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思想纵横第一季度文章汇编37篇(第8/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35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带动全局工作的突破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奔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去的。科学认识、精准把握、妥善解决本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比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面临哪些障碍?农业产业链如何延伸和拓展?如何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扩大开放?民生保障还有哪些短板弱项?......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把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摸清摸透,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

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要加强学习,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不断出现,同时也面临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党员干部要把干事热情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学习,增强专业本领,多掌握几把刷子。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洞察经济运行之"形",精准判断经济发展之"势",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务实举措,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拓展视野、瞄准前沿,了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克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党员干部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目标要坚定不移,行动要科学有效,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坚持稳中求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件任务一件任务地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推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思想纵横)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党的XX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这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忧患意识与底线思维密切相关。常怀忧患之心,始终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才能坚持好底线思维,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到一些,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增强忧患意识,要求通盘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看到有利的方面,又要看到不利的方面,认清底线所在,坚决守住底线。当然,守住底线并不是要消极守成、不敢作为,而是要处变不惊、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矛盾风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如果遇到问题就畏缩不前,坐看矛盾激化,任由局面恶化,不敢挺身而出,最后必然是什么底线也守不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忧患意识越强烈,底线思维越牢固,就越能有效预判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困难挑战,不论是在承平时期还是在危难关头,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1945年,面对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形象地说:"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我们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就是补短板、固底板。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

前进道路上,一些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各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要认识到,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知危图安,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重点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未雨绸缪的主动,才能对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作出正确和充分的估计,才能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稳脚跟、担得起风险,在伟大斗争中不断赢得伟大胜利。新征程上,我们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坚持以忧患意识发现问题苗头,以底线思维划定边界禁区,不断提高驾驭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

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思想纵横)

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还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战略问题都是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增强战略的全局性""增强战略的稳定性"。这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战略的内涵与本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前瞻性是战略思维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在掌握历史发展大势的主动中确定战略、确立方针、制定政策。党的XX大报告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彰显战略前瞻性的纲领性文献。增强前瞻性,既要看大势,也要看风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下好防范化解风险的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增强战略的全局性,就要从事物存在的整体性出发,抓住事物的根本性矛盾和全局性问题,立足全局、统筹局部,以根本性矛盾和全局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带动推进局部性矛盾和问题的化解,推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不打小算盘、不搞小聪明,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稳定性是保证战略顺利推进、如期实现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增强战略的稳定性,就要深刻认识到战略本身不是一时的、一隅的,而是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党的XX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波谲云诡、国内形势如何复杂严峻,我们都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只要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能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思想纵横)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形成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西方现代化模式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结果水土不服,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因为尊重中国历史条件与现实国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虽然现代化有着共同特征,如经济增长、国力增强、文明提高等,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可为其他国家提,然而借鉴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亦步亦趋。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也让中国式现代化充盈着鲜明中国气象。同时,我们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广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有益知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根本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大力推进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拓展了现代化发展路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立足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道路、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

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思想纵横)

党的XX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凝练了我们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阐明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懈追求和科学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人们希望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从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掌握主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近代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经过亲身实践、反复推求、深入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郑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一以贯之,从来没有动摇过、改变过、放弃过。

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我们党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是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揭示真理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不仅不懈追求真理、勇于揭示真理,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用锐利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和内外形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没有止境。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回应现实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增强预见性、把握规律性,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