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质量网评文章-196篇(第37/10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37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80分钟

应该看到,使有限的补贴资金更公平、更有效地惠及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群体,就必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近年来,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地方精准管理、政策衔接、动态调整机制存在短板,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的政策衔接规定、资金发放监管、数据对比与动态复核等方面内容,就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让符合条件的都能得保障,以确保残疾人需求得到及时发现,不断推动补贴精准发放。

充分发挥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等功能,既有问题导向,又有时代价值。从《意见》中看,明确"防止截留、挪用、骗取补贴资金""加大对申请人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补贴资金的发现和追回力度""为乡镇(街道)等基层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条件"等,是为了提升精准管理的保障能力,针对性强、问题意识显著;明确"加强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使用""积极推进电子档案建设"等,是加快推动补贴管理服务机制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服务效率、便民利民、动态监管、落实责任等都大有裨益。更好的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织密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无论从管理服务还是政策保障都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精准精细,惟其如此才能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残疾人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既坚持制度衔接、全面覆盖,又坚持资源统筹、责任共担,凝聚起全社会合力,必定能在积极帮扶、兜底保障中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和政府毫不动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即便受到多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有关部门依然千方百计用实招硬招稳就业、保民生。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印证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有效,更提振了人们的信心。

全面落实稳岗稳就业,政府不遗余力。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关键,今年前9个月,有关部门通过降低失业、工伤社会保险费率,缓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共为企业减负超过2800亿元。此外,还向企业和劳动者发放就业补助资金727亿元。大力实施助企纾困,稳住市场主体,扩就业就有源头活水,稳就业就有牢固基石。

针对重点群体就业,护航力度持续加大。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有关部门推进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开展职业指导、岗位培训和推介,募集见习岗位102万个。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专项计划,截至9月底,有3.89万个岗位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2022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岗位4.3万个,比中央财政下达的计划增加9000多个。针对脱贫、低保、零就业等特殊家庭的未就业毕业生,组织结对帮扶,制定"一人一策",优先推荐岗位......地方有关部门、高校想方设法提供不间断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持续好转。此外,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其他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和保障也在强化,就业帮扶不落一人,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供需对接同样重要。人社部门今年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近12万场,发布各类岗位信息超过1亿个,鼓励引导就业服务机构开展促就业行动,努力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牵线搭桥。同时,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地通过税费减免、贷款支持等,帮创业者排忧解难,对勇于开拓者"扶上马送一程"。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到位,积极成效不断显现。

虽然面临前进中的困难,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东中西部地区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人才流动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储备工具箱不断充实完善,可根据情况精准适时发力,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学统筹,综合施策,必将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努力打造新业态、创造新岗位,将使更多人有业可成、有梦可期。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解决就业的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各地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全力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防控重点,打好有准备之仗

辽宁沈阳市,做好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员的健康监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宁夏固原市,将重点人群落实落细到家庭医生网格,做到每一名老年人都在网格内......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实施"乙类乙管",加大对重点人群保护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因此,突出重点,聚焦关键,强化服务和保障,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单位、重点机构、重大活动的防控工作,是当务之急也是必要之举。

明确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中指出:社区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智障人士等;重点行业人员包括公安、交通、物流、寄递、水电气暖保供等行业以及大型企业人员。同时,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等,属于重点机构;场站码头、市场商超、展销场所、会议中心、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娱乐休闲场所、洗浴场所、宗教活动场所、餐饮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视为重点场所。针对这些重点人群、机构和场所,制定周全举措、做到"关口前移",有助于防范传染源引入后引起疫情传播和扩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