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及实践路径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6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分钟

【网信工作党课讲稿】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及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机遇与风险并行,有的风险会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现,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就是其中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意识形態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1]因此结合当今互联网全球化的现状,对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及其实践路径进行分析、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

随着网络空间与人们生产生活的高度接榫,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的交互性、传播的流变性以及斗争的复杂性等特征。

(一)多元的交互性

多元的交互性是指在多元意识形态与网络空间相互交织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彼此接洽的交互性现象。该特征的产生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人际间的交流模式发生了改变?逐渐从人与人间的交流转变为在一定界面内人与机器的交流。当前,人机交互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多元交互性特征的物理基础。人机交互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各种符号和动作的双向信息交换。而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并能实现人与机器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例如电视机上的按钮、汽车的仪表盘以及生产车间的控制室[2]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通过分析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合不同群体的人机交互界面,为人们带来更加准确、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基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主体在利益驱使下,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不断搜罗人们在生活领域中产生的具有及时性、流变性和碎片化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而建构起利己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不断衍生的交互性设计,以实现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高地的占领。

(二)传播的流变性

传播的流变性是指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传播的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具备变形和流动的性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以互联网中具有通俗性、娱乐性、易接受性和大众性的文化为载体,对我国亿万人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巨大影响[3]。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流变性能够协调好应力、形变、形变速率和粘度之间的联系,从而具有因人而异、面面俱到、"左右逢源"的功能属性。同时,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呈现出的流变性特征还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符号化和传播方式的隐蔽性等方面。

(三)斗争的复杂化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趋复杂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日益模糊,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应运而生[4]。网络空间所呈现的海量信息、瞬时交互、广泛参与、价值多元等特征为多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博弈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内诸多因素的碰撞势必会引发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随着参与主体的不断增加和利益矛盾的越发尖锐,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也变得日趋复杂化。除此之外,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中充斥着复杂多元的信息交流渠道,诸如微信、微博、Bilibili、抖音等,它们共同演绎着多重交叉的参与主体、多重角色的互动与交流。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借助这些复杂多元的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了多种接入模式的异构互联,从而诱发"网中网"的形成,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化。

二、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集中体现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易被消解和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的不完善。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谁掌握了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谁就决定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导向,进而掌握网络空间的领导权。而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是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及其话语权建设的内在支撑和重要保障。

(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易被消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5]话语权即说话的权力、掌控舆论的能力。新时代能否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而资本的扩张以及自身话语创新的滞后是导致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易被消解的主要原因。

第一,资本的扩张使得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空前激烈。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消费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思潮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在网络空间交织、蔓延,不断冲击、解构主流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一方面,马克思曾直言,资本合乎目的的活动只有不断增殖。首先,资本为实现不断增殖,往往要建构起一定的为资本不断增殖服务的话语体系,并力图将所有人纳入到该体系之中。其次,在新时代资本要实现不断增殖,就需要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并进行长期领导,因此,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相继产生,并企图夺取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最后,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消费主义和奢侈之风不断升温,依托新媒体和各种社交平台在当今社会不断蔓延,引发部分网民争相追捧和效仿,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资本的扩张在给人们带来"快"节奏、"高"享受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陷入"娱乐至死"的状态。资本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相应的智能算法嵌入到保障资本增殖的话语体系中,实现分众引导受众,营造有利于资本增殖的"信息茧房",增强网民对该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

第二,话语创新滞后导致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实效性削弱。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创新滞后主要表现为:枯燥抽象的宏大叙事、单边的封闭传播以及话语表达的陈旧等。这使得创新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提高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实效性迫在眉睫。首先,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来看,由于部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力度不够,解释力度不足,回应现实问题不及时、不全面,导致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相对枯燥、抽象、限于宏大叙事。其次,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来看,由于话语传播方式缺乏创新,缺乏危机意识和对当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研究与借鉴不足,导致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单一、封闭。再次,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来看,由于话语表达过于空泛,脱离大众世界,缺乏平等对话和及时反馈机制,导致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表达难以适应新时代公众的需要。最后,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理念存在滞后。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去结构化、扁平化的特点,这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而原有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仍采取较为滞后的自上而下的传播理念,因此,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实效性被大大减弱。

(二)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不足

马克思曾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样,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也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因此在新时代构建起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仍有不足,具体表现为建设意识不强、思维不足以及思想内核不明确。

第一,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意识有待加强。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5]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受相关知识储备的影响,部分网民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缺乏相关理论学习,导致部分网民对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二,受宣传成效的影响,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个人安全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理论、政策及关系的宣传和普及范围相对有限,宣传频率有待提高,阐释力度有待深入;其三,受启蒙方法论的影响,当前缺乏适用于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的启蒙方法论,还需下沉式调研、科学化设计、实地性论证,尽快摸索出适合不同群体的启蒙方法论。

第二,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思维相对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网民存在认知误区,即认为全民作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被保护者,无需人人都具备共同体思维,进而错误地认为这种思维是意识形态工作者独有。二是未能充分意识到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维的多样性。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维是众多思维的集合,其中包含整体性思维、预测思维、相关关系思维、分众思维、样本等于总体思维等。因此,完善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习得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第三,构建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思想内核有待进一步明确。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思想内核作为支撑。当前网络空间充斥着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这极大混淆了广大网民的视听与判断。部分网民由于缺乏甄别意识形态和判断价值观念的能力,进而将一些错误思潮和歪曲的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导,逐渐在多元思潮充斥的网络空间中迷失了自我。因此,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需要强大的思想内核作为支撑,唯有强大的思想内核作为保护力量才能使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健康、持续地得以建设与发展。此外,思想内核应当融合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念和共识,唯有如此,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

三、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应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不能仅停留在分析和认识层面,更要从实践层面出发,科学规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将存在的风险逐一化解,建构起强大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系。

(一)循序渐进,多维度构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一,谋大局,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其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复合型人才是指既要對网络意识形态有所研究,又要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有所掌握的人才。除此之外,复合型人才还应该具备基本的跨学科思维、复杂性思维、整体性思维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从长期、短期两个方面来规划。从短期来看,网络意识形态与互联网技术虽分属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但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短期时间内应当注重现有网络意识形态相关理论与互联网技术的线下融合。在此情况下,建议可以探索在高校和社会层面组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以实现二者在物理空间的组合、碰撞、交融。从长期来看,建议在大中小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设置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相关的复合学科,从而可以系统、完整、批量地培养相关复合型人才。

第二,防风险,加强国内外相关涉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资本的监管与整治,防范相关资本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首先,防范风险,"量"是基础。根据我国国情以及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汇总各领域各行业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需求,听取各专家、权威意见,制定一套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风险指标体系,在进行相关论证、定型后,将该体系积极推广应用,以增强和巩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其次,防范风险,"法"是关键。有关部门,应依法、依规设立相关法律,从法律角度限制资本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最后,防范风险,"治"是核心。政府部门应加强多方联合执法力度,对网络空间中不合理、不合法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个人、公司及团体进行及时监督,做到提前预警和依法整治。

第三,创新篇,推动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创新与转化。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话语权的重要性,他指出:"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7]我们要从创新话语内容、转换话语传播方式、稳固话语传播平台、拓展话语传播空间四个方面,来实现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原有话语权基础上的创新与转化,进而提高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效性。

其一是创新话语内容,即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实现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求真、趋善、臻美。首先,要对现行网络话语内容,尤其是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话语内容做出整体性的分析与研判;其次,要将分析结果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相结合,在不改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创新与转化;最后,要将话语内容与传播方式有机结合,谋求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最大实效。其二是转换话语传播方式,转变话语传播理念,打破原有单一、僵硬的话语传播方式,依托互联网将其转换为多元、灵活、迅速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现有网络话语体系的传播模式,实现话语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积极融合广告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优势,实现新时代网络话语权传播方式的跨界组合和跨界重构,增强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其三是稳固话语传播平台,将现有话语传播平台做实、做大、做强。这就要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尽快建立健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反馈机制,扩大反馈范围和频率。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反馈数据进行收集,并利用数据挖掘、联机分析等程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推动现有话语传播平台的完善与创新。其四是拓展话语传播空间,即借助互联网全球化,拓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国际网络空间,增强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国际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8]

(二)立足长远,完善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依靠人民。"[5]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和维护同样也离不开人民。

第一,重科技,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快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大数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提纯、分析来获得巨大价值,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服务。"[9]当前,我们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筑牢,紧握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在国家层面,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数据库,在各县市构建舆情监测数据库,在各乡镇村设立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网格员,最大限度收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联机分析处理与可视化进程提供数据支持,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在社会层面,应当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应用与创新,为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另外,政府要加强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治理与监管,尤其是对大数据社交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大数据相关法律机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不定期地对相关企业和平台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评估检测,同时设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黑名单机制,限制危害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集体或个人的网上活动。在个人层面,公民个人应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及大数据技术的了解与学习,保护个人数据安全,提升网络意识形态甄别能力,坚持将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个人安全保护相统一。

第二,重启蒙,组建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想宣传"尖兵"。突出相关马克思主义研究单位或机构在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想启蒙中的作用。锤炼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的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宣传"尖兵",推动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高质量建设。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积极开展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想宣传活动。当前全国在市一级单位基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覆盖,可以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当地政府的联建,组建专门的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想宣讲团,从而增强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想启蒙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思想的宣讲内容及话语表达要与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所在地区受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进行宣讲内容、话语、方式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最大限度避免"一鍋煮"的弊端,最大限度增强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认同。

第三,重内核,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的思想内核,筑牢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现实生活中的核心价值是靠一系列公认的经典维持的,这种经典不是文学的,就是哲学的或者历史的。"[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民的共识,凭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内核,人们可以在形形色色、纷扰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清醒,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此外,我们还要借助线上线下两条主线,运用好家庭、社会、学校三个空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宣传,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中获得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和甄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从而使得新时代全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更加稳定、更加牢固、更加坚不可摧。

四、结束语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防范绝非一日之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11]新时代,深刻认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多元的交互性、传播的流变性以及斗争的复杂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掌握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现状,科学分析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尽管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来自话语权建设和全民网民意识形态安全共同体建设的种种风险,但只要合理规划、科学治理、积极参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终将会被化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网站www.sucai198.com每日更新海量写作素材,避免熬夜加班!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