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党课: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在这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说"极端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进行了概括: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概念被首次提出,这在党的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党的XX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今天,我们就如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做到"体用贯通,明体达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进行交流探讨。
一、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担负新使命中强党性。
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必然性、必要性、开放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必然性、必要性。
党的XX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新征程。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需要我们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营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万众一心、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三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演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应用,深刻影响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给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了新要求。四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国际格局"东升西降"态势明显,但"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需要我们有效发出中国声音,坚决有力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应运而生,具有必然性。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自觉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化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离不开科学理论提供科学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可谓生逢其时,具有必要性。
2.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013年8月,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2年10月,党的XX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对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了深刻阐述;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由此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也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正如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二)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自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一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面对社会思想多元多样,世界范围内文化激荡交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担责于肩、履责于行,为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行稳致远。
三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我们党才能掌握宣传思想文化上的主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四是坚持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只有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才能不断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五是坚持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中华文化主体性,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六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弘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要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七是坚持掌握舆论主导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时度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只有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才能不断巩固主流思想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只有坚定人民立场,增强文艺原创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九是坚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才能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
十是坚持构建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二、深刻认识存在差距,在破解难题中出新招。
今年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四下基层"工作方法的35周年,今年4月份以来,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围绕党的XX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对照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在"四下基层"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还存在"五个不到位",制约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破解难题。
(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差距
一是理论学习、研究不到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肩负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基层理论武装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存在理论武装水平不平衡问题;学习流程还不够规范,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学习宣讲、贯彻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内涵外延认识不够清晰,把握不够精准,一些农村干部学习兴趣不浓,难以达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基层理论宣讲员队伍不够稳定,导致一些乡镇、村(社区)的理论宣讲不尽到位;受众群体覆盖面有限,一些乡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学生进城上学,村里居住人员以留守老人为主,理论宣讲很难惠及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是媒体融合不到位。近年来,市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媒体融合改革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但深化改革中还存在体制机制制约,平台、技术、人才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主流舆论引导和主导能力面临较大挑战。传统媒体市场不断被压缩,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受众流失严重。市县融媒体中心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浓厚,自我造血能力不强的问题。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薪酬制度等不能完全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缺乏灵活性和竞争力。外宣策划方面重视不够,主动设置议题能力不强,利用新媒体塑造良好对外形象的现象级作品少之又少,没有形成宣介的传播矩阵。网宣网评员、舆情信息员等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完善,目前还没有规范的自媒体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管网治网、舆情应对还不够有力。
三是思想道德建设体制机制不到位。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弱项和不足。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性转化不足,理想信念教育载体不丰富。典型培树选拔机制不完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形式单一,典型故事宣传缺乏特色,吸引力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新思路、新观点,被动式说教多,内容不鲜活,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城乡文明发展不均衡,全域文明城市创建短板多。一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不到位,功能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功能。市民文明培育仍需进一步强化,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以法律促进文明行为的效力还需进一步发挥。
四是文化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不到位。近年来,我市文化文艺创作深耕本土文化资源,但站在全国的高度来看,文艺作品存在有高原无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的情况。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透彻,给一些文化企业发展带来困惑和制约。在非遗传承方面,一些国家级非遗项目存在传承接续断代的问题。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市没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获省级"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偏少。文化产业缺乏龙头牵引,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业这些方面,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领域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拳头产品,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支撑带动作用。
五是文旅融合不到位。目前我市文化和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文化为旅游赋能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旅项目大多是表层开发、视觉开发,大部分景区建设停留在单纯观光旅游的层面,没有充分挖掘利用景区文化内涵,打造景区独特的文化IP,提高景区的独特性和辨识度。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众多,不少重要历史文物资源散落在城市角落、乡间僻壤,没有串成线、连成片,没有形成群体效应。各景区大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统一规划,造成文化文物资源得不到系统、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