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理论参考合集30篇(党课、研讨发言参考)(第7/9页)
在对人民的认识上一定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遮目,不能用一部分人取代最大多数。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意义与价值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只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这一立场从来没有含糊过,也从来没有改变过。其谓"共同",指向正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每一个"的维度意在强调人民的具体化。作为整体的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最大多数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你、我、他组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句话就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最好样本,所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十三五"时期,全部工作中重中之重就是让尚未摆脱贫困的5575万人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到2020年更是决战最后的551万人,这与中国社会14亿多人口比,可以说是零头的零头,但是中国共产党却付出全部的努力。因为对中国共产党来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进入小康,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就不能算兑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精准"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贫困人口,既不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更不让贫困人口通过统计数字"被小康"。
我们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就是这"最大多数"与"每一个"高度统一的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放的也是这
"最大多数"与"每一个"高度统一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三、人民至上的价值自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句话。时隔5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这句话。把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最高价值指向,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自觉坚守与践行。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是不能为发展而发展,发展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目的。对中国社会来说,发展是硬道理,为人民发展更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如果发展成果仅仅是灌水的数据、空置的大厦、过剩的产能、增殖的资本,不能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能体现在美好生活货真价实的改善上,这样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不可能持续,也不值得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坚持"两个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发展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但是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出现重大转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这些客观"硬需求"的全部内容,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归属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这些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
因此,当我们讲人民获得感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绝对"获得感,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民群众今天得到的比昨天多,明天得到的比今天更多,还要在"相对"获得感上下功夫。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有段论述虽然不是直接用来讲相对获得感的,但是对于我们理解相对获得感很形象、很贴切也很深刻:"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缩成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者只能有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
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马克思指出产生这种心理感觉的原因是:"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
坚持新发展理念,让人民的收获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市场上不同要素获得之间保持大体协调、同向共进,这是相对获得感的意蕴所在。从满足绝对获得感到提高相对获得感,这一变化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社会发展价值指向的现实内容,也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价值指向的更高标准,更凸显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蕴含价值指向的高瞻远瞩。
四、人民至上的制度自觉
坚持人民至上体现在治国理政方面,就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以主人的身份行使国家权力。我们国家的名称,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宣示。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充分的保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头等大事。
对于中国社会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政治制度的安排必须让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人能掌握这一制度、使用这一制度,会运用这一制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利。已经有近70年历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作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把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充分激发出来,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让人民当家作主从政治理想变为政治现实。反过来,排斥最广大群众在外的、少数精英群体自娱自乐的制度安排,用"金主"决定"民主"、有钱就有一切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社会不具有政治合法性,也注定得不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深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决不能囿于"一人一票"的所谓直选。近现代政治学研究表明,不仅投票中的策略运用会改变民主的本意,民主投票本身就有自相矛盾的规则困境,这已经被18世纪孔多塞的"投票悖论"与20世纪的"阿罗不可能定理"通过严格而清晰的数学逻辑所证明。也正是囿于这样的困境,仅仅依靠选举票数很难赢得社会群体真正的认同与接受,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这种政治现象在现代西方社会已然出现。
一个国家人民的民主权利,不仅表现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更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真正的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这就需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探索民主制度的中国方案,让人民还可以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人民当家作主又增加一道制度保障。协商民主填补了选举民主之外的权利空白,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有效解决现代西方民主制度中的"权利跛脚"现象。协商民主不否定选举民主的根本性意义,而是直面选举民主的实践悖论。在选举民主的同时,辅之以协商民主,通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让选举民主建立在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基础上,让民主的结果更有民意,更得民心。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商量中当家作主,在商量后行使权利,这才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才是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
五、人民至上的主体自觉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是也不能是一句空话,最本质的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做人民群众的工具。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 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更加明确地说:"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安排是为了让中国共产党更先进、更优秀、更强大,但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管用、更好用的工具来创造历史,来改变世界,让人民群众通过中国共产党真实拥有创造历史的现实力量。
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定位为"先锋队"的本身就是一种对工具身份的自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这为中国人民塑造出一个敢于牺牲、敢于斗争的锐利武器,塑造出一个"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制胜法宝。有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使命型政党,有了这样一个党领导下的国家和政府,人民群众就更有力量、有途径、有手段在与市场、资本等外在力量的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按自己的意志塑造市场、驾驭资本,让市场与资本"为我所用",而不是"反客为主"。
现在有些人把"领导核心"与"工具"对立起来片面理解:既然党是领导核心又怎么能是工具呢?所以"领导"讲得多,"服务"讲得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千万不要在人民面前讲什么"高人一等",谈什么"专业分工",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身份就是勤务员,最本职的工作就是服务人民。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仅靠坐在办公室会议室里是不可能获得的,深入基层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了解群众的诉求才是真正的尽本分、做专业;走出办公室会议室,走到田间地头工地厂矿,多一些现场感受,服务人民群众才会更好、更到位。
走向人民,走近群众,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工作、为人民谋幸福,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获也更多、更丰富、更珍贵。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我们心中装着人民,人民也会在心里装着我们;我们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有人民群众做后盾,不管多大的风险挑战困难都可以克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之所以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与治理奇迹,就是因为我们身后站着"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拥有"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走向更加光辉未来的核心密码与独门法宝。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广西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胡建华
(2021年7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学笃行伟大建党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华章。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立党之基。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充分彰显了真理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富国强国的科学理论指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历程中得到充分检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求我们要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必胜信心,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闪烁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建党之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切牺牲、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主题。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求我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兴党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成为领导14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从成立时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实现翻天覆地,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顽强拼搏、顶天立地。这是共产党人的铁血风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品格,锤炼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忠诚于党、为人民服务的强党之本。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本质上就是对人民忠诚,忠于党和忠于人民是一致的。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事业的主心骨、领航者,关键在于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凝心聚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的内涵是有机整体,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立党之基,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建党之志,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目标和不懈追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兴党之要,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强党之本,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力量之源。伟大建党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真理光芒,是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新征程上推进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百年大党再出发,伟大建党精神是接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夏文斌
(2021年7月8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事非经过不知难。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感受到,实现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见证,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更大的自信和勇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回顾过去,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一征途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一个重要节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很显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离不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我国的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下一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各类条件与保障。
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重要的阶段性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来把握这一目标的前进方向,需要我们深入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基本经验。这包括:坚持党的全
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坚持斗争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造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四川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 王凡
(2021年7月8日)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开创的伟大事业是用鲜血铺就的,数以百万的共产党人在遭遇危险的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一百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同时也孕育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强大动力。
一、思想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一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先进分子创建,通过千千万万为追求真理、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实践中发展壮大。伟大建党精神首先就体现在共产党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定不移。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一百年来我们党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最重要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一批又一批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二、动力之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
生死相依,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
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一百年风雨兼程,这一根本动力,始终激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迸发出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挫折所征服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危亡而奋起、饱受苦难而辉煌。
三、特质之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畏风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1800多人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开创的伟大事业是用鲜血铺就的,数以百万的共产党人在遭遇危险的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上一篇:七一建党节教师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