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3月份官媒重要评论-61篇(第5/4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49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3分钟

实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和价值体系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走出光明大道,赢得光辉未来。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2022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13.4亿人;新时代十年,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亿万人民日常生活的点滴改变,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滚滚向前的奔涌浪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人民是价值旨归,为人类现代化事业开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有道不改、志不变的决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的神州大地,处处呈现奋跃而上、生机勃发的景象,14亿多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通向现代化强国梦想的康庄大道上。展望未来,当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世界意义、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02日05版)

奉献精品,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现场评论·开局之年共奋进⑧)

灵动的编舞,精致的舞美,悦耳的唱腔......走进剧场,北京演艺集团制作的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正在上演。这是由外方原班主创、中方专业主创、一线音乐剧演员无数次打磨的精品佳作,广受观众欢迎。近段时间,这样的新戏大戏接连登台,一朵朵艺术之花在首都舞台上绚丽绽放。

党的XX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依托首都文化资源,北京着眼艺术创作全链条扶持,创新服务方式,力争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不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开创首都舞台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在一次原创剧本创作选题策划会上,一位青年编剧一口气报出几个关注度高的选题,如中轴线保护和旧城改造、故宫青铜器修复、新北京人父子两代关系等。这是北京建立重大主题创作选题台账、孵化培育主题文艺创作"金种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建设剧本库、精品库到搭建选题孵化平台,从组织剧本选题策划到开展采风活动,北京从戏剧创作源头剧本抓起,不断夯实艺术创作基础。同时,北京搭建"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对40部剧本进行孵化,推出9部原创剧目并进行了近200场演出,有效激发了青年戏剧人才的创造力。重导向、抓源头、以打造精品为目标,北京加强探索创新,着力建好大戏种子库,为健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机制拓宽了路径。

让文化选题成为文化精品,是系统性、全链条工程。一部好戏,从选题确定到排练打磨,再到舞台演出,资金、排练场地、演出场所等要素缺一不可。北京紧抓创作前端,设立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每年投入约1亿元;着眼满足戏曲、话剧、舞蹈等艺术类型排练需求,建立北京剧目排练中心,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抓好演出终端,建立全国首家剧院资源统筹平台,破解租用剧场成本高、演出票价高、剧场使用不平衡等难题。事实证明,出大戏推新戏,就要在建机制、提实效上下功夫,紧抓创作关键环节,保障表演出新出彩,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文艺作品的综合价值。

一场话剧演出,能有多少观众?北京人艺《茶馆》的答案是超5000万人次。通过全网高清直播,《茶馆》观众遍及海内外。除了好作品自带好口碑,演出空间及形态的丰富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演艺新业态出现,演艺新空间、特色文化空间等深受欢迎。吉祥戏院时隔多年重新开业、百年戏楼正乙祠重张启幕、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当前,北京结合城市空间特点,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开展特色演艺群落建设,推进富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演艺新空间探索。当一个个文化精品跨越时空距离、走入观众内心,"大戏看北京"的名片就会越擦越亮。

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化精品意识,引导艺术创作者潜心创作、打磨精品,持续释放艺术创作活力,就能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观众,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为本报北京分社记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