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学习习近平理论,讲述总书记故事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大家好,我是XX镇工作人员XX。很荣幸,今天能借青年干部微宣讲的平台,向大家分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的故事和自己的一些感想。

1969年1月13日,年仅15岁的习近平,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又冒着滚滚飞扬的黄土乘坐卡车,紧接着再步行十几里山路......来到了黄土高原上的延川县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度过了七年难忘的成长岁月。

初到梁家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就给习近平和知青们带来了严酷的"四大关"。总书记曾回忆到,除了"饮食关",还有跳蚤关、劳动关、思想关。对于知青来说,其他还只是皮肉上的困难,"思想关"才是最难过的关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在艰难环境中毅然选择了前行的道路,一直拼命干。

七年的时间,他从未放弃读书和思考。

七年的时间,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挫折,入团入党。

七年的时间,他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用3个月时间就让家家都点上了沼气灯,震动了全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印证了好干部的标准。

1975年在他离开梁家河时,一推开窑洞门,全村男女老少站满一院子自发为他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村民们唯一一次看到习近平落泪,是他这时赶忙走过去搀扶一位前来送行的双腿残疾的村民。离开梁家河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当地人民,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写信给延川县委书记帮忙给村里通电;在福建省委工作时联系给村里办了所学校;他两次帮助一位患骨髓炎的村民治病,救了他一条命。

书中字里行间可以读出,青年习近平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他也有感情。

这一书让我对基层工作和个人成长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打算:要向青年习近平学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如何在群众工作中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价值,如何成为一名吃得了苦头,挑的了担子,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的基层工作者。

我很幸运,在基层工作的第一年是在XX。在XX,工业发展朝气蓬勃,农业生产如火如荼,蔬菜农产品直销长三角;在XX,文峰映秀、会宝湖清、环山路曲折蜿蜒没入花林;在XX,面对疫情,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在抗击疫情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践承诺,坚决守护着人民生命安全。我深知我眼前的一切,是一代代"XX人"一步一个脚印谱写出来的XX华章。

我很骄傲,我是这个强大集体中的一员。但和单位更多的领导、同事相比,我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从最初的人社工作到现在的党政办工作,均是处于所谓的后勤部队,我接触的群众要少,在深入了解基层方面做得不够。二是容易"自洽",忽略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知不足方能改进,在日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学习总书记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的深厚情怀,联系好、服务好群众,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二是要学习总书记坚持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既要多读有字之书,又要读透无字之书。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总书记身上我们所看到就是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群众大于天"的坚定信仰。基层之路,征途漫漫,我们要向青年总书记学习始终对人民群众和本职工作保持一份清醒和责任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XX镇书写下一篇华章贡献自己的笔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