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在全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乡镇在全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的基础。党的XX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五星联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镇按照区域化发展思路,立足实际情况,探索"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新实践,确立了"1234"发展总思路("1"即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即杏花村文旅发展和马窑村花椒特色产业种植,"3"即党建带动、旅游带动、产业带动,"4"即服务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2023年,全镇规划以杏花村、漫流村、南营村和马窑村为标杆,以点连线,以产业带动为抓手,以先进村带动后进村,打造"五星支部"创建联盟。一是由包村干部统一协调,统一召开"4+X"主题党日活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全部按照"五星支部"的标准创建,打造支部创建新格局。二是坚持以发展产业为中心,整合4个村的资源,成立强村公司,统一制定发展规划,以"党建+"发展理念引领基层产业发展。马庄村以"党建+旅游"着力打造"宜溪印象"微度假森林氧吧,杏花村以"党建+康养"发展窑洞民宿、果园采摘、农旅观赏等业态,马窑村以"党建+产业"坚持发展花椒种植产业,形成"多业联动、多元促进"的产业整体格局。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服务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坚持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把党小组建在自然村,利用凉亭、文体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党群联络点,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草帽间,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主动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
二、尊师重教,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
××镇一直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镇村两级扛牢主体责任,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023年,镇里拿出30万元现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大大提升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集聚办教育的底气。2022年,××镇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设立专门账户,配备专人管理。基金会运营之后,目前已积累了超20余万元的教育基金。教育基金每出一分,镇财政资金再配套一分,共同用于教育发展,为全镇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加快均衡布局,清除办教育的掣肘。坚定不移持续推动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调整,推动全镇教育布局从"多而散"到"少而优"转变,推动全镇各学校在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保持均衡协调的办学格局的形成。2023年,全镇撤并初中1所、小学3所。三是坚持重奖教师,明确办教育的方向。树立"奖学生不如奖教师"的原则,奖励学生只能帮助一名学生,奖教师则可以带动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让更多学生受益。通过奖励措施的落实,不断激发教师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全镇教育系统营造争优创先的干劲和氛围。四是创新多样化办学,形成良好的办学体系。全镇组织优秀教研人员深入研究实践,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定位,明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教育重点,建立分阶段、有内涵、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打造群众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教育环境。
三、技能培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镇长期以来按照"三步工作法"开展群众劳动技能培训,着力于提高群众技能水平,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一是摸清底数。充分发挥网格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对各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收集群众对技能培训的意见和需求,建立技能培训台账。二是组织培训。根据收集到的培训需求信息,联系县人社局聘请专业教师开办化妆、电工、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班12期,参加培训571人,发放技能证书524张。三是就业跟进。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循环播放企业招聘信息,党员干部在入户走访中了解群众就业意愿,重点关注未就业人员情况,并结合村民个人就业意愿,将其推荐到县工业园区内企业就业。现在电工班学员28人已在九创工业园和启航必达科技有限公司就业,农艺工185人已在各村专业合作社就业。
四、建设医共体,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镇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一是提升镇卫生院硬件服务设施。2023年6月,投资3000万元的镇卫生院整体搬迁新址,新院区病房48间,开放床位95张,新增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二是推动建设医共体。镇卫生院与县医院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每周二县医院专家到镇卫生院查房,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镇卫生院CT、心电图、B超等检查结果实时共享,由县医院专家会诊后反馈结果,让群众在镇卫生院享受县级医疗服务。三是开展医疗临时救助。通过企业捐赠、乡贤募捐等方式筹措资金,对因大病花费较多的群众提供临时医疗救助,切实减轻群众看病经济负担。
五、医养结合,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打造以居家为基础、以村(社区)为依托、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按照"提供5项功能、帮扶4类人群、实现3大亮点"的"543"工作模式建设养老服务站点,不断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543"工作模式中的"5"即提供康养、理疗、餐饮、娱乐、住宿5项服务功能。康养服务功能具体指建设卫生室、康复室,配备康复训练设备及健身设备,方便老人进行康复训练、健身等。理疗功能具体指配备按摩床、艾灸、理疗等设备,让老人就近获得保健医疗服务。餐饮功能具体指建设老人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向老人每月收取少量餐费,解决老人生活吃饭难题。娱乐功能具体指建设村民大舞台、老年棋牌室,发挥"自乐组织"效能,定期开展兴趣活动、文艺活动,将全村具有相同兴趣的老年人聚集起来,让老年人想来、愿来。住宿功能具体指在养老中心建有住宿房间4间、床位17张,实现了老人养老不离家,朋友不疏远、亲情不缺失、监护无漏洞。"4"即精准帮扶4类人群。为最大程度精准帮扶村中最需照顾的老人,采用实地走访、自主报名、集中分析的方式,集中给村中60岁以上的优抚老人、孤寡老人、半失能老人和留守老人4类人群提供服务,让这些老人安心舒心安度晚年的同时,更让子女们放心省心。"3"即实现3大运营亮点。一是实现"以餐养餐"。目前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主要依靠政府、村集体经济补贴的方式,有限的资金来源限制了养老中心的发展。××镇探索拓展养老中心大食堂业务和范围,为村庄周边务工人员提供工作餐,用工作餐的盈利补贴老年人用餐,实现"以餐养餐"。二是实现自我服务。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老年志愿者服务队3个志愿组织,参与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志愿者可以赚取相应的积分;志愿积分可以在爱心储蓄超市兑换洗衣液、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和理发、缝补衣服等服务,形成"公益+适度收益"的运营,实现自我服务。三是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站点与村卫生所人员相结合,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深入探索发展"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现"防、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实现"症状早发现、小病不出门"。目前,全镇建成村级养老服务站2个,养老服务点4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个,可为老年人提供多种适老化产品和服务。
六、转变思想,全面强化为民服务
××镇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切实转变政绩观,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一是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加大对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投入,坚持"行政办公最小化、服务设施最大化"的理念,落实"去行政化、去办公化,提升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按照党群服务中心"12+N"建设标准,高标准建成后庄社区邻里中心,杏花村、河下村、南营村等22个乡里中心。南营村创造性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附近原有小商店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家电维修、便民购物、证照拍摄、免费理发等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面。二是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树立为民服务理念。通过集中学习和实地参观,党员干部增强了为民服务理念,遇事多做"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拘泥于"可不可以办"的技术思考,形成扎实为民的良好作风。三是持续开展"××红"志愿服务活动。全镇努力打造"××红"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志愿者根据群众生活需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定期开展爱心义剪,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提供理发服务;结合农村网格化管理内容,志愿者上门为群众进行社保认证;参与组织广场舞比赛、民间艺术大赛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七、推进改革,完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政府承接的办理事项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但是由于乡镇没有执法权,普遍存在"看得见的管不着、有权管的看不见"问题,且各个部门多头管理加剧执法难,更需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手段,规范基层治理全过程,建设统一的执法队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镇积极承接上级部门下放的执法权,组建专门的执法大队,目前有32名专职执法队员,统一服装,配备专门执法车辆,集中行使自然资源、村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领域的行政执法权。执法大队下设国土、村建农业、环保应急3个执法中队,司法所人员和派出所民警配合执法。办公室配备3名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分别对接县级部门,负责案件资料整理和归档。乡镇综合执法队伍的成立,在让乡镇干部"名正言顺"管事的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干部办事效率,更好回应了群众需求,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体系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汇报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