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主题党课: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回顾(第2/2页)
《意见》提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六)严肃对待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
对于一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我们都是严肃对待。比如: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发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解释立项、起草、论证、修改、补充、废止等各项工作中,确保司法解释导向鲜明、要求明确、措施有力;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例;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以案释法,强化示范引领。
另外,人民法院会同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历时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366万人迫于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义务;同时,建立失信名单分级分类管理和信用修复、正向激励等机制,鼓励自动履行生效裁判。
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7个、博物馆3671家、文化馆3317个;出版各类图书110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7.76册(张);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2524个、艺术表演场馆3093个、美术馆682个。我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文化资源更多向城乡基层倾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美术馆已经实行了免费开放,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深入推进。老少边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这是一个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要实事求是,有领导、有步骤。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43%。2013-2018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达到5.5%。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集群趋势明显,许多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6.5万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21家。
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370个,比上年末增加789个;从业人员45.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3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1947个,占10.6%,从业人员10.67万人,占25.5%。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32.53万场,比上年增长4.2%;国内观众9.28亿人次,增长4.4%;演出收入112.99亿元,增长30.4%。
2021年末,全国通过统计直报系统报送的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9.10万家,从业人员151.14万人,营业收入13689.17亿元,营业利润1636.55亿元。其中,娱乐场所5.05万个,从业人员51.11万人,营业收入485.08亿元,营业利润30.13亿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18万个,从业人员20.15万人,营业收入169.21亿元。
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全年总票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中有8部为国产影片,其中《长津湖》以57.72亿元票房,成为我国票房冠军。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长篇小说《人世间》《主角》等;歌曲《坚信爱会赢》、话剧《护士日记》等;复排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重大主题文艺活动《奋斗吧中华儿女》《伟大征程》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所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可以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得到很好的统一。
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要素市场、文化资产评估体系、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更加自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显著提升。这是文化治理方面的。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断增强。"文化+""互联网+"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成效显著,国有文化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更加完善,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法人自主权得到更多保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不断创新,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不断优化和提升。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不断推广运用,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催生。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文化精品。
文化治理体系日趋成熟。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政治命题以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并且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节中,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和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等方面作出了战略部署。从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到颁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再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体系,对于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密团结在一起等具有显著优势。
五、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
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我们的国家形象不是说出来的、唱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场开闭幕式精彩纷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三个赛区一流的场馆设施,严谨专业的赛事组织,温馨周到的服务,赢得参赛各方一致好评。赛事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蕴含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信从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介绍中国经验、传递中国声音;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年、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等中国文化品牌活动在全球掀起感知中华文化魅力热潮 开放而自信的中国,在世界舞台绽放出别样光彩。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得到显著加强,对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扎实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明显加强,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领域有序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广泛传播,良好国家形象全面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进一步增强。2020年2月25日,英国著名金融品牌公司(BrandFinancePlc,简称BF)发布了它对世界最强60个国家软实力的最新研究报告--《全球软实力排名2020》,根据这一报告,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中国位列前5位。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国际剧协70周年庆典(2018年)、金鸡百花国际影展、"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说唱幽默艺术节、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国际马戏论坛、中国杂技外交成就展、中日韩电视论坛、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国际青年音乐联盟代表大会、世界马戏联盟年会 通过这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比如: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长津湖》,传达了"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理念,在国庆档上映后票房一路走高,不但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而且获得2021年全球票房榜冠军。目前影片已经在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上映,吸引了不少影迷观看,也获得了外媒的广泛认可,纷纷向这部影片、向中国电影业、向中国人民表达敬意。
纪录片《对决新冠病毒》于2021年12月30日、3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面向全球播出。全景式记录中国艰苦卓绝的新冠疫苗攻坚,展现伟大民族从磨难中奋起的鏖战历程。彰显中国的责任担当,突出典型事例,故事丰满,真实可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5月21日全球健康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讲话中宣布:"中国已宣布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也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早日就此作出决定。"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并兑现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在2021全年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次新冠疫苗,展现出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为新冠病毒肆虐却缺少新冠疫苗的国家点燃生命之光。该片讲述了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收到来自中国的特殊"生日礼物"的感人故事。在塞尔维亚遭遇新冠疫情最困难的时候,两批中国医疗队先后奔赴塞尔维亚帮助防治疫情。中国还为塞尔维亚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资及千万剂的疫苗援助,并在武契奇总统51岁生日当天送去了第三批援助疫苗,使得该国疫情得到缓解。随着"中国疫苗"的有效性不断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结果确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2021年10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布。耶鲁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陈希表示,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了负责任和务实的减排目标。中国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并致力于执行。同时,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全球驱动力,中国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新技术,并向其他国家普及。
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