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高校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课程具有更加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倾向性。在思政课中担当关键角色的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充分彰显思政课内蕴的价值引领作用,进而宣传好、解读好主流意识形态,以期实现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提升思政课学术含量,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推动思政课新时代发展,扩大思政课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

一、教师要坚持思政课鲜明价值导向

坚持鲜明价值导向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将思政课内蕴的思想、态度、情感传递给青年学生,保障思政课正确建设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部分学生将思政课的价值性简单等同于实用性,对思政课采取功利主义观点,认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已不合时宜,无法直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无法解决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这成为他们发出思政课无用感慨的重要致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如何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同时阐明道理,推动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实现有机统一、缓解两者间的内在张力,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信仰与现实的关系,使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又有情感温度,以正确导向打造高水平思政课。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鲜活案例。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的案例教学是无本之木,没有现实案例作支撑的理论阐释则会显得苍白,没有说服力。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敏感性言论或现实问题,面对这些提问,教师不能回避。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采取案例教学法回应学生问题,从国内外现实生活中提取和整合教育素材,借助团队合作研发思政课教学案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案例进行细腻解读与分析,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中揭示问题的本质,呈现出思政课所具备的现实阐释力和强大指引力,促使学生摒弃对思政课的功利性观点。同时,思政课教师应着重发挥学生在问题解答中的主动性,丰富和完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环节,教育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倾听人民呼声,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深刻体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真正通过思政课系统学习,客观全面认识当今中国,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做到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着力以理想信念激励青年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注重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形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看主流、抓本质的能力,是思政课的价值目标。接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朝着共产主义理想而奋勇迈进,需要一代又一代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矢志奋斗。党的XX大已经绘就壮美蓝图,明确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了凝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春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开展信仰教育,有意识地将"情"与"意"寓于思政课的"知"中,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自信,深化其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然性的理解和把握,使思政课达到"知情合一"的境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二、教师要凸显思政课深刻批判精神

凸显深刻批判精神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带头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一分为二地研究事物,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求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思政课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更在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的深厚理论根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魏特林空想社会主义等,逐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质,为广大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提供了批判的武器。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汲取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先行者的智慧,正确处理激浊与扬清的关系,敢于对错误思想"亮剑",不能在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上模棱两可,要在辨明大是大非中讲好思政课。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提高社会思潮辨析能力。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多元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交汇点,并非封闭于外界意识形态斗争的"象牙塔"或"桃花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迁,中国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形态,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摩擦,构成了斑斓的思想谱系。青年学生既有可能被多元化思潮裹挟,也有可能以此为契机,在思政课的教育帮助下,建构起辩证的理性思维。思政课教师要正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错误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的客观实际,直面各种偏颇观点和错误思潮,培养青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青年学生在面对不同社会思潮时能够冷静地加以分析,既不盲目追捧也不一味排斥,而是抓住社会思潮背后折射出的现实问题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同时,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斗争本领,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错误思潮的内涵及其现实表现,谨防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和腐朽思想对青年学生头脑的渗透,避免青年学生在错误思潮消极影响下可能出现的价值偏差和行为失范。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提高主流价值传播能力。思政课承载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要求,是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在驱散错误思想对学生头脑侵扰的同时,不能"只破不立",要坚持"破立并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思政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注重优化和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党的大政方针,并结合青年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学生头脑中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压舱石",使学生在纷繁的思想图景中有所定、有所倚,不迷失、不彷徨。同时,要树立"大思政课"观,在坚持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地位的基础上,不同思政课程之间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工、协同推进,思政课与非思政课之间也应密切合作,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全方位育人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教师要厚植思政课学术底蕴

厚植深邃学术底蕴就是要求教师强化使命担当,既不能以专注教学为名拒绝学术研究,也不能以注重学术研究为名敷衍教学,而是综合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任何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科研之间不是对立割裂的,而是呈现出相辅相成、双向耦合的关系。可以说,学术科研是教育教学的有力支点,教学实践是学术科研的灵感来源。近年来,思政课教学研究和学理阐释力度明显加大,思政课的学理性不断得到彰显。但与此同时,依然有不少教师与学生对思政课存在误解和偏见,将思政课看作是一门具有政治宣传性而非浓郁学术性的公共课程。就思政课教师队伍内部而言,部分教师继续走单纯教书匠的老路,游离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外,对学界新论充耳不闻、对学科发展漠不关心,无法为提升思政课理论深度和拓宽研究领域做出努力和贡献。思政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科研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好产出与转化的关系,实现教学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角色统一。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寻教学与科研的契合点。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是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高品质的学术成果是衡量教师学术能力最直接、最客观的标尺,也是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后系统化、理论化的集中体现。思政课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学术科研活动为自身学科发展提供保障,以厚重的学术成果回应质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折服学生,以真理的感召力量引领学生,破除人们对思政课的片面认识。思政课教师要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要把教学置于工作的核心地位,又要不断加强学术研究,持续提高专业水平,推动自我思考向成熟学术成果的跃升,在严谨的学术研讨中改善教学理念和方式,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使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真正做到"一岗双能"和"一身二任",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更为坚实的学理支撑。同时,要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活力和潜力。既要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又不能走向思政课非学术、无学术的另一个极端。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明晰学术与教学的分界线。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权威性是思政课教材的重要特征。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可质疑性和可讨论性是学术成果的内在特质。这意味着任何学术成果都可能存在一定争议,具有理论完善和补充的空间。可以说,从学术科研成果到课程教学内容的转化需要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条件,必须经过慎重考虑和把关,充分得到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待权威部门同意、相关专家认可、人民群众接受后,方能进入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学会把握学术成果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不能将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和尚具争议的学术观点在课堂上大讲特讲,甚至完全抛弃教材、戏谑教材、诋毁教材,在课堂上讲与教材所倡导的价值观、表明的观点相违逆的内容,以个人经验或经历代替教材权威内容,引发学生思想混乱。思政课教师要在遵循教材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立足而不拘泥于教材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得出结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阐明自己关于这一问题是如何分析、思考的,起到示范作用,发挥思政课独特的学理魅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