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74篇(第18/38页)
循迹"汇报会场"之行,解锁"创新发展"密码,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之心,矢志不渝走好与时俱进的"科技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加强科创园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责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基础科学的领域发力追赶、在关键技术领域集中攻关,面对"卡脖子"的难题,有一抓到底的狠劲、一鼓作气的拼劲、一以贯之的韧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难点,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逐步推动整个领域的创新突破。要坚持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导向,聚焦社会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准确判断科技发展的趋势、看准未来战略竞争的方向、看穿新兴前沿科技发展的道路,不断增强技术敏锐度和理解力,集聚科技创新发展的力量,争取实现"弯道超车",打造高水平一流创新高地。
读懂"最美公务员"的"无我、有我、忘我"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2月4日发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孟二梅等20名同志被评选确定为"最美公务员"。"最美公务员"之美,不在于形貌,而在于精神。广大年轻干部要读懂"最美公务员"的"无我、有我、忘我",以榜样为标杆,汲取榜样力量,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激扬青春、砥砺奋进,争做时代先锋。
读懂"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无我"情怀,赓续"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赤诚丹心,争做"竭诚奉献,坚守初心"的"忠诚先锋"。无论是"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他们饿着"的孟二梅,还是"以民意为己意,以民心为己心"的赵鸿亮,还是"直面巴以冲突的火线,在艰苦战乱地区奉献青春"的袁泉,抑或是"吃在路上、住在车上,一干就是十几个昼夜"的李智宽......从乡村振兴一线到驻外前线,从乡镇街道到产业园区,20名"最美公务员"在各自岗位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彰显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人民公仆本色。"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广大年轻干部要以榜样为标杆,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不断筑牢忠诚之魂、坚定信仰之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心系"家国事"、肩扛"强国责",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发展"大我",积极投身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敢作敢为又善作善成,在干事创业中争做新时代"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忘我"精神,赓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责任,争做"念兹在兹,扎根基层"的"为民先锋"。从巧用"村BA"流量变"留量",带领群众实现家门口致富的张德,到始终做公益诉讼的"追光者"、百姓权益的"代言人"的刘欣,再到打造研学旅游精品线路,把"绿色颜值"变"黄金价值"的吴锦寿,他们用"忘我"的精神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的铿锵誓言,切实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生的遵循。"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广大年轻干部要常叩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理念,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要主动当好"联络员",架起干群"连心桥",当好"服务员",拓宽百姓"致富路",当好"办事员",破解发展"困难关"。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做到再多不怕多、再小不嫌小、再难不畏难,以实干实绩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读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有我"担当,赓续"舍我其谁,敢打必胜"的昂扬斗志,争做"惟实励新,精进臻善"的"实干先锋"。20名"最美公务员"中,有的是主动申请到边境参加执勤巡边的警察,有的是坚守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有的是奋战在勇扑特大山火前沿的乡党委书记,他们主动担当,敢于作为,切实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为人民群众撑起了一片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广大年轻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主动投身到基层实践中,打磨推动发展的"真本领",练就为民服务的"硬功夫",在"吃亏吃苦"中"吃补",在"风吹日晒"中成才,在接几次"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中成长成熟。争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基层治理的"先行者"、改革发展"急先锋"。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摒弃"摆烂""躺平"心态,变"知道"为"做到"、"说了"为"做了"、"做完了"为"做好了",努力在平凡岗位中创造不凡,以自身"辛苦指数"增长群众的"幸福指数"。
读懂"最美公务员"何以"最美"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评选发布20名"最美公务员",号召广大公务员要向"最美公务员"学习,以"最美公务员"为榜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最美公务员"不仅是公务员群体的优秀代表,更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广大公务员要读懂"最美公务员"何以"最美",向"最美公务员"学习,以"最美公务员"为榜样,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最美"华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坚定的人"最美"。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无论是"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的孟二梅,还是无惧暴雨险境,历经25小时营救被困群众的赵鸿亮,"最美公务员"用忠诚诠释信仰,用行动淬炼党性,真正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不懈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不断扎深信仰之根,筑牢忠诚之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实干担当的人"最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是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东虾西移"的臧运东,还是克服案多人少的办案压力,连续三年审理案件数量位居全院前列的余崇斌,"最美公务员"面对工作中的"拦路虎""硬骨头",不畏不惧、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展现责任担当,赢得了群众广泛认可和赞誉。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见贤思齐、起而行之,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始终以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情怀,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奋力在乡村振兴、改革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榜样"、做"先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实绩。
人民至上、真情奉献,为民造福的人"最美"。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无论是推动公共配套功能服务对妇女儿童更为友善和便捷的陈丽红,还是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传统的张德,"最美公务员"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树牢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主动到群众一线"深走"、到田间地头"细看",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坐一个炕头,听一听酸甜苦辣,聊一聊柴米油盐。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着力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把群众的"操心事"变成"放心事",让群众的日子更加红火,生活更加幸福。
读懂一号文件里的"一"字密码
近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释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号。"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一号文件里的"一"字密码,守牢"三农"基本盘,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良田粮用,粮田良用,确保耕地红线"一寸也不能逾越"。一条耕地红线,连着十几亿人的口粮安全,是泱泱华夏永续发展的根基所在。2023年,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丰收答卷的背后,是我们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让18亿亩耕地红线实至名归。粮为民之本,地为粮之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在耕地。尽管连续20年丰产,一号文件依然强调"严守耕地红线"。"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亮剑"各类打折扣、搞变通的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宜粮则粮、宜经则经,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念兹在兹,拳拳为民,确保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掉队"。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等重要论断,在实现"共富"企盼和"大同"梦想的道路上无比坚定地前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把强化农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并从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拓展转移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进行部署。"不落一村、不落一人",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让广大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力度不减,步履不停,确保乡村振兴"一刻也不能停歇"。如果说"千万工程"在20年前一招破题,那么二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是浙江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原因。"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不得,"心急吃热豆腐"使不得,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既延续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以贯之的要求,同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凸显久久为功的重要性,指出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千万工程"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髓要义,沿着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驰而不息强农惠农富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共绘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基层减负树"实干新风"
近日,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各地区各部门要引以为戒、对照检视、举一反三,扎扎实实推进减负工作,形成务求实干的新风正气。
把牢思想"总开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引领"想干事"的标准导向。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歪风久刹不绝、官僚主义问题顽固多发,究其原因是少数干部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政绩观产生错位。纯粹的思想是培植正确政绩观的"沃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厚实"土壤肥力",才能让政绩观牢牢"扎根"不偏离,才能杜绝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各级干部要把政治理论学习当做终身课题,自觉结合工作实际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对照党中央的要求,着力纠治与党的初心使命相悖的思想偏差,大力发扬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时代新风。此外,要积极引导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的正能量,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激发一心为民的干事热情,用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点赞叫好"。
激活联动"一盘棋",打通"数据共享"的中梗阻,抓住"能干事"的关键环节。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正是如此,"穿针引线"的速度往往决定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效率,但"针眼"的大小是有限的,想要用好基层这根"针",理好"千条线"是关键。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最需聚焦数字化背景下萌生地形式主义新苗头、新表现,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束缚"基层干部"能干事"的手脚。一方面上级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功能交叉重复的信息系统,统筹资源、积极探索、开发设计"一站式"综合平台,打通信息系统壁垒,实现多套数据互通共享,促进信息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基层部门要"层层剥笋"梳理工作内容,"抽丝剥茧"理清工作思路,完善业务协同沟通的"快速通道",实现各类业务数据实时交换,整合精进业务能力,避免基层"空转"。
举好考核"指挥棒",聚焦"实绩惠民"的闪光点,营造"敢干事"的工作氛围。考核的"指挥棒"挥向哪里,党员干部的目光就会聚焦到哪里。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不能只看"指标美观""材料精致",更应该以"现场看一看"替代"纸面写一写"。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基层工作考核机制,不再囿于"事事量化"的工作指标,而是看整体工作、平时表现、担当作为,既看干部"显绩"也看"潜绩",还要把群众满意度、群众评价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职称评定等结合起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新常态。同时要配套容错纠错机制,给锐意进取、踏实肯干的党员干部吃下一颗"定心丸",增添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崇尚实干、重视实绩的浓厚氛围。
锚定"一号文件"绘就"振兴画卷"
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力推"千万工程"经验,为进一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明确了"航向标"、画出了"路线图"。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一号文件指引的方向,坚持以"实"为笔,从底线任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着手,在广袤乡村绘就"振兴画卷"。
锚定"农业强"、扎实"守底线",奋力绘就"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强农画卷。粮食安全关乎国之大者,脱贫成效关乎振兴成败。牢牢守住这两条底线,壮美蓝图才能实现。广大党员干部要扎实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把粮食安全视作头等大事,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因地制宜带领群众搞好适应市场需求、适宜地方发展的农业产业,主动写好"科技赋能"的文章,积极统筹协调各方有利资源,不断推动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助力农民群众搭上农业现代化的"快车"。要扎实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防返贫工作责任,围绕住房、医疗、教育和饮水等民生领域做好保障,加强部门协调、平台互通、信息整合,确保防返贫动态监测更精准、帮扶质效更明显。要紧盯"两业"、专攻难点,以"民所盼"为"我所行",通过加强劳务协作、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多元化举措,凝心聚力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