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国之大者”理论文章、心得体会汇编(57篇)(第16/1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142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15分钟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决议》明确提出"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必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党的领导就会加强,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继续取得未来的成功。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责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加速演进,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只有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才能把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才能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而把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就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部署什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三重审视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贾蕾

国之大者,关乎国而利于民。习近平自2020年4月首次提出〞国之大者〞这一概念以来,屡次在不同时间、场合加以重申。对〞国之大者〞进行深入理论研究,体会和领悟〞国之大者〞的实践要求,认识和把握〞国之大者〞的时代价值,对于推进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备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理论审视

何为〞国之大者〞?通过分析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可知,〞国之大者〞最初针对特定情境提出,在内涵方面相对内隐。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演进之后,其以〞让人民生活幸福〞为核心意旨具备多重指向。

〔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近几年以来反复强调的重要话题

2020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首次使用〞国之大者〞概念,强调要汲取秦岭违建的教训,〞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1];5月,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他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大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2],通过强化责任担当来强抓政策落实;10月,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3];12月,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中央政治局同志要〞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4],明确自身职责定位。

进入2021年,习近平更是屡次强调〞国之大者〞。1月11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项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5],不间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1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政治局同志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6];2月,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批评一些党员和干部〞对'国之大者'不关心〞[7]的情况,强调要增进全党团结和强化看齐意识;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他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勇于担当,善于作为〞[8],为〞中国梦〞奉献力量;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9]。6月,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10]。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牢记'国之大者'〞[11]。〞国之大者〞不仅成为习近平讲话中的〞高频词〞,而且逐步成为〞突出点〞。

〔二〕〞国之大者〞有机整合国家、政党和人民利益

通过上述梳理可知,习近平最初提出〞国之大者〞时并未就其具体内涵进行深入阐发,后期随着提及频次的增加,其内涵逐步明晰。总体而言,〞国之大者〞指向国计民生,反映国家、党和人民的核心利益。

首先,〞国之大者〞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事宜。〞国之大者〞,顾名思义,即国家建设、发展过程当中的重大事项或问题。结合具体语境来看,习近平在陕西和青海考察时分别强调要保护好秦岭和三江源等,强调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实现长久健康发展具备深远意义。因而,生态环境保护可被视为〞国之大者〞[12]。在看望政协委员时,他强调,农业根底地位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无视和削弱,要稳固农业根底性地位,落实〞六稳〞〞六保〞[2]。因而,农业、就业、金融和外贸等可被视为〞国之大者〞。在清华考察时,他指出,教育为百年大计之本,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满足党和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8]。因而,教育事业可被视为〞国之大者〞。这些领域都关涉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是全局之计、长远之事。

其次,〞国之大者〞主要针对党员干部而提出,〞国之大者〞也即〞党之大者〞。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讲话,多数直接面向党员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治局同志、考察地省委书记和省长、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和全体党员等。〞国之大者〞之所以和党员干部发生联系,原因在于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目标和国家追求高度一致。故而,〞国之大者〞所指,也即〞党之大者〞所向。政党通常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拟稳定的集团来主持〞[13],党中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顶梁柱〞[14],〞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15],全体党员担负着党和国家交付的重要职责。因而,党员干部是〞国之大者〞的〞心怀〞主体,理应发挥较大作用、作出更多奉献。

最后,〞国之大者〞是国家关心、党的关切和人民关心的有机统一,根本指向人民幸福。就国家和人民的关系而言,〞民者,国之根也〞。国家由人民构成,人民的利害得与失、满意和否决定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兴衰更替。故而,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便确定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始终关切人民利益。就政党和人民的关系而言,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关心最多的是人民,强调最多的是人民,坚决维护的立场也是人民立场。因此,习近平指出,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就是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决维护的立场〞[1]等。就两者和人民的关系而言,国家发展、政党利益,直接和人民福祉相联,引发民众高度关注。在此,国家关心、政党关切和人民关心实现融合,〞让人民生活幸福〞也成为〞国之大者〞的价值内核。

〔三〕〞国之大者〞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理解

〞让人民生活幸福〞虽然构成〞国之大者〞的核心意旨,但却不可以机械地将其理解为〞国之大者〞的唯一内涵。〞让人民生活幸福〞本身不是抽象的概念式存在,而是具体的、有层次的。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也说明,〞国之大者〞具备极强的延伸性和拓展性,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展开分析。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国之大者〞主要指向关涉国家根本性质和战略全局的内容,事关方向方位、关键要害和行稳致远[16],根本上决定着人民幸福。在此意义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之大者〞,它关涉我国前途命运,有利于国家一直不间断发展和实现人民幸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国之大者〞,它关涉指导思想,有利于国家改革深入和指引人民行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之大者〞,它关涉制度保障,有利于国家优势彰显和维护人民利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国之大者〞,它关涉精神根基,有利于国家文脉传承和提升人民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是〞国之大者〞,它关涉领导力量,有利于国家走向未来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从中观层面上讲,〞国之大者〞集中指向宏观政策指导之下的战略布局和设计,关系到人民幸福的实现。在此意义上,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国之大者〞,经济建设为人民幸福奠定物质根底,政治建设为人民幸福提供权益保障,文化建设为人民幸福增添精神动力,社会建设为人民幸福营造良好气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幸福创设有利条件等。同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国之大者〞[1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人民幸福铺就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为人民幸福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人民幸福构筑法律保障之网,全面从严治党为人民幸福提供坚强领导力量。

最后,从微观层面上讲,〞国之大者〞具体指向宏观政策和中观布局的操作和执行,关系到人民幸福的实现。在此意义上,污染防治是〞国之大者〞,它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措施,为人民幸福提供环境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新安排,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国之大者〞,它在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愈发凸显的形势下,保障人民生活安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它作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紧要活动,实际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也是〞国之大者〞[18],它不仅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鲜明要求,而且是党忠于人民的直接表现。

因此,〞国之大者〞不仅承载着我们党崇高的为民理念,而且着眼于国家具体的工作安排,是一元和多元的和谐统一。它强调的〞大〞表达出一种战略性和大局观,不同层次的延伸和拓展又要求落小落细落实。故而,习近平在提出〞国之大者〞的同时,还对实践方面进行了科学指导。

二、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实践审视

如何推进〞国之大者〞?习近平不仅反复强调〞国之大者〞这一概念,而且不同程度地指明〞国之大者〞的实践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全局谋长远、旗帜鲜明讲政治和全心为民办实事。

〔一〕立足全局谋长远,不间断培育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气魄

推进〞国之大者〞,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格局。习近平指出,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把握大势,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安排,〞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第一,培育大视野,提高审视力。视野通常指人的眼睛在注视某一点或区域时所能涉及的范围,引申为人的思想或知识领域。有大视野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进而不间断增强审视力。培育大视野和提高审视力,就是要做到站位高、立意广。要树立大历史观,通过明晰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树立大世界观,通过培育全球视野和国际视野,促进国内外共同繁荣;要树立大技术观,通过拓展科技视野和人才视野,及时掌握科学前沿和竞争优势;要树立大时势观,通过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预判风险和评估挑战的能力等。

第二,培育大格局,提高谋划力。格局一般指对事物的认知范围。有大格局才会有大作为。它要求在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同时,提升统筹和谋划能力,做到抓大事、谋全局。为此,要有战略思维和眼光,在已有根底上进一步谋划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大局观念和大局观意识,在现有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国家整治管理体系和整治管理能力现代化;要有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在目前情况中进一步做到〞固根基、扬优势,补不足,强弱项〞[19];要有系统思维和决断能力,全面权衡某一措施是否符合实际,仔细考察某一措施是否值得推进,做到科学分析、决策合理;要有发展观念和求实品质,拾级而上地〞定好盘子〞,条分缕析地〞理清路子〞,实事求是地〞开对方子〞,有条不紊地〞走对路子〞,坚决躲避遇事心神慌乱、临事毫无章法等情况的发生。

第三,培育大气魄,提高勇毅力。气魄指某人身上或行动中被激发出来的做事能力和魄力。大气魄需要大胸怀,大胸怀激发勇毅力。在我国,心怀国家事业和14亿人民就会拥有宽广平台,着眼于蝇头小利就会陷入思想和行动的藩篱。为此,习近平强调〞大就要有大的样子〞[20],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切实为人民长远计、为国家未来谋,以无愧于时代和历史。因而,要有〞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气概,不间断养存浩然之气;要胸怀宽广、坦荡沉着,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要在复杂形势面前有〞冒〞的勇气和〞闯〞的劲头,在严峻考验关头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毅;要有〞想干事〞的心思、〞能干事〞的姿态和〞干成事〞的本领,不间断提升见识和胆识,做到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破解难题。

〔二〕旗帜鲜明讲政治,一直不间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

推进〞国之大者〞,必须在政治方面站稳立定。习近平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21]。故而,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自觉讲政治〞[1],〞不间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一,提高政治判断力,增强战略定力。政治判断力指对政治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并最终站在正确一方。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问题,不间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淬炼出〞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能力。为此,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从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在复杂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和政治方向;要能够透过复杂现象看清内在本质,对大局看得清、对大势辨得明、对大事把得住。这些都需要超凡的战略定力来维持。要坚持以我为主,做到应完善且能完善的坚决完善,不应触动又不能触动的坚决保持;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斗争精神,认认真真的做好工作。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斗争日趋剧烈的形势下,要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强化〞守土〞意识,做到守得住、守得牢、不偏颇、不动摇,坚决抵抗错误思想、防范〞失足落水〞行为。

第二,提高政治领悟力,增强学习能力。政治领悟力指能够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切实的了解和掌握,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它要求紧跟党中央的政策、文件和决议,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和最新提法,以在含英咀华中一直不间断提高政治站位、在深切领会中一直不间断把准政治方向、在对标对表中一直不间断坚决政治立场、在自我检视中一直不间断明确政治态度。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提高学习能力来强化和实现上述本领。要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认真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根底上一直不间断思考、融会贯穿、学深悟透,进而使自身愈创造晰事态道理、日益增强理想信念、不间断提升道德水平,最终化为身体力行。

第三,提高政治执行力,增强行动能力。政治执行力指能够对党的要求和决议等采用始终尊奉和坚决执行的态度,做政治上的〞老实人〞。一分安排、九分落实,执行是政策制定之后的关键之举。坚决正确地执行能够力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良好贯彻,执行弱化将使党的主张大打折扣,执行偏离将严重歪曲党的意旨。为此,要在思想上有认知、有敬畏,在行动上坚决贯彻、令行禁止。要坚持〞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做到党中央倡导的内容坚决响应、党中央要求的事宜坚决服从,党中央禁止的行为坚决杜绝;要强化大局观,提高行动能力,应该做的事情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力保落地实施,应该处理的问题无论多么棘手都要快速处理,应该担负的责任无论何种后果都要予以担负。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先之劳之、自我表率,带头践行党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为普通党员作出表率。

〔三〕全心为民办实事,努力做到干得广、干得实和干得久

推进〞国之大者〞,必须着眼于大而落实于小。干部,〞干〞字当头;党员,〞党〞是先锋。习近平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关心人民,将人民放在第一位,要做为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党正是通过实干才赢得人民拥护,〞国之大者〞要求我们继续秉持实干作风。

第一,为人民办事要干得多、干得广,这是就为民效劳的范围而言。人民生活涉及各个方面,它不仅涵盖衣食住行,而且包括养老、医疗、就业和教育等。由于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但人的需求具备发展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愈发多元,也对我们党提出更高希冀和要求。为了让民生质量更高、品质更高、层次更高,我们不仅要继续为人民着想,而且要想得全面周详;不仅要着眼于物质层面,而且要着眼于精神层面;不仅要解决当下〞急难愁盼〞的事情,而且要考虑和此相关问题的处理。它并不意味着群众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而是要求党员干部遇事先想一步、想得多一点、广一点,做事多干一步、干得全面一点、妥帖一点,进一步赢得民心,一直不间断激发起人民干事热情,切实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

第二,为人民办事要干得透、干得实,这是就为民效劳的程度而言。群众利益无小事,往往需要下大工夫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把人民〞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俯下身子,到车间码头、田间地头、市场社区,亲自询问、亲自查看、亲身体验,了解民情、掌握实况,在把握实据中搞清问题、厘清思路、抓住症结,并通过实招、硬招、妙招,将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解决好,为人民纾忧解困,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局部具备长期性和反复性的事情,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钉,力求妥善处理和完美解决。要力戒形式主义,反对不实之风,追求精准发力,做到务见实效。

第三,为人民办事要干得长、干得久,这是就为民效劳的时限而言。为人民效劳不是一日一时之事,而是一生一世之追求。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因此,为人民办实事不应因职务有无、职位升降、地域变动等而有所改变,党员同志必须做到长久投入、一生奉献。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心中常思使命职责,脑中常谋民生之事,做到对人民念念在兹、对群众用心用情;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岗位上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反对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发扬孺子牛精神,甘愿为民差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慕〞显绩〞谋〞潜绩〞,多为后世打基夯石、奠基铺路。普通党员要秉持共产党人的为民作风,时时尽力造福人民,踏实做好群众工作,真正让人民获得幸福,使〞国之大者〞长久落实。

三、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价值审视

〞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守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深刻洞悉国内外形势根底上提炼出来的,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新出场,为我们守牢初心提供了有效指导,而且为我国应对国内外挑战提供了有力武器。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全新出场

一方面,〞国之大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带来群众队伍的扩大。因而,唯物史观一定程度上也可称为人民史观。在其看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主体角色,要切实做好人民公仆,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利。在这一重要理论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带着人民求得解放、实现发展,并始终将人民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也强调要有人民情怀,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利益,同时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性伟业等。〞国之大者〞重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国得到全新呈现,也使人民史观在新时代得到生动彰显。

另一方面,〞国之大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现实运用。其中,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强调要摒弃孤立观念、锻造整体视野、锤炼系统思维;发展的观点认为世界处于不间断变化之中,强调要理解内因和外因的关联、把握偶然和必然的联系、注重量变和质变的转化;矛盾的观点认为世界处于对立统一之中,强调要关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做到抓关键、看主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这些都启示我们在整治管理国家的过程当中要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不间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习近平在谈及〞国之大者〞时强调要有大的思维和格局,善于〞打大算盘〞〞算大账〞,并注重化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契机、变阻力为动力等,表达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灵活运用。

〔二〕为我们党秉持初心使命提供重要指导

一方面,〞国之大者〞为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提供了思想指引。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人民型、使命型和责任型政党,自诞生起便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没有也不谋求自身的特殊利益。在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和谋复兴的各个阶段中,优秀的共产党人为初心付出巨大代价、为了让命作出巨大牺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鲜明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和共等。〞国之大者〞将视角投注于〞让人民生活幸福〞,不仅基于我们党对百年坚守初心使命的历史回望,而且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始终不忘初心、牢牢秉持使命。

另一方面,〞国之大者〞为我们党坚决守护初心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党在守护初心、肩负使命的过程当中总体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少数个人或群体丧失初心、有辱使命的情况,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问题还比较严重。习近平指出,〞现在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7],严重影响了党的团结统一和使命坚守,不利于党的担当作为和形象塑造。习近平屡次强调,政党根基在于人民拥护,政权前途在于人心向背。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为群众谋幸福,才能成为人民主心骨;反之,不重视这些问题、不整治这些痼疾,将直接损害党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危及党的执政根底。习近平在论及〞国之大者〞时提出要〞讲政治〞、重视〞政治三力〞等,不仅对负面现象提出深刻警示,也有力推进了我们党坚决保卫初心使命的下定决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