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2024年以来,市教育局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牢把握教育局政治机关、教育工作政治工作的定位,全面增强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教育强市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为党育人政治站位,推动政治建设落实落细。始终把"两个维护"摆在机关党建首位,把为党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政治责任,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闭环落实机制,统筹抓好市委巡察整改,深入分析研判政治生态,以教育者先受教育、育人者先育其人的站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主体责任落细落实。一体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机关党委专门责任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提请局党组会研究机关党建工作11次,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2次、机关党委全委会3次,制定主体责任"三张清单"、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打造责任闭环。青年教育创新创优。实施年轻党员教育管理能力提升行动,举办政治培训暨青年读书班,组织年轻党员主题演讲比赛、调研成果交流,该项工作获评局"工作创新十佳范例"。

(二)坚持常态常抓强基固本,推动基层组织规范过硬。坚持抓好"头雁"、育强队伍,指导25个支部换届、补选,高质量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和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分别授课辅导,突出政治标准发展党员870名,开展宣教月"六个一"活动,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87人次。抓规范铸熔炉。落实党建工作季度自查、半年自评、年度考核机制,开展1轮调研督查、2轮列席督导和12次日常指导,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59次,5个支部获评市直机关"红旗党支部",示范带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联动激活力。实施党建联建、支部联学,推动机关支部与所联系指导的战线和社区党组织开展联学20余次;围绕"四进四联"深化实践活动,解决问题4098个,办实事82件;坚持党建带群建,指导机关工会、团委换届,组织乒乓球赛、秋季运动会,开辟"机关书吧",设立"支部书架",机关党建更具活力。

(三)坚持党建业务相融互促,推动教育强市高质高效。制定党建工作年度要点、月度清单,把党建融入教育全领域各方面,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市委流域综合治理、我局教育数字化建设等组织专题辅导8场,为业务工作提供思想指引和理论支撑。找准转化运用关键点。践行"四下基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强市建设开展调研,组织调研成果交流3场,收集建议73份,向市委上报"学有所教"等专报4份,推动调研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找准推进实施结合点。锚定教育强市目标,在中部地区率先与教育部举行部市会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部聚焦"十大行动""十件实事""六大工程"奋力攻坚,深化岗位建功,选树"优秀共产党员"41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事关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机关党建工作必须始终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拧紧管党治党责任链;必须重在抓支部、重在抓基础,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全局、抓发展,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的实践,推动党建与中心同向、与业务同行。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准教育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政"12345+N"建设工程,用新思想培根铸魂;优化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梯队,全面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质化、高效率运转;落实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园覆盖率,继续培育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推进主城区普通高中资源建设,积极推动职业学校基础设施、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工作;做好"减负提质"文章,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系统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把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润心"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继续推进国家和省改革试点,深化六大改革实验区建设,发挥好试点先行作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难点上创新探索,及时总结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落实《全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将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育人功能,培育健康的教育生态。

(四)精心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筑牢事业发展的人才根基。配齐配优学科"排头兵",推进由研究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将师德教育作为新教师入职培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积极争取省内外学科专家、教学名师来泰指导和送教,建强"全市师说"全员培训平台,深化全市教育名家、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及市名师工作室、"四有好教师"团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成长载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