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评论-18篇(第4/14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我们必将谱写更加壮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从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XX.X岁,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XXXXX元增加到XXXXX元;从城镇新增就业年均XXXX万人以上,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XX.X亿人......XX年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就能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路走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就一定能汇聚起XX亿多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立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扎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降幅达XX.X%,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增加到XX.X%,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累计下降XX.X%,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XX%......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经过不懈努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必须锚定目标、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下一篇:高质量网评文章-19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