,从而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

22. 在全社会激荡起"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强大气场。

23. 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以组织赋能激发干部动能。

24. 纠正"躺平心态",厚植为民深情,笔 苑头条号整理,引导广大干部走好新的"赶考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中来。

25. 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边界清晰、流程规范、容纠并举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激励广大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敢闯敢试、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27. 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的关系,对党员干部既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在政治上、思想上真诚关爱,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8. 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29.在实施问责过程中,精准把握好纪法和政策界限,全面、历史、辩证看待干部,做到问题定性精准、责任界定精准、量纪尺度精准。

30. 考核评价的目标设定不够科学合理。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必要的差异性和导向性,难以做到量化、细化,偏离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考核评价基本原则和分级分类考核办法。

31. 考核评价制度构建缺乏公众参与。当前,一些地方对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设定普遍是"自上而下"单向度进行,且主要是通过提交述职述廉报告、问卷测评、谈心谈话等形式在部门机关内部开展,未能及时将人民群众的意见、满意度评价等纳入其中,影响了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2. 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及时。当前,基层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等级普遍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各等级间边界较为模糊,一些基层党组织难以对基层干部的综合素养、能力水平和工作实绩等进行精准反馈。由于上级党组织与被考核基层干部缺少双向沟通,一些基层部门的考评工作做得不到位。这导致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形式化,考核评价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相脱节,难以发挥激励作用。

33. 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在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责任界限模糊、监督机制不健全、具体容错类型不够明确等问题,使基层干部容错纠错工作实效难以彰显,激励干部大胆试错、勇于创新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对于如何将基层干部容错纠错的情形界定在党规党纪范畴之内,还缺乏明确标准;对于基层干部容错纠错的事项是否需要经过法定程序或者基层党委(党组)会议研究,还没有统一要求。有的地方对于基层干部可容错事项和不可容错事项都进行了规定,但具体事项、具体类型还比较笼统,缺乏精细化和可操作性,以至于工作中对于具体问题、具体事项、具体类型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执行走样。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实施基层干部容错纠错的过程中缺乏人民群众的监督,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34. 基层干部持续激励效果不够明显。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可以将组织的价值目标内化为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追求,为基层干部在新时代担当作为提供强大的内驱力。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干部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更多,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更大,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繁杂。因此,持续性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由于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缺少常态化制度支撑,且激励的手段单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衔接不够紧密,组织关怀与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持续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理想信念缺失、能力素质不够,跟踪检查落实不到位,后续工作跟进不够及时、深入, 致使有些工作任务没有执行到位,贯彻落实的效果打了折扣。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创新意识不足,难以与时俱进地制定常态化激励机制。一些领导干部缺乏互联网思维、传媒素养等,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推动改革创新的精气神不足,咬定目标不动摇、追赶超越不懈怠的胆略气魄不够,以致持续激励基层干部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实、效果不明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