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江苏省省委书记娄勤俭讲话文章汇编(30篇)(第3/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22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1分钟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新江苏建设的征途上,每一份力量都极其宝贵,每一点贡献都难能可贵。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在汇智聚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更加自觉地把新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把"工作主线"抓得更牢,围绕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聚焦,向实践中亟待化解的矛盾问题聚焦,向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聚焦,为新江苏建设建诤言、谋实招;把"中心环节"扣得更紧,将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履职活动之中,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广泛凝聚向上向前的力量;把"协商品牌"擦得更亮,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等方面,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形成特色,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不断提高协商的实效。政协委员这一身份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希望各位委员在大有可为的舞台,拿出大有作为的劲头,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建言献策、服务发展,以模范行动展现新时代"责任委员"的风采。各级党委要多为政协解难事办实事,多给政协交任务出题目,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不断巩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政协工作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新江苏建设征程上,我们已翻过很多山岭,还要攀越更高的山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万众一心,风雨兼程,不负韶华,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壮美篇章!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娄勤俭

2020年1月9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最后,我就做好下一步工作强调几点要求:

一要扎实推动相关法规的贯彻实施。本次会议审议了5件省级地方性法规,通过了其中的4件,审查批准了7件市级报批法规和法规性决定。《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在二审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落实生产服务各环节的法定责任作了修改完善,相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政策宣传和贯彻执行,让安全用气惠及千家万户。要以审议通过《江苏省电力条例》为契机,加快推动我省电力事业创新转型,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严格执行《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为维护粮食生产经营者权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筑牢法制屏障。《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从法规制度上固化我省环境监测的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要继续深化探索、增创更多特色,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对于初次审议的法规,起草单位要认真梳理、充分吸纳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调研论证、修改完善,提请今后的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

二要切实抓好相关监督议题的督办落实。本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1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去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有关报告后,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对照问题清单细化整改方案,逐项狠抓落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一步,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整改持续往实处抓、往细处落,加快构建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本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这方面最近有些舆情反映,各地各有关部门一方面要过细摸排、弄清底数,认真研判、正确引导舆论;另一方面要有持续抓好脱贫攻坚的定力,从人民的立场出发,继续强化攻坚责任,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战顺利收官,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有所提升。本次会议还听取了4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并开展了满意度测评,对这些关系经济、社会、民生重要事项的审议意见,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落地落实,省人大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跟踪问效和督促推进。

三要认真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的修改完善。本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报告稿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充分展示了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积极成效和有益经验,科学谋划了今年工作的思路举措,总体上已经比较成熟。会议原则通过了这个报告稿。会后,起草组要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各位委员、同志们,刚刚过去的2019年很不平凡,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省人大事业来说,都是迎难而上、稳中有进的一年。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回应全社会对当期和长远民生事项的重大关切,地方立法、依法监督、代表作用发挥、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绩的取得,是全体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委工委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主任会议,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月15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将隆重开幕。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省委七次全会部署有效落地,对于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把开好这次会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会议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大会如期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上个月,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并专门出台文件,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省各级人大要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服务中心大局不懈怠、加强自身建设不停步,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彰显人大制度的优越性。

现在,我宣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闭幕!

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暨纪念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娄勤俭

2019年12月20日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隆重召开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暨纪念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总结成就经验,部署工作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首先,我代表省委,对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历届各级人大代表、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干部职工表示诚挚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苏人大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1979年12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省人大常委会和69名组成人员,标志着我省地方政权和民主法治建设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不忘初心四十载,践行使命谱华章。40年来,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书写了人大工作砥砺奋进的生动篇章。这是人大立法有为的40年,为推进依法治省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全国率先提出"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方针,先后制定了乡村集体工业企业管理、太湖水污染防治、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等1300多部法规,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法律援助、慈善事业促进等条例都是相关领域首部地方立法。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出台,保证了宪法法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依法治省的深入推进。这是人大监督有力的40年,为推动决策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依法开展监督,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推动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食品药品安全等执法检查,组织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乡村振兴等专题询问,作出科技兴省、支持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决议决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部署的落地落实。这是人大联系服务代表有效的40年,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尊重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代表作用,积极推进代表工作机制、载体和服务创新,建立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制度机制,每年遴选重要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凝聚了民心民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人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高质量立法、高水准决定、高效能监督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全局中,充分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0年的生动实践深刻启迪我们,做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助力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履职为民,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这些经验启示,是全省历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智慧的宝贵结晶,是江苏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不断丰富发展。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奋斗是对过去最好的传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江苏明年也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我们要从走过的奋斗历程中激发前行动力,从取得的成功经验中汲取丰厚滋养,矢志不渝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释放人大独特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江苏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引导全省人民坚定制度自信中彰显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人大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领会科学内涵,准确把握精髓要义,切实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一要立足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历程,深刻理解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好制度,保证了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实现了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的民主权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的维度,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为江苏改革发展事业激发更大活力、凝聚更强合力。

二要立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课题,深刻理解把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系统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等作出重大部署,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内涵,赋予了人大工作新的使命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找准人大工作与国家治理的结合点,立良法、促善治、提效能,更好发挥人大在推动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立足扛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深刻理解把握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党中央一贯要求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这是包括人大工作在内的"全方位探路"。我们要坚决扛起"探路"使命,不断丰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推动全省人大工作走在前列,为更好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贡献更多江苏智慧、提供更多江苏经验。

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江苏中发挥独特优势。党委工作的中心就是人大工作的重心,人大工作一路走来,都是在紧跟大势、紧扣大局、紧抓大事中不断开拓前进的。全省各级人大要更好发挥"两个机关"的职能作用,全面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使命。

一要以更优质的制度供给保障高质量发展。立法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的原则,聚焦全面小康建设和现代化探索重点领域,围绕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加强制度供给,加快形成支撑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比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要紧扣"六个一体化"开展立法调研,聚焦亟待创新突破的领域完善制度机制,更好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我省核心竞争力;又如,在自贸区建设上,要坚持借鉴与创新并举,加快先行先试立法进程,推出一批具有首创性和集成性的制度成果,推动我省自贸区建设实现后来居上;再如,在"放管服"改革上,我省政务服务"一张网""不见面审批"模式在全国已经产生较大影响,要把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努力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总之,在立法工作中,要坚持精细化立法、立管用之法,既要"求数量"、更要"重效果",真正用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二要以更有力的监督问效推动高标准落实。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开展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基本职权。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对法律法规和制度执行的监督,督促和支持"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更好转化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一方面,要找准监督重点。围绕重大部署落实、法律法规实施、计划和预算执行等精选监督议题,做到党委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比如,在推动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上,要围绕我省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化工产业整治提升工作,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责任措施,用法治力量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上,要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建设规划,科学使用建设资金,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高质量推进;在苏北农村住房改造上,要及时发现和纠正与民争利、盲目蛮干等问题,推动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使农民真正得益受惠。另一方面,要增强监督质效。综合运用专项审议、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各类监督的协作配合,注重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使人大监督更加客观公正、精准到位。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敢于监督,多用"放大镜"查找问题,又要善于监督,多提建设性意见,真正使人大监督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整改提升、推动发展的过程。

三要以更有效的作用发挥促进高效能治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地位举足轻重、作用不可替代。要充分发挥根本政治制度的保证作用,通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省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充分体现和有效执行,及时把省委决策部署转变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推动党对省域治理的领导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对国家机关开展治理的促进作用,健全党委、人大、政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党委决策、人大决定、"一府一委两院"落实的各项制度,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推进资源整合、力量融合、措施综合,努力实现各项制度体系有序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正以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要充分发挥对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引领作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基层治理重要事项的意见征集、过程决策、事后评价等都要注重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全面动员基层群众主动投身治理实践。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总结提炼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基层民主,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始终坚持为民履职,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展现独特优势。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我省各级人大代表近10万人,把代表作用发挥好了,就能有效汇集民意、集中民智、赢得民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基础和依托,努力使每一项立法、每一个决议都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

密切"两个联系"要拓展深度。密切人大机关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要进一步推动"两个联系"常态化制度化,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点对点"直接联系代表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人大代表之家""代表工作站"等建设,用好信息化手段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引导代表在"面对面"与"键对键"的互动中,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和代言人。人大代表是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要牢固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围绕中心、贴近民心,多做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共识、增强合力。

保障代表履职要加大力度。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必须切实加强代表履职保障。要把提高议案和建议办理质量作为重要突破口,优化办理流程,明确办理节点,严格办理责任,每年在抓好面上办理的基础上,选择一批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社会稳定大局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提升问题解决质效,推动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人大工作的发展靠代表、水平看代表,要把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学习培训和工作交流,拓宽知情知政渠道,探索建立履职激励监督机制,引导人大代表以更强意识、过硬本领履行好代表职责。

维护人民利益要提升温度。对人民负责、替人民代言、为人民谋利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神圣使命。民生小事也是"当家作主"的大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法要贯穿民生主线,监督要突出民生问题,议案建议要体现民生需求,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当前,要围绕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现场问政等,多找"问题症结"、多谋"前瞻方案"、多提"管用建议",推动一项项利民举措转化为一件件可观可感的民生成果。

四、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在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质效中厚植独特优势。人大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纵深推进,对人大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健全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整体实效。

一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人大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开展立法监督工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都要坚决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要充分发挥人大党组的领导作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人大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突出提升政治能力,基层组织突出强化政治功能,正风肃纪突出严明政治纪律,真正使各级人大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

二要把践行法治作为重要遵循。人大是立法机关,更应自觉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制度来开展工作。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建立健全保障依法履职的制度体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要认真学习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规定,带头尊法守法用法,积极推动法治江苏建设,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三要把探索创新作为不竭动力。这些年,我省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省情实际、具有江苏特色的工作品牌。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规律特点,积极探索履行职责的新机制新方式,更好地推进科学民主立法、精准有效监督,不断提高代表参与程度、活动组织程度。要把"立足于法"贯穿人大工作创新始终,守规不守旧、出新不出格,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人大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人大党组工作汇报制度,及时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参加人大重要活动,带头履行代表职责,带头密切与人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善于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中群众智慧、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各级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切实扛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人大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各级"一府一委两院"要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真正把各方面工作都置于人大的有效监督之下。

同志们,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4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涌动春潮中,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势而生,开启了创新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征程;40年后的今天,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对制度充满自信,对道路无比坚定,正意气风发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阔步迈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奋力开创人大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时代先进楷模更好践行初心使命

--在"七一"表彰暨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娄勤俭

2019年06月29日

(根据报道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行"七一"表彰暨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以此庆祝建党98周年,这也是省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向全省广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示热烈的祝贺!

历史镌刻辉煌,岁月铭记荣光。自1921年成立以来,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危难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行,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党的98岁华诞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刻指出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明确要求要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突出强调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为全党深入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先进纯洁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指示要求上来,切实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度自觉。

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不能没有先进引领,一个肩负重任的政党不能没有榜样标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无数先辈先进勇敢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历史。仅从我们江苏来说,这片热土不仅诞生了周恩来总理这样的一代伟人,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凡业绩的先进典型。刚才作报告的秦振华、赵亚夫、郭万林和王继才的爱人王仕花,以及这次受到表彰的同志,都是我省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就是对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诠释。省委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学"周恩来精神"、基层干部学赵亚夫、广大党员学王继才,就是要引导推动全省党员干部在见贤思齐中砥砺初心、践行使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不懈奋斗。

前不久,省级领导班子集体赴淮安瞻仰了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周总理的伟人风范和崇高精神,使大家的思想和灵魂受到深刻洗礼。刚才,听了4位同志的报告,我们同样深受感动、深受教育。这里,围绕学习先进典型、践行初心使命,我谈四点意见。

第一,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脊梁,我们学习先进典型,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绝对忠诚于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奋力前行。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全党楷模周恩来同志是对党忠诚的典范,他一生中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总是把维护和巩固党的政治大局作为最高行为准则,自觉维护毛泽东同志的领袖地位,坚决反对损害党中央权威的言论和行动。平凡英雄王继才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32年如一日固守海防,以岛为家,与苦为伴,用无怨无悔的实际行动,在茫茫海天之间立起了一座忠诚的丰碑。

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党的一份子,对党忠诚是首要的政治品质,忠于信仰、忠于组织、忠于人民,是走稳走好从政之路的关键所在。对党忠诚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有着明确的实践要求。新时代江苏党员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就是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严守党的纪律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对党忠诚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对科学理论的深切认同。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对标新思想持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正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

第二,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我们学习先进典型,就是要提振精神状态、脚踏实地奋斗,用担当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当年,秦振华同志面对张家港"苏南中的苏北"的落后状况,率先喊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大胆提出"三超一争"目标,强调"如果没有争第一的担当,就会连争第二、第三的勇气都没有",在昔日的"穷沙洲"创造出28个全国第一,使张家港从苏南"边角料"一跃成为中国的"明星城"。郭万林同志数十年如一日深耕飞机结构抗疲劳断裂设计领域,使我国相关技术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江苏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与有一大批像他们这样担当尽责、务实拼搏的党员干部密不可分。

当前,我省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能否实现"六个高质量"、赢得发展主动权,干部的担当作为是决定性因素。比如在推动转型发展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然会触及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甚至会带来增长放缓、就业波动等短期阵痛。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敢于直面问题、不怕非议责难,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为指标波动所慌乱、不为短期变化所干扰,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决不能因为增速稍有下滑就乱了方寸、重回"粗放"发展的老路。比如在深化改革攻坚上,近年来我省"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不见面审批"得到李克强总理表扬,但仍有一些改革举措"原地打转"、重要部署"落地打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够强,说到底还是少数地方和单位怕有风险、怕担责任,不愿闯、不敢试、不想放。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拿出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勇气,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又如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我省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面临的风险也不少,前阶段接连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就是一个警示。出现问题和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警觉和担当。各级干部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没出问题时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一旦出了问题要挺身而出、扛起责任,决不能对风险隐患视而不见、见而不动,决不能捂着乌纱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确保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洁的底线。需要强调的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我们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都要把真抓实干贯穿始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喊口号、多抓落实,真正做到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新江苏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不懈追求,我们学习先进典型,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涵养公仆情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事业比造福人民更崇高。赵亚夫同志怀着满腔的为民热情,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帮助茅山老区十多万群众脱贫致富。今天受到表彰的常熟中泾村支部书记范益民、海门长圩村支部书记戴美英等同志,长期扎根基层,带领群众拔"穷根"、奔小康,用富民实绩赢得了群众赞誉。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干部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干部记心里。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党员干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远不能忘、不能丢。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把察民情、听民意作为工作切入点。民情民意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晴雨表"。这些年,群众对我省教学和考试模式意见较多、反映强烈,省委系统谋划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江苏学子有了更多机会上高中、上大学、上好大学。我们作决策、定政策,一定要深入基层,走到群众家门口、坐到群众板凳上,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加贴近群众期盼。要把解民忧、暖民心作为工作着力点。群众操心的事、烦心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去年以来,省委针对苏北一些农民住房条件明显落后于中西部扶贫搬迁地区的实际,部署开展苏北农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努力让农民早日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我们抓工作、干事情,一定要主动换位思考,对群众安危冷暖感同身受,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带民富、惠民生作为工作落脚点。衡量发展水平,经济增长只是其中一个维度,群众富裕是更加真实的考量尺度。当前,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政策安排突出富民导向,工作力量沉到富民一线,产业发展注重富民效果,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让全省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四,坚强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我们学习先进典型,就是要从严修身律己、砥砺高尚品格,永葆先进纯洁的政治本色。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从不会因为党龄增长而放松党性锤炼,更不会因为名利得失而放弃党性原则。去过恩来干部学院的同志都知道,在学院西边的小园中有5座石门,上面分别写着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这"五关"充分展现了周总理毕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崇高风范。他亲自定下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十条家规",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座的大多是党员领导干部,时常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围猎"、各式各样的考验,只有以更高标准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抵制名利诱惑、防止自我迷失,真正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坚强党性体现在日常的每个瞬间,源自于平时的点滴积累。我们要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努力涵养有境界、有风骨的政治品格。面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为官有所畏惧,说到底是对权力的态度。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服务人民群众的,必须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视为一种压力、一种责任,有权不骄纵、用权不任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守得住底线、经得起考验。面对名利,要有淡泊之心。为官从政的价值不在得到什么,而在留下什么。现实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干部平时表现还不错,一旦面临个人进退留转就患得患失,稍不遂意就满腹牢骚。我们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职位看得轻一些,把责任看得重一些,真正做到不为物欲所动、不为私心所扰。面对事业,要有奉献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份出访意大利时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崇高境界。我们要自觉涵养"无我"的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始终保持无私豁达的品格和胸襟,在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中实现人生追求。

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最有说服力、最富感染力。像秦振华、赵亚夫、王继才夫妇、郭万林这样的"身边典型",像今天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全省各地还有不少,他们的事迹可观可感、可鉴可学,是开展主题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先进典型净化思想灵魂,从他们身上深刻汲取人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移。要对标先进典型找准找实差距,既找思想差距、又找行动上的差距,既找个人差距、又找工作上的差距,深挖问题根源,明确努力方向。要对标先进典型持续改进提升,从理论武装、作风养成、能力本领等方面拿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改就改好,使学习先进的过程成为校正偏差、纯洁党性、担当进取的过程。

同志们,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娄勤俭

2019年3月29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最后,我再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抓好相关法规的社会宣传和贯彻实施。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4件省级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了4件市级报批法规。《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解读,依法规范和引领家庭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家庭,保障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江苏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以立法保障水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法规,强化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充分发挥江苏作为水运大省的优势,高质量发展水路交通运输事业。《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对我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管理服务作出规范,相关地方和部门要抓住条例颁布的契机,依法处理好规划与建设、发展与创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着力培育构建高水平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贯彻国家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最新要求,通过立法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要依法引导推动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次会议还集中修改了《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9件地方性法规,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改革部署的具体举措,要依法坚决取消各类循环证明、重复证明以及其他不必要的证明,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便利。

二要抓好环保监督议题的跟踪督办和落实问效。本次会议听取审议了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全省还没有从根本上迈过生态环境总体好转的"拐点"和重大环境风险的"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四个一"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统筹环保整治和产业转型,切实增强生态保护修复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要抓好全国人代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传达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这里,我对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人代会精神再提几点要求: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通过深入学习,深刻认识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领导力量,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真理力量,体现了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追梦圆梦的实践力量。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作出更多江苏贡献。二是统筹推进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六次到团组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理解透、把握好,切实转化为推动江苏改革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具体举措,进一步抓落实、创特色、求突破。要深刻汲取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血的教训,坚决纠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适应、不符合的观念和做法,真正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三是以务实精神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阐述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五条宝贵经验,从六个方面对今年工作作了安排,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又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聚焦省委中心工作,在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参与作用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更好地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省委将召开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希望各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调查研究,对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推动我省人大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现在,我宣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闭幕!

在第七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讲话

娄勤俭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主题,专门安排一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目的是强化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突出县一级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和主阵地,夯实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基础。

刚才,10位县(市、区)委书记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有实践案例、有问题剖析、有思路举措,听了深受启发。总的感到,大家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在深化、思路在拓展、举措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下面,我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保证高质量发展"三个问题,谈一些想法,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总要求,明确了具体安排。我们要从把握规律的角度,加深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必然规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成功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00倍,去年达到8.6万亿元,但支撑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低、中外技术落差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已经大大减弱,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华山一条路"。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民心所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我省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匹配,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仍比较突出,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十分复杂。解决好这些问题,防范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陷阱,必须顺应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科技变革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潮流所向。16世纪以来,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当今时代,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多点突破,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从先导性技术成为普适性技术,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很多原来根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变成现实。江苏虽然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创新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总体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我们唯有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好高质量发展举措,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的新变化,更好地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从需求变化规律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落点所在。改革开放40年,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商品短缺状态,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特点。过去几年,老百姓将大把钞票花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要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同时,供给变革也会不断催生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又将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正是这种循环往复、相互促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定意义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同40年前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江苏应该走在全国前列,这是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江苏必须走在前列,否则必将落后于周边、落伍于时代;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江苏也完全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把实体经济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活力较强、县域实力雄厚的优势发挥好。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自觉和使命担当,与时俱进、扬长补短,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委全会已经作出"六个高质量"部署,方向、要求是明确的,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力量、心无旁骛地抓好落实。推进过程中,要做到"五个突出":

一要突出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进。从大的方面讲,"六个高质量"本身是一个系统,要把握内在联系,遵循发展规律,统筹任务安排、工作推进、成果考核,形成整体推进格局。具体到实际工作,要摆到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来考量,综合评估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内部情况要分析透,外部因素要考虑全,动力机制、反馈机制要设计好,尽量作出科学、周密、前瞻的安排。比如我们谋划一个地方发展,首先要考虑要素的集聚能力,资金流、信息流可以通过互联网汇聚,而人流、物流必须通过具体线路来实现,每个地方在具体线路建设中的支撑条件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运用系统化思维进行通盘考虑。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地如何定位、重点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必须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维。从苏北来看,连云港有条件发展成大海港,要考虑港口、产业、城镇与北面的青岛、日照,南边的盐城、南通乃至上海错位发展;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铁路枢纽作用,支撑向东向西开放;淮安可以考虑建设东部沿海货运机场,与徐州、连云港形成三角支撑,实现铁路、港口、航空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同时对盐城的大数据产业和宿迁的电子商务形成聚合发展。从苏南来看,随着上海虹桥机场的国际航线全部放到浦东,做大做强硕放机场刻不容缓,通过强化服务业的发展,支持苏南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比如"1+3"重点功能区建设,省里正在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进一步明晰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选择和主攻方向,各地要在这一总框架下制定具体行动方案,谋划重大功能性、支撑性项目。

二要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要在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上用功发力。我省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上个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有54个项目获奖,总数居全国省份第一。要全面梳理科技资源状况,对产业化前景好的领先科技,就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要系统分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现状,对技术约束明显的领域和环节,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要科学把握产业科技变革趋势,对有前途的前沿科技领域,要敢于超前加大投入,作出战略布局。要持续加大"中字头""国字号"重大科创载体争取力度,力争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上取得较大进展,更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要在关键领域改革上用功发力。"放管服"改革要向纵深推进,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制定"不见面审批"标准,推动"3550"改革实现常态化、普遍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率先发力,聚焦制约科研人员创造力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制定改革方案,安排改革试点,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县级集成改革要加紧试点,及时总结,条件成熟时向面上推开。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要在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招、硬招上用功发力。要跳出过去的老套路、旧框框,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路数创新,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以高水平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要突出重点领域,着力补齐短板。要把握协调发展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着力补缺补短补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要着力补生态短板,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以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为契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统筹各方力量,落实好治水、治气、治土任务,确保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要着力补民生短板,对省委全会列出的就业、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项研究,逐一拿出方案,采取具体行动,力求尽快见到变化、见到效果。最近中央作出"扫黑除恶"专项部署,要迅速行动,果敢出手,坚决打击,形成压倒性态势。要着力补基础设施短板,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发展,推动高速公路、高铁、机场、港口等资源整合利用,抓好既定项目的开工和建设,探索高铁自主规划建设运营模式,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四要突出因地制宜,创造发展特色。各地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实际,研究确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主攻方向和关键举措,努力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经济发展高质量,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但各地产业基础、环境条件不同,哪些产业要重点培育、哪些产业要逐步退出、哪些产业要改造提升,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是什么,怎样集聚高端要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怎样推动"两化融合"、加快智能化步伐,都需要深入研究,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回答。比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对一些房屋更新时间不长、活力较强的村庄,重点是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对一些房屋破旧、衰败已成必然趋势的村庄,要因势利导,通过以土地换保障等方式,促进人口向县城和重点中心镇集聚。比如城市建设,要努力彰显城市的特色魅力,防止千城一面;要积极回应本地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城市服务和治理的个性化方案。再比如区域文化标识打造,要深入挖掘本地最有内涵、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精雕细琢、久久为功,打造出像昆山昆曲、苏州园林、扬州工艺这样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高的文化品牌。

五要突出务实操作,实行项目化推进。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全会部署,加强调查研究,拿出具体方案,把"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细化成一项项具体举措,排出时序进度,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比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谋划一些实践抓手、实在招数,创新内容表达、宣传方式、传播途径、教育渠道,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形式,多树立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比如产业绿色化改造,应从哪儿入手,改到什么程度,每个园区的改造重点是什么、哪些产业需要调整、哪些企业必须关停等,都要有清单,有具体的责任人。再比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以及实施"厕所革命",要列出具体计划和实施项目,确保如期见效,有效改善农村群众生活。

三、怎样保证高质量发展?

主要是"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考核导向。要根据中央要求,按照省委全会明确的"六个高质量"基本框架,抓紧研究制定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从今年开始,省里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内容,对设区市开展目标考核。省里将成立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组织部。各设区市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完善对所辖县(市、区)的考核。同时,要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抓紧建立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提振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六个高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省级机关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任务,对现行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出台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比如,财政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完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机制,在评估的基础上完善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国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质量项目的用地保障,积极推广苏州市对工业企业实施的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探索建立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与地方工业亩均税收水平挂钩制度。这项工作,各部门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各地也要紧扣高质量发展,推出政策举措,加强政策协调,狠抓政策落实。

三是强化标准引领。发挥标准"温柔法制"作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地方标准,鼓励行业、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相关标准,不失时机地提高污染排放、能耗、水耗标准,明确达标期限。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协会、企业率先制定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要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干部培训教育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干部考核评价要突出推动高质量的成效,干部选拔任用要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充分调动企业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支持科技人员以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高技能人才受尊重、得实惠,增强职业荣誉感、获得感。

五是强化环境营造。要树立鲜明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质量而非总量;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要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要守住发展底线,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公共安全、确保生态质量、确保风清气正,把高质量发展建立在严守底线的基础之上。

同志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解放思想,勤于学习研究,勇于探索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发展质量,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在江苏省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娄勤俭---

在此代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所有关心支持江苏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节日问候和新年祝福。

在即将过去的201X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迎接十九大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省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区域城乡发展展开新的布局,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民生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党的建设展现新的气象,全省政通人和、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201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要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积极进行基本现代化建设新探索,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境界而团结奋斗。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娄勤俭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次会议传达学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3件省级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审查批准了4件市级报批法规,审议了5件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还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等,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江苏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的决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精神,对我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相关规定作出完善。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推动宪法实施。在上周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率先垂范进行了宪法宣誓,充分展现了总书记作为党、国家、军队最高领导人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恪守宪法的高度政治自觉,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全省各级国家机关都要充分认识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做好宪法宣誓的组织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保证宪法实施的良好氛围。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十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对部分地方性法规作了修改。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抓好《决定》的贯彻实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以国家法律为依据,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职责,细化了各方面的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为促进我省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妇女能顶半边天。"我省近4000万妇女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要把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条例》颁布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妇女维权渠道,健全联动保障机制,依法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各类违法行为,激发全省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对于本次会议通过的以上3件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委员会要会同相关方面加大普法力度,开展集中宣传。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法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

本次会议还审议了省政府和省检察院关于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5件反馈报告。省人大有关委员会针对反馈报告提出了审查意见。大家在审议中对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省检察院的整改落实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今后,省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完善审议意见的落实反馈和跟踪督办机制,对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促进各有关部门加大审议意见的办理力度,不断改进工作,进

本次会议还依法任命了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任命了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刚才,颁发了任命书、举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标志着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全省人民把权力赋予同志们,同时也意味着把责任交给了同志们。希望新任命同志倍加珍惜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牢记誓言、履行承诺,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新时代江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一要讲政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权威和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决策充分体现到人大和政府的工作中,确保党中央战略部署在江苏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二要讲学习,提升工作本领。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必备知识,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不断增强理论修养、法律素养和知识学养,努力成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行家里手",使自身的工作本领始终能够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节拍、始终能够适应岗位和职务变化的要求。三要讲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人大履职行权,还是政府推动工作,都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勇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善于解决问题,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既要做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一步紧跟一步行,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四要讲有为,创造一流业绩。紧紧围绕"强富美高"目标定位,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心无旁骛履职尽责,一心一意谋划发展,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一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任期处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这里,我就做好人大工作再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地看,江苏的发展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特别是现在,我们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面对时代条件的巨大变迁、技术与产业的迅猛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区域竞争格局的洗牌重构,解放思想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紧要命题、共同命题。与过去的解放思想不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指明了方向、打开了巨大空间。要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突破一切与时代不吻合、不合拍的陈旧观念,突破一切发展中的束缚和障碍,开辟江苏发展的新境界。要不为过去成绩而自缚,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事业新的起跑线,始终用"走在前列"的标准来对标定位、激励前行。要不为既有经验所禁锢,从时代的变化、技术的变革中,把握规律、寻找机遇,创造新的发展经验。要不为传统模式所局限,从一区一域的、被动渐进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登高望远、打开视野,更大范围整合集聚发展资源,更加自主谋划和推动发展,推动江苏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发展质量效益的"凤凰涅槃"。推动新的思想解放,人大要发挥权力机关、立法机关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依法履职上要紧贴时代脉搏,善于运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举措,立管用之法,行决定之权,务监督之效,只要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江苏发展急需的、宪法法律允许的,都要提供支持、强化保障。

第二,要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高质量是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作出了"三个第一"的重大论断,阐述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发展第一要务居于首位。可以说,新时代江苏的第一要务就是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要求和全国两会部署,进一步校标杆、理思路、补短板、抓落实。促进高质量发展,人大"两个机关"的作用发挥非常重要。新一届省人大机关的组成人员,很多都来自发展的一线,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感受、深入思考和丰富经验。要用好用足这个优势,把视察调研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短板问题上,把立法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上,把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着力点放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上,把监督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重点、补不足、强弱项上,为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更多的"人大力量"。

第三,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才能心齐气顺。人大是权力机关,如何行使权力、履行职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做得好就会形成正向效应,做得不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危害,辽宁等地的贿选案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醒,充分认识人大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通过民主集中制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善于通过法定程序把省委主张转化为全省人民的意志,确保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得以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做好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工作,遇事多沟通,问题不回避,解决更有效,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同时,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优化组织体系,建强干部队伍,保持清正廉洁,树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娄勤俭

各位委员,同志们:

刚才,我们为本次会议任命的同志颁发了任命书,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其中包括这次省级机构改革转隶组建的8个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同志。希望新任命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不折不扣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强化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推动依法行政,时刻做到恪尽职守、勤政为民,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省人大常委会也要按照中央批复的机构改革方案和省委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做好人大机构调整工作,全面加强人大系统自身建设,更好地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各位委员,同志们。本次会议共审议了47项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最后,我就下一步相关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积极推动相关法规和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本次会议通过了2件省级地方性法规,集中修改1X件、废止1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审查批准了设区市报批的14件法规。省人大常委会要按照审议通过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议事决策程序,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推动常委会协调高效有序运转。要以审议通过的《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为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不断提高见义勇为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对于初次审议的法规,要系统梳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认真调研论证、修改完善,提交今后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作出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提出,将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省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相关决定,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战略转化为全省人民的意志,展现了人大一以贯之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的务实作为。要加强对《决定》的宣传解读,推动《决定》的贯彻实施,为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