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二)-39篇(第9/9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53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8分钟

坚持"先沉后浮"的工作态度,聚焦"问题"找症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下沉到基层一线,走到人民群众身边,才能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浮上来"。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扑",脚步向下"扎",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提出的意见反映上来,让调查研究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发声筒"。坚决杜绝"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走访调研,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把群众的需求弄清楚,把群众的想法弄明白,确保把情况摸清摸透,把原因找准找实,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坚持"先调后研"的工作作风,瞄准"问题"提对策。调查是前提,研究是提升。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对策研究,及时梳理调研材料,精确分析调研信息,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态度做到立即整改、逐一销号。各级党组织要做好督查回访工作,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调研对象进行电话回访,确保让调研工作由"纸上谈兵"变"躬身力行",真正实现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标。

走好"后半程"莫让调查研究"功亏一篑"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党员干部,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根本遵循。完成"调查"不是"句号",更要在此基础上加以"研究",继续走好"后半程",确保调查研究行之有效、落地生花。

调查过程要"足履实地",不再让材料成为"满纸空言"。能不能写好调研材料是提出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情况摸得清不清楚,症结找得准不准确,想出来的点子切不切合实际,可能会直接导致调查研究"前功尽弃"。如果在调查过程中粗枝大叶、走马观花,剖析问题外强中干、空有其表,不去研究背后真正的原因,这样的调查研究怎能出实招、办实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一线才是调查研究的源头,因此,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多听一听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要坚持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积极听取群众的宝贵意见,汲取群众智慧的结晶,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调查研究沾满"土味"。

研究规划要"精益求精",不再让方案成为"空中楼阁"。能不能制定出好的规划方案把实际问题解决好是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调查研究之后,装一兜子材料回来,大搞宣传汇报,对待问题不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一拖再拖,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容易带偏决策方向,这样的调查研究怎能信于民、惠于民?因此,对于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总结,对于那些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要立刻作出答复,需协调处理的问题要明确解决时限并及时反馈,需长期推进解决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并做好长期跟踪,真正把群众存在的问题转变为惠民的好政策。同时,也要及时把调研发现的好做法总结好、提炼好,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果,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只有这样,才能让调查研究接满"地气"。

落地执行要"步步为营",不再让措施成为"徒托空言"。能不能以实效性为出发点,走好调查研究"后半程",抓好措施方案执行就是关键。措施方案的生命在于执行,如果在落实解决问题时不能"言行若一",严格执行,反而在执行过程中避实就虚、敷衍了事,让经过认真研究制定的可行措施方案"徒有虚名",这样的调查研究怎能重实际、见实效?因此,在执行措施方案时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避重就轻、草草了事,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转化为破解问题的内生动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要把工作作风向群众的要求靠拢,工作态度向群众的期待看齐,经常晒晒问题的解决进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调查研究充满"正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