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理论文稿-10篇(第11/1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075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3分钟

2022-12-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但我国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种养结构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适应消费需求的"名优特新稀"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是应对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选择,其可以释放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极大丰富和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以供给的差异化和品质化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亦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强化区域竞争优势、加快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发展特色农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特色农业是由各地根据特有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出来的农业系统及其所出之名优产品,其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对特色农业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利用是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产业兴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特色农业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产业。特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兴旺的绝佳平台。加快培育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吸引现代农业各项要素不断注入,引导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能够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进而有利于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有助于开拓除务农和务工外的第三就业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此外,特色农业的农产品产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其以产品的多样性形成巨大合力抢占市场份额,获得市场话语权,已成为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实现脱贫致富、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产业。

特色农业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守住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发展特色农业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特色农业是提增农业质效的重要内生力量。做优做强特色农业,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层次、多领域提升我国特色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产业效益高、农民收入高,真正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此外,我国特色农产品也是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2021年,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1354.7亿美元的情况下,特色农产品仍然实现较大顺差。

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与教训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在走出了一条有别于日韩精细农业、美加规模农业及荷兰设施农业的"中国特色"之路。通过认真总结既往国内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传统农业精华,有助于促进特色农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利用。

(一)发展经验

一是善用区域"特色"禀赋。任何生产活动都以一定的资源禀赋为基础,特色农业亦概莫能外。因区域自然环境与所在地人文历史底蕴存在较大差异,每个地区均有异于其他区域的独特要素及比较优势。实践证明,特色即为生产力,打好"特色牌"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中之重。2021年,福建安溪县茶业总产值增至280亿元,其中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高达1428.46亿元,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引擎。

二是谨遵市场运行客观规律。特色农业是在大宗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与民众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当农产品尚难以充分满足生存所需时,谈特色农业显然不合时宜;而在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不瞄准市场进行特色农产品生产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讲究适度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其一,规模化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之一,发展特色农业需建立在适度规模之上,以此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基本依托,进而形成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邻近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及潜在特色农业产业形成。其二,实践证明,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分散农户实现组织化、优化特色农业资源配置、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的重要渠道。

四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准公共品属性决定了特色产品为该特定产区内过去、现在及未来生产者集体所共享。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伪冒产品在市场中的泛滥极易导致"柠檬市场"与株连效应。为此,各地政府通过建立一体化的质量监管体系,严格特色农产品及其同类产品的市场准入规范,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二)汲取教训

一是盲目照搬异地实践经验。一个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较为理想,必定与当地生态环境、产业禀赋相匹配,若盲目照搬异地实践经验,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诱发"南橘北枳"的产业发展困境,造成资源虚耗和产业发展错位。部分地区试图通过向其他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区学习经验以使自身也走上发展"特色"的致富之路,在选择特色农业项目时欠缺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致使"烂尾工程"不断。

二是忽视产业风险管理。随着全球农业一体化程度加深,各类风险突发频发,相互联动,已由传统认知的单一风险向综合风险演进,突发性、传导性明显增强。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因物流受阻,部分特色农产品产区收购价格急剧下跌,销区价格急剧攀升,产销失衡,种植农户损失较大。

三是弱化利益联结机制。当前,各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相对松散,多数农户仅以订单形式嵌入同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链中,而少有股份合作分红型。此外,还存在分散的小农户家庭经营,在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农户仍然需要独立承担较大的亏损经营风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