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专题党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全党上下紧锣密鼓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的关键之举。我们市审计局积极响应号召,举办此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旨在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以优良作风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作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审计干部肩负经济监督重任,更应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让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审计力量。下面,我围绕此次学习教育,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一、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行动指南,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为审计工作筑牢坚实思想堤坝。只有深入学习、准确把握,才能在工作中自觉践行,确保审计工作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
(一)领会精神实质,提升政治站位。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要从政治高度看待作风建设,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审计工作中,时刻以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标尺,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确保审计监督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使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以坚定政治信念引领审计实践。二是把握精神内涵,明确工作方向。中央八项规定涵盖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八个方面,内容具体、指向明确,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清晰指引。我们要逐条学习、深入研究,精准把握每一项规定的内涵要求,将其融入审计工作各个环节。在开展审计项目时,注重改进调查研究方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提高审计质量;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控制会议数量、精简文件简报,提高工作效率。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导向,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审计效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是领悟重大意义,增强行动自觉。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是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开篇之作,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深远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良好作风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乎审计公信力和权威性。审计干部只有自觉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才能在监督执纪中挺直腰杆、站稳脚跟,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审计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回顾发展历程,汲取奋进力量。一是追溯出台背景,牢记初心使命。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回顾这一历史背景,我们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审计干部,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守审计为民理念,在审计工作中聚焦民生领域,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审计监督,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二是梳理发展脉络,把握时代要求。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中央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执纪,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从出台实施细则到开展系列专项整治,从紧盯"关键少数"到覆盖全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步步深入、持续深化。我们要梳理这一发展脉络,把握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在监督检查中,关注新形式下"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动向,精准发现问题、严肃查处整改,为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贡献审计力量。三是总结经验启示,坚定前行信心。多年来,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坚持以上率下、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等。这些经验是我们宝贵财富,为今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启示,在审计工作中充分运用。例如,在审计项目组织实施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审计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审计整改工作中,注重标本兼治,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问题发生。通过总结经验,坚定前行信心,不断推动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结合审计实际,增强学习实效。一是融入审计业务,强化监督职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审计工作紧密相连,审计监督是确保政策落实、规范权力运行、维护财经秩序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将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审计业务,在审计项目中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如是否存在违规公款吃喝、滥发津补贴、公款旅游等问题。通过严格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同时,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自身也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定,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二是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为增强学习实效,我们要创新学习形式,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文件内容,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解读,加深对精神实质理解;通过个人自学,引导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相关资料,撰写学习心得,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专题研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审计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讨论,交流经验做法,碰撞思想火花;通过案例分析,选取典型违规案例进行剖析,从中吸取教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局内网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宣传。及时发布学习动态、工作成果,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违规案例,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宣传引导,让全体审计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重要性,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良好风尚。同时,积极向社会宣传审计机关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工作成效,展示审计干部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各界支持和认可。
二、自查自纠,精准查摆问题
"欲事立,须是心立。"经过前期学习,我们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了更深刻理解。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查找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当前,审计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精准查摆问题,为后续整改落实奠定坚实基础。只有找准问题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一)对照规定条款,查找执行偏差。一是审视调查研究,看是否深入扎实。中央八项规定首条强调改进调查研究。我们要反思在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调查研究是否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是否存在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现象,对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了解是否全面、准确。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是否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是否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若存在调研不深入问题,将影响审计判断准确性,导致审计结论有失偏颇。我们要认真对照规定要求,查找自身在调查研究方面不足,及时加以改进,确保审计工作建立在扎实调研基础之上。二是反思会议活动,看是否精简高效。精简会议活动是中央八项规定重要内容。我们要检查本单位会议组织情况,是否存在会议过多、过长,内容空洞、效率低下问题。是否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参会人员范围,有无不必要的陪会现象。会议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举办各类活动时,是否遵循简约务实原则,杜绝铺张浪费。若会议活动组织不合理,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会影响工作效率。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活动,提高会议质量和活动效果,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审计业务工作中。三是检查文件简报,看是否精简必要。切实改进文风,精简文件简报是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我们要对本单位文件和简报进行全面梳理,查看是否存在文件内容冗长、空话套话多,可发可不发文件依然印发问题。文件起草是否注重质量,是否做到内容精炼、条理清晰、针对性强。简报编发是否规范,是否真正反映工作重点和实际成效。过多不必要的文件和简报会增加工作负担,影响信息传递效率。我们要严格把控文件简报质量,精简文件数量,提高文件简报实用性,确保信息传递准确、高效。
(二)聚焦"四风"问题,深挖隐形变异。一是警惕形式主义,防止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在审计工作中可能表现为审计程序走过场,重形式轻内容。例如,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为完成任务而机械照搬审计流程,对关键环节审计不深入、不细致,未能真正揭示问题本质。在审计报告撰写中,是否存在内容空洞、数据不实,用华丽辞藻堆砌而缺乏实际审计成果支撑。形式主义不仅浪费审计资源,还会影响审计质量和公信力。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注重审计工作实际成效,以扎实工作作风推动审计事业发展。二是抵制官僚主义,强化服务意识。官僚主义在审计工作中可能体现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被审计单位实际。审计人员是否存在对待被审计单位态度生硬、推诿责任,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在工作中,是否过于强调审计权威,而忽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作,影响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官僚主义严重损害审计机关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我们要坚决抵制官僚主义,树立正确权力观,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倾听被审计单位意见建议,积极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审计工作氛围。三是杜绝享乐主义,保持艰苦奋斗。享乐主义易使审计干部丧失斗志,影响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我们要自查是否存在工作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物质享受,对审计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执行不到位。在审计出差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差旅标准,有无超规格住宿、餐饮等行为。是否将更多精力放在个人享受上,而忽视审计业务能力提升和工作任务完成。享乐主义侵蚀审计队伍思想根基,我们必须坚决杜绝,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以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投入审计工作。四是防范奢靡之风,严守廉洁底线。奢靡之风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在审计工作中可能表现为铺张浪费,违规使用审计经费。我们要检查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超标准配备办公用品、滥用审计资源等现象。在公务接待方面,是否严格遵守接待标准,有无违规接待、大吃大喝行为。奢靡之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我们要时刻防范奢靡之风,严守廉洁底线,做到廉洁从政、廉洁审计,维护审计机关良好形象。
(三)结合工作实际,查找作风短板。一是审视审计质量,查找工作作风问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审计质量高低。我们要反思在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因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导致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定性不准确问题。审计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有无随意简化审计程序、违反审计纪律行为。若工作作风不扎实,将严重影响审计质量,无法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我们要从审计质量入手,查找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短板,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规范化水平。二是反思审计效率,查找执行落实问题。在审计任务日益繁重情况下,审计效率至关重要。我们要检查审计项目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拖延现象,导致审计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对上级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问题。审计人员之间沟通协作是否顺畅,有无因协调不畅影响工作效率。若审计效率低下,将影响审计工作时效性,无法及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监督保障。我们要认真反思审计效率方面存在问题,查找执行落实不力原因,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提高审计工作执行效率。三是检查队伍建设,查找纪律作风问题。审计队伍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关键,纪律作风是队伍建设重要内容。我们要自查审计干部队伍中是否存在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现象,有无违反工作纪律、考勤制度行为。在队伍管理方面,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严格,对干部监督管理不到位问题。若纪律作风建设抓得不好,将影响审计队伍整体形象和战斗力。我们要以此次自查自纠为契机,加强审计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强化制度执行,严肃工作纪律,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审计铁军。
三、狠抓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通过深入自查自纠,我们已精准查摆问题,明确了改进方向。接下来,关键在于狠抓整改落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整改落实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动真碰硬、真抓实干,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推动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只有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推进整改,才能真正实现作风转变,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一是细化问题清单,制定具体措施。对自查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按照问题性质、严重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细化问题清单。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制定详细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步骤和整改时限。整改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能够切实解决问题。例如,对于调查研究不深入问题,制定加强调研培训、建立调研工作规范等措施;对于文件简报过多问题,制定文件精简审批制度、规范简报编发流程等措施。通过细化问题清单和制定具体措施,为整改工作提供明确指导。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整改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将整改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确保每一项问题都有人抓、有人管。责任领导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责任科室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整改措施;责任人要严格按照要求,扎实推进整改工作。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整改工作合力,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建立跟踪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为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建立整改工作跟踪机制。定期对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整改进度和存在问题。对整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督促提醒;对整改不力、敷衍了事的,严肃追究责任。通过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工作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推进,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立行立改,解决突出问题。一是迅速行动,立即整改能改问题。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迅速采取行动,立即进行整改。例如,对于文件简报过多、会议活动冗长等问题,可立即按照精简要求进行清理和调整,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和会议。对于工作纪律松弛、迟到早退等问题,要加强日常管理,严肃工作纪律,立即进行纠正。通过立行立改,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增强整改工作信心。二是聚焦重点,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在整改过程中,要聚焦重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对于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问题,如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质量控制不到位等,要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带动整体工作提升,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类似问题。以自查出的问题为切入点,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类似问题。对于在不同项目、不同部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统一梳理和整改,避免就事论事,防止问题再次发生。例如,若在某一审计项目中发现存在审计证据不充分问题,要对所有审计项目进行排查,加强审计证据收集和审核工作,完善审计证据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审计证据质量问题。通过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类似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