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今日谈第二季度文章汇编30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0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7分钟

目录

 1. "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今日谈) 2

 2. 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今日谈) 4

 3. 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今日谈) 5

 4.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日谈) 6

 5.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今日谈) 7

 6.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今日谈) 8

 7. 感受节日经济的强劲脉动(今日谈) 9

 8. 感悟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今日谈) 10

 9. 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今日谈) 11

 10. 脚踏实地推进品牌建设(今日谈) 12

 11. 叩问苍穹追梦不止(今日谈) 13

 12. 品味端午的文化内涵(今日谈) 14

 13. 让传统节日绽放时代新韵(今日谈) 15

 14. 让历史文化记忆融入城市发展(今日谈) 16

 15. 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日谈) 17

 16. 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今日谈) 18

 17. 推动文旅行业持续繁荣发展(今日谈) 20

 18. 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今日谈) 22

 19. 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今日谈) 23

 20.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今日谈) 24

 21. 相约亚运盛会共享亚运精彩(今日谈) 25

 22. 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今日谈) 26

 23. 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今日谈) 27

 24. 以消费为桥,谋共赢之道(今日谈) 28

 25. 用好红色资源凝聚奋进力量(今日谈) 29

 26. 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今日谈) 30

 27.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今日谈) 32

 28. 致敬坚守拼搏奋斗(今日谈) 34

 29. 抓住消费升级新机遇(今日谈) 35

 30.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今日谈) 36

"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今日谈)

"植树造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4月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勉励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经过不断植树造林,我们国家树更多了、山更青了、地更绿了。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一棵棵绿树挺拔,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万亩林海;在山西右玉,经过不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在甘肃八步沙林场,一代代林场人治沙造林,让昔日漫漫黄沙变成如今郁郁葱葱......一个个故事启示我们,持之以恒地植树造林,种下的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环境就是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就能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造林10.2亿亩。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一片片森林讲述着中国为增绿固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的积极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我们定能让山川更绿、家园更美,为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贡献。

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今日谈)

日前,中央部门(单位)集中公开了2023年部门预算,这已是中央部门预算连续第十五年晒"账本"。与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减少约1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从严控制,均不超过上年水平。这是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肃财经纪律,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过紧日子就要继续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持续狠抓"三公"经费管理,关键在于落实。把倡廉关口前移,提高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率,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定能更好节用裕民,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今日谈)

麦收时节,河南、山东等地开放乡镇单位办公区的院子、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等,为群众打场晒粮提供便利;周末及节假日,上海、陕西等地开设"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方便群众办事......各地党员干部倾听百姓心声,摸清实际需要,把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做,把好事实事做到点子上、做到群众心坎上。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食品安全监管、清洁取暖、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厕所革命"、垃圾分类......老百姓生活里的事,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真切关心、念兹在兹的大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体现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立场中,镌刻在"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行动中,贯注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追求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一定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日谈)

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许多科技工作者依然在奔波忙碌,或是送技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或是走进工厂车间、为企业创新问诊把脉,或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技术攻关。他们急群众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用奋斗庆祝自己的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生前每年扎根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一直奋战在科研和扶贫一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种菇脱贫......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当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XX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科技强国。以科技报国的远大抱负,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绚烂,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下精彩人生,也必将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今日谈)

在江苏连云港,"北斗+5G"无人农场实现农业设备高速互联,推动耕、种、管、收全程自动化;在重庆两江新区,5G智能重卡不仅能"看懂"道路上的闸口、信号灯情况,还能与码头港区装卸设备实现信息交互......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推动"双千兆"网络在各行各业深化融合应用。

进入5G时代,各领域的快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经建成的110个千兆城市中,84个城市重点场所5G通达率达到100%,有力支撑工业制造、港口、矿山等领域加速数字化转型。实践证明,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提升"双千兆"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能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必能推动数字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今日谈)

小物件里藏着大创新。一个拉头、两片链带,小小一根拉链,却涉及108道工序,关联着14个一级学科、44个二级学科。在福建晋江,一家拉链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材料应用、压铸工艺、染整技术上不断创新,打开了和国际一线鞋服品牌的合作之门,旗下产品更是应用于航天服。从"拼价格"到"拼科技",这样的创新故事给人以启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依靠自主研发,加大技术创新,一家公司的陶瓷新材料成为手机、汽车等产品的重要元件;在攻克452个工艺难题、175个设备难题后,一家公司成功研制"手撕钢",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个个生动案例启示我们,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是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我们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感受节日经济的强劲脉动(今日谈)

节假日是观察经济的窗口。"五一"假期,从餐饮住宿的红火,到景区景点的热闹,再到商场影院的爆满......丰富的消费场景、高涨的消费热情,映照着消费信心的不断提振,涌动着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发放消费券、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创新文旅产品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有效举措,推动消费市场有序恢复。众多游客出行,多元消费火爆,线下与线上"齐飞",实物与服务消费"两旺"......"五一"假期,让世界再次看到一个处处充满生机、处处孕育希望的活力中国,再次印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展望未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基础没有改变,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态势仍在延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必能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感悟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今日谈)

近日,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活动在安徽蚌埠市汤和路学校开展。老师讲解端午习俗,学生们诵读端午民谣、学习编织五色丝线和制作香囊,在深入了解端午习俗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端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各地的端午习俗或略有不同,但涵养朴素深沉的家国情怀,历来是端午节的鲜明主题。端午节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流淌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始终是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动力源泉。端午节,烙下的是文化印记,凝聚的是前行力量。让我们感悟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为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今日谈)

如何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是全社会必须答好的一道考题。上海松江区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中小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浙江桐庐县对全县幼儿园大班至高三儿童青少年开展视力筛查活动,并建立"儿童青少年眼视觉健康档案";安徽合肥市出台规定,新建学校需建设一间近视防控教室,以助力学生防控近视......不少地区不断推出行之有效的新举措,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了有益借鉴。

孩子的光明未来,离不开明亮的双眸。必须看到,在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眼,导致视力损伤。同时也应看到,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成因复杂,既与个人学习、生活习惯有关,也同教育考试评价与激励机制、家校互动模式等密切相关。正因此,学校和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

预防近视,防大于治。坚持关口前移,积极为学生创造符合科学用眼要求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加强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我们定能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明亮"视"界,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脚踏实地推进品牌建设(今日谈)

5月10日,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启动。从人民日报"美好博物馆"快闪店,到中国空间站1∶10模型;从"雪域先锋号"盾构机模拟驾驶舱,到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工程机械设备......亮点纷呈的展览和活动,立体展示中国品牌的新成果新形象,擦亮经济大国的"金字招牌"。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把握发展机遇,打造出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强、影响力大的优秀品牌。这既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积蓄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势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的品牌信誉非常重要,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要有高标准,又要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以恒心办恒业,以品质树品牌,才能赢得市场认可,成就更多"百年老店"。我们相信,随着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中国品牌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叩问苍穹追梦不止(今日谈)

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货运飞船再度为"太空之家"送货,支撑载人航天工程的"补给线"。在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告捷,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以来,六载光阴,天舟穿梭寰宇,见证着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从货物舱和推进舱的优化设计,到国产型号规格比例和数量比例大幅提升,再到关键元器件实现100%国产化、成为世界上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的创新突破,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体现,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追梦之路永不停歇。首次飞行任务告捷,既标志着新的抵达,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奋勇拼搏、再接再厉,逐梦苍穹的画卷定会更加壮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