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5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党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

文化是文明跃迁的先导,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魂聚力,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文明跃迁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自身强大的道义力量与感染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展现出东方现代化文明的独特魅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内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以博大精深的内涵意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文化滋养,又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培育着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觉,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就会失去根本的文化底蕴。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民本理念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民"乃国之重也,治国必先安民,重民利民的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西周初年开始,历代思想家对民本思想不断进行丰富与补充,完成了从"迷信鬼神"到"重视民生",再到"富民乐民"的思想转变,这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完全契合。人类文明新形态回应了人民诉求、尊重了人民实践、团结了人民力量,在发展中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民本理念,向世界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追求,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万物共生"的处世理念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遵循。整体思维是中华传统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在天、地、人的有机统一,强调天地万物协调发展。"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意指天地万物都在一种既定的客观规律下有秩序并自由自在地共存着,这一概念体现着深奥的思辨哲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种类可以完全独立地存在,人类必须依山傍水、依靠各种自然资源来维持基本生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调性体现在其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两手抓,致力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提升等方面。也就是说,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一边是经济的腾飞,一边是生态环境领域顶层设计、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绿色低碳保护、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实践的具体落实。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万物共生"的天人之道中汲取了智慧,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启示。"和"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它深刻烙印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彰显着中华民族追求和睦共融的理想与追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的至高追求就是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和"是指在不同文明交流中秉持一种追求和睦的心态,平等和谐地与其他文明共存;"共"是"天下大同"之意,这是文明交流的最高境界,即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平等、包容、互促、和谐,形成世界文明群芳竞艳的繁荣局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爱好和平的新形态,也是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态,内嵌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中国主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风采。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基因,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中为人类谋和平、为世界谋发展。

二、革命文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它既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在历次革命实践中形成新的思想与内涵,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开辟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百年奋斗中逐渐演变而来,革命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熔铸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使人类文明新形态拥有其他文明无法比拟的坚韧与定力。

1.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鲜明的文明底色。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古今,它既连接着中华传统,又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精神风貌,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救亡图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开辟事业"、还是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力实现中国梦",都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保持革命文化永不变色的精神旗帜,更是动员和凝聚中华民族推进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脚踏中华大地,植根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发于广袤的社会主义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其根本立场,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

2.以敢为人先为核心的首创精神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敢于创新、善于开拓的信心和勇气。首创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面对复杂环境时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着敢为人先的精神,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艰难创业、勇于开拓,谱写了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壮丽史诗。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在于其在百年沧桑中创造了符合中国国情、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遵循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样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前所未有的,它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的再版,也不是任何一种文明形态的复刻,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设想的成功实践,它充分彰显着革命文化中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并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