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新篇章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分钟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3年6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性任务,更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在多民族国情和多变世情的复杂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要求,对于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崭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意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从形式上认可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与政权的合法性,更要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心理认同、情感依赖、态度肯定、积极评价,厘清内外之别。对内亲如手足,各族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外团结一致,不卑不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彰显大国风范。

(一)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一种民族认同,它建立在文化认同之上,也通过文化认同表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

千百年来,中国各民族都创造和传承了各自丰富的民族文化。正因为此,我们说中华文化多元,有色彩、有活力,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大花园;也正因为此,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学习和交流,多元互鉴互融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我们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每个民族都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也都在自觉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同时,每个民族在强调自我文化认同的同时,应对本民族文化有理性的认识。不能把一些外来文化,尤其是明显有害于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的外来文化当作本民族文化加以认同和推崇。同时要注意分辨哪些是能够代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哪些是影响本民族形象和进步的糟粕文化。

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各民族文化的统称,也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是覆盖中国各民族的共性文化。长期的共同生活使得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很多的文化共性或同一性。这些文化共性或同一性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的共同生产生活中,体现在共同生活和交流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中,比如文学、哲学、宗教、史学、音乐、舞蹈、建筑、军事、医药等。

由于汉族在中国人口中占绝对多数,中华文化呈现出较多的汉文化色彩是很正常的。但这绝不等于中华文化就是汉文化。这和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族是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注重民族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包括民族的文化认同,也包括民族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与其他多民族大国相比,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一体性联系。不论原本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民族,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辗转而来的外来群体,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早已在居住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离开谁的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之间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合作机遇,文化交融、利益交织空前深入。

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属性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句话既包含了文化认同,也包含了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独享其荣、独善其身,而只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丰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发展加强。

(一)萌芽与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土地革命时期,党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处于萌芽状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当时我国民族工作的方向。恩格斯认为,"我们的对外政策很简单:支持一切革命民族"。根据恩格斯这一理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曾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示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这一时期,党从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因此,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二是全面抗战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逐渐形成。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党领导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废除一切民族压迫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这一时期,如何把经济文化差异很大的各个少数民族联合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党在工农学运、统一战线、长征等政治实践中逐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并在上述活动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观念为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并成为我国境内各民族之共同称谓。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动员各少数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没有巩固的和平与团结,没有人民的动员,抗战的前途便会蹈袭阿比西尼亚的覆辙。"全民族抗战的经验超越了阶级、阶层、党派、民族,把"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中国共产党逐步接受"中华民族"这一现代民族符号,以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为基础思考中国现实问题。

(二)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进步力量奋力实现民族独立的政治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全面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通过确定国旗、国歌、国徽等现代国家的标志性政治符号的方式展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央人民政府派出若干"中央访问团"赴西北、西南、东北、内蒙古等民族地区调研。除了宣传民族平等政策外,访问团的主要任务是拜访各地少数民族,调研了解他们的民族名称、人数、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为民族识别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在全国进行"一化三改"的形势下,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以及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翻身解放的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恢复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任务是从阶级对抗转变为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团结各民族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纠正了此前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随着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政策。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恢复各民族一律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恢复各级民族工作机构的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保护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等,这些措施为进一步开展民族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中央先后在1992年、1999年、2005年召开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05年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2010年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不容"(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超越阶级、阶层、民族和党派之上的符号来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四)创新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四个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和"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理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它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不仅是深刻总结建党百年民族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得出的重要结论,而且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目前,中华民族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中华民族与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深度融合,中华民族与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实现互持,三方面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历史方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站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相衔接,作出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布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之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这"四个必然要求"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一)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根本条件,也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前提,是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实现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也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召和凝聚人心,激发各民族自觉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各族人民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只有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引导各民族共同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才能有效防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团结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70多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结束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成功的,归根结底,是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构建并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最深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石、精神之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养分、理论依据、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结果。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