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4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75篇(第8/1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60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54分钟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7日05版)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评论员观察)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

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

在浙江宁波,甬江流域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对洪水演进的仿真预演,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在湖北石首的天鹅洲保护区内,水温、溶氧率、江豚进食量等数据被采集汇总到智慧生态保护系统中,助力动物保护更加精准高效;陕西省建设的数字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具有数字乡村环境监测、可视化地理信息服务等功能......近年来,不少地方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今世界,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两大趋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产生"1+1》2"的整体效应。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作为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生态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才能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以福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为例,从海漂垃圾重点监测、空气质量精准研判,到指挥中枢部署工作"点对点"、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无纸化",该平台更好帮助生态环保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证明,有了海量数据与强大算力,生态治理不仅有了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了科学分析、有效应对的"智慧脑""灵巧手"。下一步,丰富生态领域数字应用,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就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有利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很多数字科技企业制定低碳发展计划,5G基站单站址能耗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节能建筑、节水农业、零碳工厂等数字应用新探索,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据预测,到2030年,各行业受益于数字技术减少的碳排放量将达到121亿吨。数字化与绿色化相融合,有助于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推动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共同提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看房到实现无纸化签合同,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打卡健身到参与线上二手交易,数字化应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绿色智慧生活中来。依托数字技术,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在促进节能、降碳、减污的同时,推动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有了更加坚实的根基。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下一步,不断夯实生态环境科技基础,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必定能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让美丽中国不断展现更加壮丽的新图景。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7日05版)

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能够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五大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转化非遗经济价值助力产业振兴。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可以通过"非遗+线上直播""非遗+旅游"等多种方式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增收。目前,我国已设立覆盖398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非遗工坊1100多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扶贫模式,对促增收带就业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比如,贵州毕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通过开展特色苗绣资源文化产业扶贫探索成功脱贫,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2450元增加到2021年的19304元,实现大幅提升。

发挥非遗美育价值助力人才振兴。非遗以其丰富的艺术资源与精彩的工艺实践,将民族文化精神培育融入乡村生活,营造良好美育氛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以艺术之美扮靓日常生活,吸引更多从业者,不仅能发挥民间艺人活态传承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工艺人才支撑。

传承非遗历史价值助力文化振兴。乡村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生长的沃土,非遗多数来自这片沃土,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民族舞蹈、民间美术、乡村民俗等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非遗资源,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探索"非遗+文物保护""非遗进社区""非遗+课堂"等多种创新模式,既能让非遗焕发新光彩,也将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提炼非遗绿色价值助力生态振兴。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非遗以其独具魅力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带动村民在"日用而不知"中涵养生态文明理念。比如,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银器、锔瓷、竹编等各类手工艺,都天然蕴含着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传承这些非遗工艺无疑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提升非遗社会价值助力组织振兴。非遗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促进其合理利用,有助于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吸引人才回流,重聚村庄人气。比如,云南泸水市将党建、非遗、乡村振兴相结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此外,基于不同文化传统的民间社会组织以及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体,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加强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将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更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旺盛活力。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7日05版)

我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新论)

世纪疫情,大战大考。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抗疫答卷。回望3年多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不变价值追求,始终是我国疫情防控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我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最真实的写照。

生命重于泰山。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铿锵有力的承诺,也是坚定不移的行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期间,4.26万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800余万件防护服、超过7万台医疗救治设备紧急调度,为了生命,八方驰援;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放弃,为了生命,我们全力以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为了生命,我们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各项工作细而又细、政策措施实而又实,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城市人口密度普遍偏高,人员流动频繁,人均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重症救治资源数量均低于发达国家,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新冠病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3年多来,我们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方面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努力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我们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平急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3年多来,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数据最有说服力: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9年的77.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3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作为必须守好的底线,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确保"粮袋子""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我们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稳住经营主体;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在保护了亿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给出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答卷。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3年多来,中国尽己所能助力各国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到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再到以自身开放合作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不仅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也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理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指引下,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受住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3年多同心抗疫,成绩有目共睹,历史必将铭记。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7日05版)

把握制度优势带来的机遇(新论)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探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近年来,一个个重大工程、一次次重大突破、一项项重大成就,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巨大的人间奇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要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我们把握制度优势带来的机遇,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中国体量巨大、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展示出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背后是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奔赴一线,19个省份吹响冲锋号、划分责任田、明确任务书,对口支援疫情严重地区。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我们就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克服了危即是机"的定力创造新机遇。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展望未来,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就能把握制度优势带来的机遇,为中国号航船行稳致远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8日05版)

建新功,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人民观点)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343.4万户,同比增长7.2%;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风能、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同比增长21.8%......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稳步改善。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实绩助力中国经济开局向好。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作出深刻阐释,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建新功"。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才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