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心得-25篇(第4/8页)

转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8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赴"清正廉明"之征程,铭记"位卑未泯济民志"的初心信念,走稳"两袖清风"的为民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年轻党员干部从进入岗位之始,就要把"扣子"扣严扣正,把规矩、责任牢记在心,把思想根基扎实入骨,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勤掸思想之"尘"、勤除作风之"垢"、勤思贪欲之"害"、勤破心中之"贼",永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政治定力。"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有一根弦,要牢牢绷紧这根弦,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要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让廉洁为公、浩然正气伴随终生,锻造"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之身。

赓续"五四精神" 燃旺"青春火焰"

回望1919年5月4日,无数有志青年汇聚到磅礴奔涌的"五四运动"洪流中,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五四精神"奔流不息,一代代青年的心中仍燃烧着、喷薄着"五四精神"的熊熊烈火。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赓续五四精神,牢固理想信念、躬身为民、实干担当,燃旺"青春火焰",照亮前行之路,不负伟大时代。

赓续五四精神,燃旺"理想信念"的"信仰火焰",照亮"信念如磐、绝对忠诚"的青春之路。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刘胡兰再到"把青春献给扶贫,用生命坚守初心"的黄文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照亮前路、指引方向、通往光明。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当代青年当保持思想上"燃"的状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反反复复、深入系统地学习理论著作,在"深学深悟"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新理念、新思想,追寻真理光辉,燃旺信仰火焰;要把握大势,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思想上拧紧"总开关",在行动上挺起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脊梁。

赓续五四精神,燃旺"躬身为民"的"奉献火焰",照亮"初心昭昭、不负人民"的青春之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从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就把"人民"二字就镌刻在心中,把广大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如蜡烛般自我"燃烧",以"初心的温度"换来群众的满满幸福。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是推动人民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广大青年思维敏捷,富有朝气,要成为社会栋梁之材,需扎根基层、融入基层,怀揣为民初心、关注民生福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人民想在一起,端正为民"坐姿",找准为民"坐标";要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躬身奉献境界,对照人民期待,对照民生清单,以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游标尺",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践行为民宗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赓续五四精神,燃旺"实干担当"的"行动火焰",照亮"奋发作为、务实肯干"的青春之路。伟大革命家李大钊提出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从草帽书记杨善洲到"扎根陕北绽芳华"的路生梅再到"一根扁担挑起梦想"的张玉滚......他们以实干担当,扎根在基层、奋战在基层,将青春奉献给基层,开创出崭新业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蹈厉奋发,才能成就青春梦想,铸就伟业。广大青年要把真抓实干作为谋事之基、干事之需、成事之本,自觉添柴烧火,忍热耐苦,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接续奋斗燃旺行动火焰,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艰苦环境、吃劲岗位尽情挥洒聪明才智,走好脚踏实地之路;要不做"清谈客",而当行动者,勇于尝试、敢于担当,以乘风破浪、勇立潮头之姿,急流勇进、浪遏飞舟之势,"过险滩""涉深水",肩负青春担当,展示自身才华,践行时代之期。

练就"三本领"扮好"三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更要坚定乡村振兴战略,深扎基层,练就"三本领",争当建设者、做好执行员、成为贴心人,以实际行动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练好"三农"工作"基本功",争当乡村振兴建设者。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作出了"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如何将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是每位选调生的"基本功"和"基础课"。要抓好产业振兴之基础,把"土特产"三字琢磨透,不搞大水漫灌,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土"出优势,形成"特"色,建成"产"业。要积极学习研究"黄花镇""木耳乡""苹果村"等典型案例,总结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自身特色发展模式。同时要通过升级人才振兴之引擎、深化文化振兴之内涵、提升生态振兴之效能、握牢组织振兴之抓手,形成乡村振兴之合力。

掌握基层治理"真把式",做好政策落地执行员。基层干部担负着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仅要抬头看路,也要脚踏实地,要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研究各项政策文件,尤其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收入、交通、医疗、教育等相关政策,读懂吃透,努力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传声筒"和"执行员"。在宣传贯彻政策的过程中,更要讲究技巧方法,用"巧劲"不用"蛮劲",不能"上课堂",而要"讲故事",不能办"一言堂",而要开"茶话会",要让自己更"土"一些,泥土味更重一些,融入当地群众的话语体系,多讲"土味话",多听"土想法",多用"土方法",多解决"土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各项政策措施"进耳朵""听明白""落下来"。

活用调查研究"传家宝",成为人民群众贴心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方向性,身为服务基层、造福群众的一线人员,更要从实从细开展调研,避免"打卡式""观花式"调研,要从群众处汲取智慧,拜群众为师,甘做"小学生",扎进田间地头,深入每家每户,走遍大街小巷,及时倾听诉求,了解问题,发现难处,真正让自己"走进去",把群众心声"引出来"。群众之事无小事,了解困难堵点后要仔细分析,找准"病灶",制备"良方",精准"下药",追踪"疗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年轻选调生,肩上的担子重一些,为民实事做得多一些,与群众的距离就更近,能力提升得就更快,方能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

年轻干部要持续提高政治三力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习近平著作选读》单独成章,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广大年轻干部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明辨是非,以提高政治判断力为前提。"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讲政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年轻干部必须学好的"思想课"。年轻干部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判断不足等因素难以抵御风险挑战。面对世界新思潮、社会新思想的不断涌现,年轻干部正处在政治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严格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年轻干部不能忘了初心、丢了党性、失了斗志、败了事业,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政治立场,在政治端倪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在战略谋划面前用好全局观念,在复杂矛盾面前把握逻辑关系,在风险挑战面前增强防范能力,以不断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慎思深解,以提高政治领悟力为关键。我们不仅要在态度上讲政治,更要在能力上讲好政治。要提高政治领悟的能力,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做到内化于心,只有通过勤于思考,才能做到思路开阔,才能达到"思想不搁浅、行动不偏航"的"考试及格线"。同时,要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年轻干部要结合具体工作,在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中对"国之大者"了然于心,把政策精神吃透弄懂,把职责定位明确规范,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学习上级政策文件为基础,保持上下高度一致为遵循,增强政治领悟本领和领悟能力,在担当作为中走好群众路线,办好为民实事。

笃行务实,以提高政治执行力为根本。年轻干部要不断增强讲政治的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更好为党和人民工作。如何讲好政治是现阶段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研究并谋划落实好的重要课题,关键在于提高政治执行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对标对表,坚决执行"是提高政治执行力的根本路线,我们要加以遵循,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坚决执行中保持政治定力,确保队伍不掉队、方向不走偏,切实把政治优势转化为行动效能。

培养科技人才当推崇"大树理论"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强化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出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源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