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陕西榆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合集15篇(第2/3页)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永无止境。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且日益多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要继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动人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让美好生活有坚实保障。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下,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要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时刻以群众需要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呼声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让人民在优质文化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就要突出农村和城市街道社区"两大领域",用好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基层组织运行方式、群众工作方法、矛盾调处机制、社会治理手段,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基层
治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社会全面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王早霞
(2021年9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话,是回望建党百年历程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解决时代问题、应对百年变局的一把钥匙。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坚持根据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总是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作出正确决策。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和战略,并不是凭借什么技术、技巧,更看重的是民心、人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上。比如,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实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次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决策就有了根基和底气。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
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我们越要深入研判、深入调查、科学决策,越要牢记"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切实提高掌握和运用政策和策略的能力水平,切实增强执行政策和策略的坚定性、自觉性。做到科学决策,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萧放
(2021年10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农业社会。现代生活建基于现代社会,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如何接续与传承农业社会形成的传统文化,满足我们的美好生活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传统文化作为数千年的文化结晶,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载体,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力量,它必然构成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底色与依存的社会心理基础。我们深知传统文化在维系与服务当代社会方面的重要价值,回答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以获取生活信念与精神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仁爱、忠恕、信义、和平、和合、中道、刚健等精神概念,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也是给予现代社会巨大的精神滋养的源泉。我们通过阅读历史文化经典、民间口头传统的传承,以及仪式典礼行为的呈现等多种途径,从而实现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追认与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我们通过对先贤与先烈的追念,在思接千载中,获取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丰盈;在历史故事讲述中,我们重温先辈为民族生存发展曾经历的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由此获得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信心与向上、向前的精神动力。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在紧张焦虑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如书画的欣赏、茶道与太极运动等实现身心调整,润泽心灵。因此说现代人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
二、现代人的社会生活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持与服务
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淬炼,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群体社会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智慧,这些经验与智慧是我们现代人面对自然环境与构建和谐社会生活的文化凭借。
首先,我们看传统社交礼俗。中国有悠久的礼仪文明,礼仪文化发达,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传统文化强调以礼相处,有礼则安,不学礼无以立。在社交礼仪中,重视"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人情互惠与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暖。某些乡村村委会通过设立关爱基金,对生活有困难的村民进行帮扶慰问,充分体现了我们"患难相恤"的人情文化传统;在当代城市化过程中,很多村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在城市社区中,如何尽快让新居民适应城市生活,就需要调动我们传统的社交人情礼俗资源,通过相互关怀与社区集体活动方式,化生为熟,在新的社区空间建立起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礼俗文化为现代城市社区生活与生命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生活范本与实践路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修身齐家"的道德修养。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清正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当下提倡的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中华传统文化重视老人与儿童,提倡孝道与慈爱,我们通过传统的人生礼仪,敬老慈幼。其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成人礼,成人礼是青少年走向成人的礼仪,传统冠礼强调通过成年仪式,进行"成人之道"的教育。我们今天同样倡导家庭、社会为青年人举行成人礼,以强固其成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传统家庭文化在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民族文化传人、助力现代家庭建设与稳固社会基础方面,具有特别的社会效能。
其三,现代社会是以目标为指向的利益构成,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松散,传统文化强调利他原则,强调集体公共生活中的相互依存意识,人们运用超越个人的集体协商方式解决公共生活问题。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传统节会庆典与集体性的民俗生活仪式,如"我们的节日",在大家共同参与的合作互动中,甚至是比赛竞技中,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重新营造集体归属意识与共享的情感氛围,从而有效促进地方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连接,让现代社会生活成为具有强大内部聚合力量的共同体生活。【藏经阁】更多资料请联系QQ215425891,海量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三、现代生活需要传统文化的物质资源支持
现代生活需要传统文化的物质资源支持,以丰富与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美好需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在山海、平原、江河、谷地等多样性空间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传统与物质产品设计加工的技艺智慧。我们因地制宜,依时令生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饮食文化。民俗饮食传统成为当代日常生活中最鲜活的内容,如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北京的庆丰包子、嘉兴的粽子、苏式月饼、宁波汤圆、武汉热干面、新疆的手抓饭、
东北的豆包、浙江的麻糍,还有各地茗茶饮品如西湖龙井、英山团黄、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等等,这些与地方环境物候物产密切关联的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口腹之需,同时也满足了离开故乡的人们的乡愁,为流动的中国人提供了情感慰藉。
现代社会是以工业产品为物质基础的,工业产品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但它的通用性不能满足地方日常生活的个性需求,而传统手工艺产品具有一般工业产品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人们以大红灯笼点亮节日,烘托年节气氛,以木版年画与对联装饰门庭,迎春祈福,以佩戴香包清洁身体,以手工织染满足我们对传统审美的需求。同时我们的传统庙会商贸活动,也是满足今天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如北方的赶集、南方的赶街,还有各地满足人民商品交易习惯的地方传统节会,都是传统文化服务现代生活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它主要是以其特有的多方面价值对现代生活予以丰富与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精神慰藉与文化认同的归属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与前行的精神动力,从而赋予现代生活以通达美好与绵长魅力。
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周丹
(2021年10月1日)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从红色资源中追寻历史印记,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致敬,也必将使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得到永恒滋养。
运用红色资源,以鲜活教材锤炼党性修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波澜壮阔。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伟大成就值得骄傲,红色足迹见证腾飞。红色地标、革命文物、红色故事引领我们感知百年历程、铭记伟大成就、接受红色洗礼。将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资源",让鲜活生动的历史直抵人心,亦能激励共产党人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运用红色资源,从历史文脉中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资源见证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从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到扭转乾坤的延安精神,从伟大抗疫精神到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无私奉献,他们用鲜血和汗水诠释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只有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能在仁人志士、革命先烈铺就的道路上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运用红色资源,让"中国红"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奋斗的颜色,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鲜亮底色。红色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一经激活,就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只有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擦亮红色底色,将"红色烙印"永恒根植于心,才能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奋进新时代中传承"中国红"、绽放"中国红"。
减碳工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娄飞鹏
(2021年10月6日)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在此之前,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就实际情况看,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扎实做好,务求实效。
减碳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主动选择。回顾全球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各国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发展经济时普遍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尤其是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把发展中国家作为"污染天堂",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方式进行污染的国际转移。也正是如此,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地球上资源和环境存在不可持续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粗放,对环保治理投入不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无论是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看,从人们对生态环境有更高要求看,还是从代际公平的角度看,绿色发展模式已成为未来的必然选择。
当前,各级政府和部门正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减碳。在此过程中,受到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理解不够准确,对相关政策领悟不够深入透彻,以及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行动方案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执行中也出现一些不良苗头,"运动式"减碳、"一刀切"式减碳不同程度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空喊口号,相互攀比提前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盲目下指标,开展减碳竞赛,大造声势却不见实效。二是将问题简单化和短期化,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制定不切实际的行动方案,如对所有能耗高、排放高的项目一律关停。三是缺乏系统观,不考虑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为了局部、短期利益,或者简单"一刀切",或者根据市场主体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采取不同的政策标准,人为在减碳过程中制造不公平。
以上减碳方式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从宏观方面看,没有立足我国国情,超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干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最终可能导致减碳不成却影响经济发展。其次,从中观层面看,"一刀切"减碳对部分必要发展项目造成影响,推动上游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再次,从微观方面看,简单粗暴减碳可能会加重部分企业困境,通过限制用电来减碳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错误做法的结果不仅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无益,反而会影响减碳整体进程,甚至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因此,需要对减碳有正确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有序做好减碳。【藏经阁】QQ215425891,海量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正确认识减碳。从发展理念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毕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关注生态环境质量。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创新投入与生产效率。从代际公平角度看,减碳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国际范围看,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减碳是我国积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主动选择。从减碳具体操作看,需综合考量国情、社会经济承受力等因素,不可将减碳异化为某种政绩或者不切实际的目标从而逢碳必减;也不能认为距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还远而无所作为或者等待观望。
统筹推进减碳。从根本上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是生产、投资、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重塑,要切实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一是统筹考虑多个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关系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调整,还涉及到经济主体生产和居民生活方式优化,对此需要综合考虑,既要鼓励绿色生产也要鼓励绿色生活,统筹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环保等各种政策运用,统筹利用政府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方式,在不同领域协同推进。二是统筹考虑差异性。我国国土广袤、经济体量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有较大差异,减碳需要在全国整体一盘棋的框架下考虑区域差异性,制定细化减碳措施,出台针对性举措。三是统筹考虑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和长远,不仅对高碳排放领域进行合理控制,还要鼓励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的高效利用,通过有增有减的方式减碳,逐步实现平
稳过渡,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四是统筹技术和制度创新。一方面要创新技术,通过不断创新降排提效的绿色技术,逐步替代传统技术推进减碳。另一方面要创新制度,宏观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微观方面创新管理形成减碳经营新模式。
有序推动减碳。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非短期目标或者阶段性目标,也无法简单处理。尤其是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较高、煤炭作为能源主体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工业化进程仍在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减碳工作难度相对更大,不能"运动式"开展,简单追求短期成效,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分步有序扎实推动。一方面,分步实施。在减碳问题上设立合理的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初期阶段宜重点关注总量控制,在总量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下逐步追求减量进而实现碳中和。结合经济结构转变,先立后破,在控制高碳排放领域推动其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同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排放领域发展,在减碳的同时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以稳定减碳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分类实施。考虑各个领域的基础条件差异、减碳难度有差异,先易后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通过先进带后进逐步推进减碳工作,蹄疾步稳推动减碳目标顺利实现。
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何俊男
(2021年10月1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推动有温度的发展为群众带来有质感的幸福。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回顾过去百年的峥嵘岁月,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我们党都永葆初心、矢志不渝,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百姓心为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性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和信心,不断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怀揣一颗为民之心深入群众,干事创业便有了可靠基石;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履职尽责便有了行动指南。"不问农桑者,无以为圣贤。"要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摒弃"屋里吹空调听报告""屋外散心寻乐看盆景"的调研,真正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摘下"官帽"戴上草帽,脱下皮鞋换上布鞋,把腰身弯下去,让身子沉下去,多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收集第一手资料。要善说群众语言,用听得懂、接地气的大白话同群众交心谈心,切实听一听群众的真心话,察一察群众的糟心事,摸清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愿望,为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奠定坚实的基础。
"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不是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心中装着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将心比心,顾及群众感受,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
务、诚心让群众监督,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要甘当小学生,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带着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放下架子向群众求计问策,将群众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真招实措。要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突出问题导向,着眼于群众的"急难愁盼",疏通堵点、纾解痛点、回应槽点,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在做好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实事中进一步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
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莉莎
(2021年10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之处,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将文化创新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结合起来,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传统文化、技艺在媒体上热度持续上升。央视的文物类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运动捕捉技术使文物变得生动活泼,还能与观众对话,传递思想与精神;《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极具创意地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变得有生命力,展现出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今年,河南卫视更是异军突起,在端午、七夕、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打造了一系列现象级节目,从灵动曼妙的《唐宫夜宴》,到飘若惊鸿的水下洛神舞《祈》,再到中秋月圆之夜从《瑞鹤图》中飞出来的
《鹤兮归来舞》,为日渐走入审美疲劳的晚会注入了全新的形式和传统文化隽永的内涵。这些深受人民群众好评的节目说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天然的亲近感、对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非格格不入,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能使传统文化获得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能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也启示我们,要善于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首先,要"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统文化不是远离我们生活的遥远符号,这个"活"字,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指明了方向。灵活运用文物、遗产、典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各文化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让这些文化承载者重新进入到公众视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能够在技术创新空间中走近文化,使文化不再是冰冷玻璃展柜后的"物",而变成审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震撼。此外,基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加入了时尚新奇的创意与设计,传承着大国匠心,这些带有传统特色的产品则真正进入了人
们的生活空间,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用创造性的方式来解读和转化古老传统,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创意的开发,采用最新的传播方式,发掘文物中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在为人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同时,能够使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体可感,使人们的文化自信自然增长。
其次,要"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统文化要连接到现代生活,必须通过创新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文化生活需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成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注重人体自身的整全与协调,注重群体的情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坚持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用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通过因地因时制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打造为实用美观的产品,为经济上提供新的增长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精神,对文化符号、文化元素的发掘,能够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审美需求。传统文化注重节庆、礼仪、社群生活,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社会风俗,可以为日益疏离的现代人生活提供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