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王清宪精选讲话文章汇编(第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98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3分钟

二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在煤层气产业方面,要进一步开展促进产业发展的高层论证与政策研究,争取国家对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加强与煤层气开发企业的合作,携手推动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拓宽煤层气应用领域,提高煤层气就地转化率、液化率。加快兰花煤层气田的开发。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生活用气全覆盖工程。在现代煤化工产业方面,要加快推进晋煤集团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年产2×60万吨烯烃、100万吨清洁燃料项目和兰花集团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建设。推进兰花集团与中石化合作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国投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要大力扶持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光伏等产业,推进唐一锂离子动力电池、中道能源锂离子电池、融高太阳能光伏电池、兰花单晶硅多晶硅及电池组件、硕阳光电太阳能单晶硅项目建设。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特别要把富士康A区建设作为一个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项目,坚定不移地推进。在冶铸和装备制造业方面,要加快整合重组、上档升级、延伸拓展,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铸管件、汽车配件、煤机制造三个行业的发展。在轻纺工业方面,要抓好绿洲大麻二期、佶利尔异地改扩建工程和蚕桑、丝麻基地建设,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产品品牌。全力支持兰花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是加快"一区六园"建设。要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加快推进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平煤电化工业园、泽州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南村新兴产业工业园、阳城芹池现代煤化工工业园和沁水新能源产业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构建"设施齐全、功能配套、布局合理、特色突显、资源共享、产业循环、服务优质、生态良好"的工业园区。

四是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和产品营销的力度,注重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打造龙头景区,丰富旅游产品,建立配套服务体系,构建全市旅游"精品线路"。加快豪德、兰花、晋运等几个大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打造山西东南部乃至中原城市圈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和休闲娱乐度假中心。

五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一季度省市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34亿元,省重点工程投资完成率12.9%,远远落后于其他兄弟市。面对全省各地竞相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超常之举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晋城经济的大转型

大跨越。当前,正进入工程建设的黄金季节。要在抓好去年续建工程的同时,按照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各相关单位要狠抓关键,密切配合,全力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要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勤分析、勤协调、抢进度、往前赶。要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加大对口争取资金力度,衔接好银行信贷计划,加快资金的拨付进度,保证各项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要突出抓好对新增长点和重点企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已确定的项目要抓紧开工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强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环保、资金、电力、规划、用地、企地关系等共性和个性问题,一个个跟进,一个个突破,力求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产。

第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实现农村稳定发展。在农业工作方面,要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抓好新水源工程建设。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强做大做优畜牧、蚕桑、小杂粮、中药材、丝麻、蔬菜等特色产业。启动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培育扶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县。当前,要重点做好春耕备耕、农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特别是针对我市目前大面积发生小麦红蜘蛛危害的现状,农业部门要把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坚决打胜小麦红蜘蛛歼灭战,保证今年小麦丰收。进入四月份以来,全市气温持续回升,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个别县(市、区)发生森林火灾。市林业部门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森林火险隐患防控责任逐级落实到人头,坚决杜绝火灾发生。在农民增收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属性和目前比较低的城镇化率,未来农民增收最具潜力之处,就在非农领域。要整合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全力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工作十大重点工程,建立扶持农民多种经营、自主创业的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多措并举,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2%以上。在推进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继续加大陵川、沁水两县片区扶贫开发规划、扶贫项目推进力度。抓好130个省级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力争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全覆盖。

第三,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着力实现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城市形态和文化格调。按照全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战略和我市"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各类专项规划。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吸纳力、影响力和承载力。加快今年确定的公路交通、铁路建设、城市建设等工程建设。促进北石店、南村、金村新区的发展。完善城市热网工程。提升北石店区城市化水平,加快20个城中村改造步伐。继续扩大民用煤层气覆盖面,四个县城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新增用户3万户。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重点抓好沁河沿线、丹河沿线、环城高速周边的城乡一体化示范片区建设,带动全市城镇化建设。

第四,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实施重点节能项目50项。强力推进污染减排,严格"两高一资"项目的环境准入标准,大力推进规划环评,构建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确保四个县级污水处理厂稳定正常运行。在环保整治方面,全面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继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大对沁河的保护力度,完成丹河人工湿地二期工程,丹河、沁河出境断面达到功能类别要求,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保障乡镇、农村饮用水安全。在生态林业建设方面,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好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完成新植物园、泽州公园二期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龙湾公园,改造提升赵树理公园,完成荒山造林15万亩任务。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4月16日,市政府邀请国内循环经济领域部分专家学者和省发改委、经信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就《晋城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2011年至2015年)》进行了论证。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修改和完善工作。要大力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西省设立"国家综改试验区"和我市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技术和节能环保服务、环保装备、环保产品,使循环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形态、产业发展模式和新的竞争优势。

第五,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

水平还处在投资拉动型阶段,转型、跨越发展的第一支撑主要依靠投资来带动。投资既涉及跨越、又涉及转型,投资数量的多少就是跨越问题,投资项目的选择就是转型问题。因此,抓住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就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一是要拓宽招商引资思路。开放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说的经济结构调整,其实就是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上只要有资金就能买来技术,就可以实现,我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成效就比较明显。但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就需要我们在更大的空间内,把更多的生产要素与我市的潜力、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理念、市场、人才,大招商,招大商,引进更多的新兴产业和非煤产业项目。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在转型中跨越、在跨越中转型。二是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我们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推进区域性定向招商、产业性专业招商、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化招商等模式。区域性定向招商,就是瞄准一个地方,集中进行招商,全面承接转移。我们要重点发展我们有优势有基础的产业,培养龙头企业,引进大的行业、企业,通过它来扩张产业链条。专业化招商,就是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我们知识再多,视野再开阔,总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的产业发展都要请有关的专业人士结合我们市的实际来帮我们设计,在招商引资和项目策划上也要专业化。集群化招商,就是同一类产品的不同企业在一个地方的聚集,是同一类产品的聚集合成。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推动义乌成为了全世界的小商品批发基地,这就是真正的集群化发展。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优势产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以这样一个龙头企业去带动招商,就称为集群式招商,带动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做好第六届中博会、渝洽会、投洽会的参展工作,特别是9月份在太原举办的中博会的前期筹备和组织工作,这是我市今年最重要的一次招商引资活动。我们要围绕中博会做好组织参会、参展、项目报送等各项前期工作,要通过这个平台,全面展示我市对外开放的形象,力争取得显著的成效,引进更多的外商在我市投资兴业。要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联系,特别是要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大品牌落户我市。

第六,加大对民生工程、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保证各项任务全面落实。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命。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孜孜以求。经过30年的高速增

长,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把更大的财力、物力向民生倾斜,投向民生,已不只是一个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规律性的要求。解决民生、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和人的两条腿一样,有先有后,你迈开了一条腿,迈开了一定的跨度,另一个条腿不跟上去,你就难以再向前迈进了。民生和社会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民生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涉及到社会保障、住房、就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今年,市政府承诺为全市农民办好10件实事,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每一项承诺落到实处。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岗位,想方设法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在原有"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争取今年比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全覆盖。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最为紧迫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部署,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加快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这一手也不能放松。关于教育问题,今年我们计划建设五所学校,加快晋城学院建设进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搬迁扩建工程,新建凤城中学、汇仟小学,启动秀水苑学校前期工作。如果中等职业学校搬走后,腾出的地方还可以再建一所中学。要抓紧启动晋城大医院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一座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医技精湛,能够满足群众需求、辐射周边地区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第七,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整治力度,巩固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的好形势。要汲取新疆2130煤矿"4·2"重大事故和甘肃核桃峪煤矿"4·5"较大事故的深刻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如既往地强化组织保证、制度保证、技术保证、人才保证、管理保证、措施保证、纪律保证、体制保证,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抓安全,一定要抓细节、抓具体、抓规范、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安全不是儿戏,也不是贴在墙上的规章,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决不可有任何疏漏麻痹,决不能放任纵容任

何违规违章行为。当前,要高度重视抓好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抓好煤炭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要抓好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抓好食品安全。深刻汲取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加强这方面和监管工作。

三、统筹协调推进,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千个"计"万个"谋",归根结底在落实。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已经十分明确。做好下一阶段特别是二季度的经济工作,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要切实增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做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工作。

抓落实必须抓具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成就的,任何工作只有具体才能深入。要从具体事情抓起,就是要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每项措施、每个项目都要有方案、有要求、有载体,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时间进度,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落实,决不能大而化之。倘若只发号召不出实招,只造声势不做实事,那么,再好的方案也等于零,再好的决策部署也会落空。

抓落实必须抓重点。要善于抓大事、议大事,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解决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重点抓住了、抓好了,全局工作才能搞活、出彩。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一条成功经验。我们要紧紧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紧迫任务,突出抓好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重要项目,选好切入点、找准着力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保障,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抓落实必须抓成效。干工作、抓落实,最终是要见成效。拿不出成效,形不成亮点,就好比推舟于陆,劳而无功。对认准的事情要扭住不放,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切忌日计有余、岁计不足。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期待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戒依样画葫芦,上下一般粗,真正把工作落到最基层,做到群众心坎上。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思

想上"挂号"、工作中"上账",加强督促检查,经常盘点一下,看一看确定的任务哪些还没有做,哪些做得还不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抓落实必须抓责任。二季度是实现"双过半"的关键时期,随着煤矿复产数量的增加,煤炭产量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市工业发展速度将随之加快,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和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加以解决。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大力提倡敢负责、会干事、作风硬、能吃苦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浮躁和松懈思想,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保证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今年是换届之年,各级各部门的同志都要处理好换届与工作的关系。换届工作很重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作动力和活力,换出新气象、新作风。不能因为换届、因为个人的升转去留问题,放缓工作进度、影响发展大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大家坚定信心,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好局!

在全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9月14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是继去年县域经济和招商引资暨项目推进大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对今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议,同时也是积极面对当前形势,全力以赴稳增长,迎难而上促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民营经济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到5.9万家,注册资金达266.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5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2家;全市民营经济以18%以上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完成308.6亿元,占全市GDP的63.5%;上缴税金41.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1.3%;出口创汇17.2亿元,占全市总额的53%。民间投资共完成101.9亿元,同比增长56.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2.7个百分点,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直接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和1-8月份我们全市投资增幅一直在全省11个地市保持第一位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就是依靠投资拉动招商引资,本土企业的投资拉动了31.7个百分点。在城区、开发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都在80%以上,泽州、高平、陵川各占一半以上,阳城、沁水占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现在说发展民营经济,其实过去我们很多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纳入民营经济里面去了。真正的纯国有企业也没有多少,就是所谓的国有控股企业,像晋煤集团、兰花集团等。不仅是晋城,全国各地都是这样。除了大的、垄断性的或者传统的大企业之外,基本都是民营企业。所以说,民营企业真正是主体。大家不要以为一谈民营经济,我们就是弱势,好像还有更强大的,应该对我们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充满自信。实际上,真正活跃经济的是我们民营企业,大家就是主体,一定要增强我们民营企业的自信心。

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机会。截至目前,全市有57万人在民营企业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80%以上,转移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以及下岗再就业人员,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促进城乡繁荣、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总

量不大、规模较小、结构偏重、发展不平衡等困难和问题。我们一直说晋城的

"五小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时候,我们的乡镇企业在全市、全省的民营经济发展中一直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形成在全省领头的、哪怕是某一个行当里边的大企业呢?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思考这个问题。晋城人素质高,晋城市是传统的手工业非常发达的一个地方,说明我们是非常勤劳智慧的。但是我们在全省没有做大,这是什么问题?往往我们太聪明的时候,胆子就不大了,可能是因为思想上受到约束,小日子过得太好,也不想冒风险等等原因,还需要我们去认真总结。如果要推进我们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就需要对自身存在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

我今天这个讲话,是想跟民营企业家谈谈我们晋城"十二五"将如何发展?我们将发展哪些产业?这是市委、市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发展思路。我给大家讲这些要干什么呢?就是要让民营企业家知道"十二五"发展的思路。我们宏观上怎么往前走,大家心里有了这个数之后,会对在微观上的投资、操作、建厂起到一个坐标的作用。大体上就是这样一个走势,怎么选择投资项目,怎么选择投资方向。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市委、市政府"十二五"对晋城市发展的思考。最后我再讲一讲怎么创造环境,怎么样为我们的民营经济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

一、民营经济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的、最基础性的问题就是怎样发展,用什么样的思路去发展。思路就是确定方向和发展的方法。"十二五"我们转型朝着什么方向转,跨越靠什么产业支撑,民营企业家把这些问题把握住了,微观操作的方向就更加明确了。

"十二五"期间,我们晋城必须自觉地以开放思维把晋城放在更开阔的空间中,去谋划、去发展。晋城的发展不能局限在94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230万人这样一个空间中,我们不能只是用煤、煤层气以及与煤相关联的电和化肥来追求跨越。仅靠这些,我们既跨越不了,更无法转型。我们必须把晋城放在更加开阔的空间中,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去谋划晋城。我们晋城有很多的优势元素,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我们还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优势。如果"十二五"我们追求跨越发展,还是关起门来就晋城说晋城,那么我们的发展还是在既有元素上排列组合,组合来组合去还是那几种:煤、气、电、化肥。所以能形成四大产业,实际上就是我们过去把晋城既有的优势资源已经

发挥到极致了。要想跨越式发展,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同时寻找新的发展资源,与我们既有的优势之间进行组合,来设定跨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就是我们要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两小时的经济半径,13个城市,6000万人口的这样一个空间内,在郑州和太原两个省会城市中间,以晋城为中心,两小时的车程,画一个圆,我们要在这个区域内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十二五"的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定位。

为什么要这样定位?晋城地处晋东南,往北看,离太原还有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只有不到10000平方公里的地方,230万人口。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也不大。如果是以这样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我市很偏、很小、人很少,那么我们发展经济的空间就没有了,我们想象力就没有了。另外,我们日子过得也不错,不去大发展,日子过得还很好,实际上再发展也没什么空间了。你这么一想,我们还怎么跨越、怎么发展呢?我们怎么去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综合实力呢?所以必须拓宽我们的思路。不要仅往北看,更要站在晋城,环顾四周。往周边看,我们就是6000万人口的中心,而且在三省交界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晋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是中部崛起、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过去都讲上党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我们看,晋城是三大经济战略的重合地,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区位优势和地位。所以基于这样的基础和我们经济发展的思路,我们要把晋城努力打造为这样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这个经济中心包括四个方面: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中心和生态旅游文化及休闲娱乐健康度假中心。这些都是发挥我们的优势。建设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就是我们要和上海对接,要把金村5平方公里拿出来发展金融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培训和现代工业设计、结算等等;商贸物流就是大的物流仓储和重要的购物目的地;高新技术中心就是要利用富士康的投资以及与富士康的配套设施,这都是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有一个富士康,要有富士康和它的产业链,要有配套的高新技术。同时,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中心。我们晋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环境,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气候十分凉爽宜居,为我们发展旅游度假休闲以及康复产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条件,这是别人无法比拟的。这就是经济中心的四个内涵。

怎么发展、怎么转型、怎么跨越?跨越式发展需要跨越式思维方式,爬行式思维方式实现不了跨越式发展。去年我们提出对接上海的时候,通过不到一

年的时间,我们落地资金112.05亿元,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这是落地的、开工的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开工的项目来自长三角的占了69%,都是从上海及长三角引进来的企业。这说明什么?这是思维方式!上海人是要赚钱的,只要到这个地方,企业能发展,能赚到钱,他就来。所以要突破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跨越式的思维方式就是突破既有条件的限制,在更大的空间中去寻找发展机遇。让开放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让开放成为我们的工作方法。这不只是对干部、对我们的政府领导说的,更是对企业说的。这就是跨越式的思维方式。什么是跨越式思维方式?我现在有什么条件,想办个什么事儿,但是光靠我这个条件干不成,我还需要再具备两个什么样的条件,这个条件在哪里?我又到哪里去找、去合作,然后为我所用,把这事儿干成了,这就是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开放的工作方法。我们的民营企业也是如此。我们的企业做大,在行业里发展成什么样一个位置,然后自己的条件肯定不能完成,不是缺技术,就是缺理论或者缺人才技术管理,要想做大,缺什么就找什么,找到合作的对象,这就是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民营经济作为全市转型跨越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作为最具有开拓性的群体,在建设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中,要敢于担当大任。其实我们已经在做,包括我们现在招商引资,包括我们对接上海的很多的合作,也都是和我们本土的企业合作的。我们不要太强化外地来的还是本地来的,其实到我们这儿来的也是本地企业把它引来的,是合作发展共赢的。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的大方向,我们的发展思路。我们提出的方法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区域中心建设呢?光靠我们肯定是不行的,怎么办呢?那就是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我们的企业家们一定要对接上海。对接上海最核心的是企业家要去对接,不是官员,官员是给大家开个道、铺个路。当然,铺路是非常必要的。铺路并不是取代企业,政府把路打开之后,要想办法动员企业出去,现在我们企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还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扶持本土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企业家走出去开阔眼界,找合作者。扶持本土企业当然要给政策。比如说要发展制造业,就要在土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在政策上给予补贴。电不够接电,路不够修路,为我们本土的企业,做好服务。

二、民营经济要围绕非资源类产业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

去年,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非资源类产业。从我们晋城的产业结构来看,煤炭占到我们工业增加值的83%。所以,转型对晋城来讲,最核

心的就是摆脱产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过去的二十多年,煤炭占我们经济总量的比重基本上是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虽然我们的非资源类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煤炭产业的发展更大。我们不能够一边说推进进度调整,另一边我们煤炭产业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然的话,我们再调整十年,煤炭占GDP又增长十个百分点,我们没办法向后人交代,所以非资源类产业发展是转型的核心问题。

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根据晋城目前的发展情况,我们提出要发展新的四大产业。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就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产业,有一定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二是装备制造业。利用晋城在铸造业方面的传统优势与在煤基制造传统方面的基础,加快资源整合,努力形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三是商贸物流。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打造中原地区重要的购物地。可能有人有疑虑,说晋城怎么可能成为重要的购物目的地呢?购物无非是四个方面,第一货全,第二品牌全,第三价格便宜,第四购物环境好。这就是发展商业的基础条件。过去我们仅注重发展煤,没有注重发展商业,而且老是认为我们是偏僻的地方,谁到这里来呢?没有发现我们是站在中部三省交界处,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我们周边两小时的路径有

13个城市,6000万人口,这是多么大的市场啊。这是密集的城市和密集的人口,这都是我们发展商贸物流的先决条件。现在城区发展的不错,城区有十几个大的品牌的商业企业,不仅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家具企业要来,还有现代的吃住行一体化的大型商业也要到我们这里来建。不要只立足于230万人口,9490平方公里的土地,要立足于建这样一个区位上的商贸物流之地。我们民营企业家也要想这个问题,商贸物流都可以建啊,退出煤炭企业的资金为什么不可以招很多的合作者,比如红星美凯龙、苏宁电器等等,可以拿出厂房来合作,这也是发展我们地方经济、发展本土企业。四是文化旅游。晋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这在全山西得天独厚,在中部地区得天独厚,近40%的森林覆盖率在中部是少见的,包括华北地区都少见。这么多的风景,我们的旅游区域不大但是景点很多,密度很大,而且有山水有文化。我们今年在中央电视台做了"晋善晋美,山好水好人好,山西晋城欢迎您"这么一个15秒的广告,我们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收入和旅游收入大家知道增加了多少吗?增加了78.8%。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旅游资源确实好,我们的旅游空间确实大。但是我们开发的力度确实不够。所以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民营企业家们要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动脑子。

去年在县域经济工作会上,我们根据总的产业发展,同时根据各个县经济产业的基础,确定了各个县(市、区)非煤产业的主体功能性产业定位。就是根据全市产业布局,依托各县现有的产业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差异竞争,以激情化的理念培育壮大每个县,每个县培育一个非煤的产业,每个产业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企业。什么是激情化发展?就是横向产业配套,纵向产业链延伸。我们去年确定的城区发展商贸物流,发展形势非常好,我希望不久的将来,临汾人、长治人,都到晋城来购物,这里货廉、货全、环境好,这就是商贸物流。泽州是铸造业,现在泽州已有110多家的铸造企业,但是太小,科技含量不够,产值和销售收入都不够,上半年不到20个亿,这个还是太低,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企业说明我们铸造有基础,要上档次上规模,真正打造区域性的铸造交易中心。阳城确定了陶瓷产业。一年来阳城的陶瓷业和蚕桑业,发展的非常快,争取在"十二五"末达到100亿的销售收入,去年还不到20亿的销售收入,阳城县长告诉我新招商引资来的5个企业全部投产后销售收入达到80多亿。只要路子对,发展就很快。沁水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也很好,市场空间很大,我们为何不做呢?几十家大型的企业在一起,大家运营的成本就会降低。信息互通,企业之间互相交流。我之所以说这些,是让全市的民营企业家知道晋城未来有7个产业集群,大家可以大力的开发和投资,方向会更加的明确。有了产业集群,你就可以在这七大产业集群上投资,许多的企业在一起发展。政府有主导有扶持,大家互相壮胆,力量就会增加。希望企业家们在这个产业集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上

开放的核心是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是招商引资的主体,也是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一定要投身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中去。在开放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开放中捕捉发展的商机,在开放中引进合作的项目。

去年以来,落地的招商引资资金增长了四倍,今年来落地的招商引资资金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68%,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也说明,我们只要肯走出去,晋城还是有感召力的。看到我们晋城的区位优势还是很愿意来晋城发展的。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要走出去,要对接上海,到上海去,加深沟通和交流。没有人的对接就没有信息的交流,没有信息的交流哪有项目的合作?为了走出去,我们把1100多名副处级干部送到上海去培训,效果很好。民营企业家要勇敢地走进上海去。去年一年来市政府给民营企业家们拓宽好了

走进上海的路子,中小企业局要做的不是申请多少的补贴,而是要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家们走进上海去,和企业对接,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小企业局帮助他们开阔思路。政府部门要组织,企业自己更要主动对接上海。例如伍永安的LED项目,高科技的产品,这样的企业就必须走规范化的上市成长的路,伍永安的LED项目由基金公司注册两个亿资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筹划,筹备未来几年上市。这两亿资金不只是我们招商来的资金,而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升了一个大的通道、平台和空间,这也是民营经济招商走出去的一种方式,关键要培育上市,思路要开阔,要走出去。以上是对外开放。

还有一个是融入中原。什么叫融入中原,两层含义:第一,未来的四大产业也好,七大产业集群也好,中原是我们的大市场,例如商贸物流,河南人来我市购物、旅游消费,就叫融入中原;第二,中原是我们的产业配套环境,未来招商引资很重要的是配套环境,中原周边的洛阳、济源、焦作等这些城市有哪些方面可以为我们配套?我认为,在融入中原上,第一是旅游。目前已经和济源、焦作签订了互送游客的协议,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发展。今年旅游引资力度很大,若继续推进,明年会更爆发,全市的旅游产业会面临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接着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接待能力的问题。所以民营企业要从产业定位中寻找商机。晋城未来需要有大的旅游公司,现在的旅游公司不够,品位不够。二是如果我们按照70%的增长,北有五台山,南有王莽岭,北有忻州、大同,南有晋城,一定会成为山西旅游新的爆发点。这些信息,意味着民营企业要关注旅游投入,旅游包括旅游公司,旅游产品开发,酒店等。城区要建10个五星级酒店,景点的有这样的承载能力,但是接待能力制约了开发增长,如果休闲旅游度假购物健康一体化的话,10个五星级酒店都不够用,今年有好几个民营企业家自发要建五星级酒店和城市综合体,形势很好。前段时间,全省小杂粮工作会议的召开,300余人就不敢再叫更多的人来了,就是因为我们的接待能力不行,所以欢迎民营企业家们关注这些旅游产业。第二是全市主城区的街道改造。打通了五条断头路,由于同时开工,疏导不够,造成堵车现象,望广大市民理解,交通堵塞问题应该解决。凤台街改造了,整个城市的档次就会提升。这不是主要目的,最终目的是对凤台街两边进行拆迁,不仅是城中村,凤台街步行道全部铺大理石,七公里长,关键是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我们的城市很小,扩展空间也不大。我们要把建成区的土地用足,30年前的两栋小楼占领着黄金地段,非常浪费,要通过拆迁转移发展我们的新产业,把三亩地两层

楼变成三亩地30层楼,把土地再拍卖,按照建设规划设计好,然后进行招标,民营企业可以参加,但是要按照政府的规划。所以要根据我们的新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新能源大厦、新旅游大厦等十个中心。这些中心都要公开招标,民营企业可以投资,但要充分论证企业的知识结构、资金、理论水平、经营能力等等,这就是城市建设为民营企业创造空间,也可以与外面合作,既提高了城市的品味和质量,又发展了我们的新产业。

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浓厚氛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

第一,拓宽投资领域。例如市政建设方面很多可以让民营企业参与。下一步市政公司的业务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招标,包括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进一步简化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登记注册手续,放宽准入政策,前期注册资金达到

20%即可先行登记。任何部门和单位的专项审批及许可必须作为登记发照的备案和前置条件,工商行政部门要为民营企业家开路。

第二,扶持民企大户。无论是铸造产业还是其它任何产业来说,扶持大户龙头企业会带动很多企业,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配件、服装、饮品、药材等这些行业都要做大,有的可以兼并联合,有的可以招商引资,找大的资金注入,找战略合作者。再者,各县要扶持收入在30亿、50亿、100亿这些大企业,在土地、贷款等方面要扶持,政府要特别注重土地,资金的扶持。

第三,推动全民创业。民营经济除了提供税收以外,在就业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作用。我市要创建全国创业示范城市,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要拿出钱来支持全民创业,包括大学生、城市待业人员、军人、大专毕业生等等,扶持他们创业,劳动部门要扎扎实实,拿出实际成效。

第四,激活民间资本。如今我市存在银行的存款余额高达1600亿,但是存贷差有一半没有利用,资源整合之后,一大批的民营资本去找门路,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把人才、技术、资金等招来合作投资,另一方面要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要对民营企业家关注,一个是投资基金,一个是关于企业上市。中小企业局要对民营企业家组织关于基金和资本市场方面的知识培训。东南沿海企业发展快,就是市场运作的理念的先进。什么是基金,通俗的讲,基金就是你有钱,你没有投资项目,或者是你不想再投资了,但有一个专业团队是专门搞投资的,它成立一个基金,把大家凑了50亿来一起注册

公司,大家都是股东,凑来的钱用来再投资,从而获得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利润。因为有风险,所以市政府要引导大家来做,政府信誉在里面,先拿10%,这是一种投资渠道,利用专业队伍来帮助我们理财。再一个是资本上市,听到的多,但做的不够,希望民营企业上市,例如LED上市的好处。简单的说,上市公司有了新项目,可以去发行股票,风险肯定有,但这是直接融资的渠道。

第五,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民营企业家有困难可以反映,这样环境才可以好。要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的氛围,民营企业家是靠智慧致富的,全社会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家,将来晋城要评开放转型的民营企业家,全社会要尊重有开放思路、有转型业绩的民营企业家。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机遇难得,任务繁重。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开创晋城民营经济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实现晋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突破,一定能够把晋城建设成为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国城镇化的逻辑与运城的实践

(2014年4月19日)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美国的高科技,第二件是中国的城镇化。

为什么中国在今天提出要走城镇化的道路?因为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至今仍有近5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收入低在中国被称作"三农"问题,这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走城镇化的道路。

为什么城镇化就能解决"三农"问题呢?因为城镇化能够推动两个目标的实现:一是使农业作为一个产业,获得全社会产业平均利润率;二是使农民作为公民,享受到全社会平均公共服务水平。而这两个问题正是困扰"三农"的根本问题。

那么,城镇化是如何推动这两个目标实现的呢?一是,让更多的农民到城市落户转化为市民,大大减轻土地对农村人口的承载强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地大户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标准化,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前提。农村人口减少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产业利润率的提高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当然,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政府的保护仍然是需要的。现在,中国政府对农业就有各种补贴。只有能够获得全社会产业平均利润率,资本才有可能流入,否则,农业就无法成为一个经营性产业。二是,土地规模化经营必然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即由现在的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耕作方式转变为企业化的大生产方式,而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必然会推动农村村庄结构的调整。因为,中国目前每一个村所拥有的土地都围绕在这个村庄的周围,便于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生产的耕作方式。而土地规模化经营之后,一家企业可能耕种了五六个或更多的村庄的土地,企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必然要求人口的相对集中,以便于组织调度安排生产,分散的自然村落必然向中心村集中。而农业人口的相对集中,就为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可能。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转化为市民。而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前提,是在城市实现就业,并通过户籍制度改

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住房制度改革,使其享受城市社会保障。只有这样,农民才算真正转化为市民了,而工业是城市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承载体--当然,这里所说的工业也包括随工业发展的服务业。因此,推进城镇化的着力点是推动工业化。

正因为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动因在解决"三农"问题,着力点在加快工业化,因此,每个地区的城镇建设首先要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因为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工业基础、区位交通、人文习俗等条件各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最合适也是大不相同的。我这里想说明的是,城市是由"城"与"市"两个部分组成的。从城市兴起的历史看,人们首先是因为交易的需求而形成集市,然后,为给集市交易以及交易中的人提供服务而有了城。"市"的本质是产业,"城"的功能是服务,先有"市",后有"城"。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城无市,即只注重城市中的道路、楼房建设,而忽视了城市中的产业培育。结果,楼盖起来了,却无人去住,浪费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本。近来,我们正在努力纠正这些偏差。

综上所述,可以看得出,我们推进城镇化战略,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过程。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中国城镇化的基本逻辑。

运城是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山西省最南部的一个城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有人口522万,其中,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基本逻辑,从工业化着力,从解决"三农"问题着眼,努力探索适合传统农业地区城镇化的路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运城的具体做法是: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切入点,工业要集群化,集群要园区化。以县域为基础的工业要走出"小、散、乱"的格局,走集群化的道路。各县根据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确定一个到两个产业,形成横向产业配套、纵向产业链延伸的产业集群,在空间上集中、在基础设施上共享的产业园区。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初步形成了汽车配件、铝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九大产业集群20个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不只是机器与生产的集聚,还是人和消费的集聚。因此,我们在

新一轮的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同步设计建设了围绕园区服务的居住社区,并且,完善社区在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使之具有较完备的城镇化的功能,从而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未来的新片区。这便是"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的内涵。

随着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我们加快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对全市13个县

(市、区)的土地进行产业板块设计,然后,进行招商,引进企业投资,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从目前的情况看,土地流转之后,每亩土地产出效率会提高

15倍-20倍。到2015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要超过50%。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把生态当做生存环境来维护,而且作为发展环境来珍视。我们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淘汰高耗能的污染企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生态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使城镇化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绿色生态建设的过程。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加快推进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运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三大帝王--尧、舜、禹都在这里建都;这里还是世界华人共同信奉的具有永恒的人格感召力的神明--关公的故乡;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就书写于位于运城黄河之滨的鹳雀楼上;这里有张生、崔莺莺爱情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和莺莺塔"。就在上一周,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这个协作区包括了山西省的运城、临汾,河南省的三门峡,陕西省的渭南三省四市,这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唯一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区,在中国经济打造升级版的今天,黄河金三角地区必将引起全国甚至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运城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真诚邀请各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同学们来运城考察,热忱欢迎大家到运城旅游观光、投资兴业,领略中华五千年根祖文化,感受运城蓬勃发展的生机。

谢谢大家!

着力落实"三个方案"走出新常态下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

关于落实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个方案"的报告

(2015年1月9日)

2013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外出考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运城市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作方案》,去年又研究制订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这"三个方案"都经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具有稳定性、长远性,是未来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框架,是指导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是统筹运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推动运城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三个方案"是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概念来源于"系统工程学",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还可解释为高层设计、上层设计等。2011年被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天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统筹国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个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顶层设计,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离不开顶层设计。我理解,"顶层设计"就是要站在实践、政策、理论三者的交汇点上思考问题、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统筹考虑事物的整体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操作性。

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顶层设计的要义在于对全局与规律的把握,顶层设计为基层探索指明方向和路径;基层探索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之下,会避免走弯路,更有科学性、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基层的探索一定是对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打个比方说,顶层设计就好比建一个建

筑,先要根据空间、功能、材料、采光、通风、施工手段等,设计出施工图和整体效果图,这样施工人员,诸如:电工、焊工、木匠、泥瓦匠等,才可以各就其位,按主体框架、门窗、灯光、布线、内外装修等分头施工,建成后,是一个完善有机的整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自都是一个系统,三者之间又是一个大系统,就像故宫的建筑群,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整个故宫建筑群又是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大系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那么,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不是城镇发

展的不够好,而是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通过城镇化来解决。也就是说,就

"三农"谈"三农"没有出路,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具体来说,三者的关系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问题的不同环节。城镇化的着眼点是解决"三农"问题,通过转移农民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的切入点是工业化,通过工业化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集聚农村人口,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着眼点和切入点两头问题解决了,中间才是狭义上的城市建设问题,即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人口集聚的需要,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以上三者的互动过程,就是城镇化的过程,或者说城镇化就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完善城市功能的互动过程中。

二、"三个方案"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工业集群化方案

什么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早是美国麦克·波特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几十家上百家同行业的企业在同一个空间集聚,形成横向配套、纵向延伸的产业链条关系。

产业集群的好处在哪里?一是集群进园区,在空间上集中,有利于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共享。二是集群化使产业上下游形成产业链条关系,就地取材,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一旦实现产业链,就能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产品市场空间。三是集群化使不同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物流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人脉共享,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竞争能力的提高。四是行业变化的时候,集群化的产业链条能够利用各方面反馈的信息,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方向,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小商品之所以在义乌形成规模,是因为它有专业的营销商、专业的开发商、专业的设计商、专业的物流商,

它对世界市场的物流信息就能很快反馈回来,就能看到市场未来的趋势是什么,这种产业链就让义乌小商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产业集群的好处。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运城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地区,不能说对工业发展不重视。但到目前并没有形成较合理的、有竞争力的工业格局,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不少企业红火一时,市场稍有变化就一败涂地,很快消逝了。这说明我们当时没有产业链的意识,也没有集群发展的意识。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发展小玻璃的时候,大家一哄而起,就是很简单的制造门窗玻璃,既没有顶端的产业链设计,也没有下游市场销售的反馈信息,所以当小玻璃被淘汰的时候,必定是一哄而散。小水泥、小钢铁、小化肥等都是如此,关键在于没有形成产业链。

面对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从2013年开始就确立了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的思路,而且要求要按照"全市经济一盘棋,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思路来推动园区化集群化发展。

那么,如何发展产业集群?

2013年,我们编辑了《集群的力量》一书,去年我们又编辑了《集群的力量(二)》,很快会发给大家,这两本书里,对于怎么发展产业集群,讲得都非常清楚,也有一些县(市、区)的具体做法和外地的发展经验,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这里,我着重解读一下《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作方案》及相关内容。

一是关于《运城市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作方案》。2013年6月,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运城市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作方案》,去年2月20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作出《关于促进全市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的决议》,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升到全市人民的意志来监督落实。根据《方案》要求,13个县(市、区)和5个经济开发区都确定了自己的主攻产业、特色园区和重点招商区域。同时,《方案》还提出了指导原则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创新招商方式、严格督查考核等十项保障措施。这个方案是全市工业集群化发展的总纲,是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为了使方案细化、具体化,市政府又先后制订了《运城市"5+15"工业园区集群化发展主攻产业设计方案》、《运城市2014年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等,使主攻产业板块定位和链条设计更加精

准,推进路径和措施更具有操作性。

二是明确了发展重点和主要抓手。通过外出考察和现场观摩学习,各县(市、区)、开发区对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园区化发展就是要大力解决软硬环境建设问题,完善配套设施,服务集群发展,逐步使集群占园区的比重达到80%以上。明确了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四个关键环节19个问题。四个关键环节:一是龙头企业在哪里?二是产业的集聚地在哪里?三是研发单位在哪里?四是未来的市场销售在哪里?各县

(市、区)、开发区都聘请高端团队顶层设计园区规划,明确主攻产业定位,设计产业链条,并围绕产业链条编制项目书,细化到每个环节的重点产品、重点对接的企业在哪里?好处是什么?目的性更精准。产业链设计的科学性,决定了招商的针对性,也决定了集群发展方向。如平陆县根据资源优势,专门聘请全国一流的甲级资质单位--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设计了"三纵一横"产业链条,第一纵是"煤-洗煤-蒸汽-煤气-电-粉煤灰-耐火材料",第二纵是"铝矾土-氢氧化铝-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制品",第三纵是"铝矾土-熟料-刚玉-耐火材料或磨具磨料";一横就是"液碱-聚合氯化铝-聚氯乙烯-管材(型材、板材)"。这"三纵一横"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配套,相互关联,相互支撑,上游是下游的原料,下游是上游的市场。围绕这一链条,规划了50个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并将浙江锦华集团、山东信发集团、北京新华集团、山西普大集团、阳煤集团等确定为重点对接企业。目前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有26个,其余24个项目正在包装招商。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

三是关于市级九大产业集群。根据2013年"5+15"园区(5个省级开发区和

15个工业园区)初步确定的30个左右主攻产业板块,分为煤电铝材、运输装备制造、煤焦化、金属镁、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医药、新材料、家具制造九大产业集群。可以说,这九大集群基本涵盖了各县(市、区)、开发区确定的主攻产业板块,产值占到园区工业的80%左右,抓住这九大产业集群就抓住了运城工业发展的关键。其中煤电铝材、煤焦化、运输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金属镁产业集群,是我市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化工、医药、新材料、家具制造是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其中家具制造产业集群就是由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和山西安民集团共同建设的中国运城·北方家居产业基地项目提出的,尽管目前建设规模还不大,但随着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投产达效,家具

产业集群必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重要的产业集群。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集全市之力,从市级层面抓好九大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方向和抓手更加明确。

四是关于每个主攻产业板块"10、30、10"的年度目标任务。去年,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10、30、10"的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是"每个主攻产业新上项目不低于10个,落地资金不低于3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0亿元"。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市要形成30个左右、产值达100亿元的主攻产业板块,平均每年每个主攻产业板块要新增15亿元的产值。目前我市工业项目投资效益比为1:1.6,每年要新增15亿元产值,就必须完成10亿元左右的投资。按照历年落地资金和完成投资1:3的比例,要完成10亿元投资,当年落地资金不低于30亿元。因此,提出了"10、30、10"的目标任务。

五是实行进退流动机制。按照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滚动实施的原则,每年根据增长水平和发展规模,对市级产业集群板块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计划拿出两亿元,对市级主攻产业板块进行扶持。对已入围但因经济指标下滑等原因达不到市级标准的产业板块,淘汰出市级范围,不能享受当年市级扶持资金。同时,对发展较快、成效明显、能够达到市级支持标准的县级主攻产业板块,纳入扶持范围,参与资金分配。

根据方案要求,发展产业集群,核心是集群化招商,那么,如何进行集群化招商呢?

第一,要请专业的队伍设计产业链。2013年,我们要求每个县(市、区)和开发区根据自己的工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确定1-2个主攻产业板块发展产业集群,并要求聘请专业的队伍设计产业链。这样在出去招商之前,就知道要什么,这个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产业链有多少种产品。这样的产业链,都是专家用全国的视野、专业的水准和专业的眼光设计出来的。每个产业链的每一种产品,对应的龙头企业,在网上就可以搜索出来,或者通过研究所、研究院也可以找出来。比如说汽车整车,要有轮毂、底盘、车厢、轮胎、发动机等部件,要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这些部件的龙头企业在哪里?只要在网上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出来。搜索出来之后,一一进行梳理,看哪些企业跟我们产业链是最接近的,分析人家的发展方向和这些企业在全国的产业布局等,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再进行筛选,选出几十家和我们产业链最接近、最有可能到我们这里落地的企业,去和人家对接。

第二,要组织小分队进行产业链招商。这些年,大家年年都有招商引资任

务。但长期以来,各县(市、区)、开发区没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定位,什么产业都想发展,什么项目都想要,而实质上是招商引资目标不明、心中无数,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找谁去要,捡到筐里的都是菜,很难招到客商。大部分是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自己有了项目,来找我们出面,或者利用县里面的人脉关系和自己的人脉关系拉投资。一年下来,好不容易完成任务了,刚要松口气,元旦到来,新一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又来了。这种招商方式完全是守株待兔式的,偶尔一次会成功,但总是用这种方式怎么行呢?所以,必须组建小分队,开展产业链、精准化、专业化、定向化招商。小分队出去招商,研究轮毂的就主攻轮毂生产龙头企业,研究轮胎的就主攻轮胎生产龙头企业,这样,招商就方向明、目标准了,这就是精准式招商。那不认识人家企业怎么办?这时候就要靠人脉,找朋友、疏通关系,帮助联系。如果你既不知道要什么,也不知道找谁要,即使你有关系也没用。如果你脑子里面想都想不出10个项目,你怎么去落地10个项目?你没有集群化产业链的思维,怎么去集群化招商?要招商就必须成立小分队,专门研究要招商的对象在哪里,点对点精准招商。所有的入园企业,它的上游和下游,都是你的招商对象。每个入园企业,它的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销售厂家,都是你的招商对象,这就叫产业链招商。

第三,要瞄准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招商。行业协会的人往往是这个行业里过去最有权威的人,都有很强的人脉资源,找到行业协会,就能通过行业协会把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聚集起来;打开了一个中介组织,就打开了一个产业的大门。这比我们托多少层关系去招商要来的自然,招商成本还低。比如,我们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就可以主动加强与汽车协会、《汽车报》这些中介组织的联系,给他们支付一点经费,邀请汽车行业年会在运城举办,到时候汽车装备制造行业的老领导、老专家、企业龙头的领导都请来了,我们再做好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推介,只要有一个企业看中我们的产业配套环境,就会带着项目来我们这里投资。这些专家就会介绍一些项目给我们,帮助我们招商。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和共同努力,全市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产业集群思路正确,方法有效,符合运城实际,也符合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强调"做好非煤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必须选准着力点,大力培育发展新的支柱和优势产业,按照集群化、园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与省委、

省政府的思路非常吻合。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普遍提高。市、县两级主要领导都深刻认识到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能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拿出主要精力抓工业抓集群,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基本达到了"想透、说清、干实"的要求。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二是园区承载力初步增强。部分县(市、区)、开发区按照"六化"衔接和"四化"互动的思路和理念,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聘请专家对园区规划进行高端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在园区或周边同步推进保障房建设,使园区的发展品位和承载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入园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平台和发展环境。

三是招商方法科学有效。各县(市、区)、开发区围绕主攻产业确定龙头企业,设计产业链条,策划包装项目,编印招商项目书,并组建和培训专业招商小分队,有目的、高效率的点对点招商。招商观念和方式方法发生改变,已由过去的盲目招商变为定向招商,全面招商变为择商选商,取得明显效果。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91亿元,完成率全省第一。

四是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每个主攻产业"10、30、10"任务的提出,进一步加快了项目实施步伐。根据各县(市、区)上报情况,经初步统计,去年全市

29个主攻产业板块,共实施了299个项目,落地资金1153亿元,完成投资324亿元。其中复晟铝业一期项目只用一年左右时间就完成从开工建设到试生产的各项工作,是一年来我市推进工业集群化的最大建成项目。

五是产业集群发展较快。1-11月份,全市"5+15"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1%),同比增长9.3%,高于全市工业增速9.9个百分点。其中9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835.2亿元(占到全市工业的

57.1%),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0.7%)11.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园区增速1.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总产值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不属于集群的287户企业完成产值627.7亿元,同比降低12.4%,其中海鑫同比减少产值117.8亿元,影响非集群产值下降16.4%,影响全市工业增速8个百分点)。虽然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

问题和困难。去年11月下旬,市人大对9大产业集群进行专项视察,发现了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园区规划设计还不到位。有的县(市、区)、开发区没有围绕推

进"六化"衔接、实现"四化"互动的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推进,没有把园区作为社区、作为城镇来进行城市功能配套,没有从产业空间布局和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上去构思、规划、设计和建设,还单纯停留在原有产业集群的顶层设计和产业链条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规划上。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园区承载力不足,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是集群项目数量不实、质量不高。去年主攻产业新上项目较2013年有了很大进步,但严格按照"10、30、10"的要求,个别地方在项目个数、项目质量和到位资金上,还存在着不实、不高、不真的现象。在项目个数上,有的以老充新、拉郎配、凑数字;在项目质量上,"拾到篮里都是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10、30、10"的目标任务,一定要实事求事,能完成就是能完成,没有完成就是没有完成。没有完成是能力问题,没有完成而假报完成就是品德问题。

四是协调解决力度不够。市级产业集群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一些重大事项,如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资金筹集等,个别职能部门在发挥统筹、协调、服务作用上还不到位,没有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坚定不移地克服任何思想上的误区和各种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健康快速发展,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奠定我市未来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方案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由市农委牵头联合山西农大的专家,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了《运城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系统阐述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集群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制定了运城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的路径。这标志着运城的农业发展有了专业科学的顶层设计、系统明确的发展思路、清晰宏伟的发展蓝图。

我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土地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是实现运城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围绕这一问题,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阐述,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定义,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经营方式现代化、资源配置现代化。其内涵与传统农业相比,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1.土地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历史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由此造成的土地细碎化、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提高、影响了机械化的应用、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的实施。近几年,我市经过积极实践,在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闻喜的康培苗木公司共流转土地1.5万亩,其中1万亩采用"反租全包"模式,农民每亩土地每年可得租赁费用为400公斤小麦,合1000元左右。同时,农户又给公司打工,每月可得工资收入500元。另有5千亩土地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经营,农户每亩地的利润可达到4000元左右,每年可增加农民纯收入2000余万元。而康培公司种植l亩新疆杨,3年成苗用于城市绿化,苗木收入可达到18万元,除去成本3万元,营利15万元,相当于每亩地每年可实现纯收入5万元。这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土地产出效益比过去增长15-20倍。不仅土地产出效益提高了,而且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

2.组织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梳理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不论是人少地多的美国,人多地少的日本、韩国,还是受自然资源束缚严重的以色列、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合作组织这一现代组织形式。公开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程度都非常高,德国约有80%的农户参加合作社,法国90%农民加入了农村合作。这些合作组织,通过互联互通形成了集生产资料、生产服务、专一作物生产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合起来,增强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民市场竞争的话语权。可以说,组织企业化,就是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将农民这一微观经济单元,有机的进行组合,从而将农民分散单一的小生产融入到专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融入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条、价值链中,使土地变成绿色车间,农民变成产业工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