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工商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在工商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省工商联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自觉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重要抓手,着力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XX实践新局面贡献力量。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我谈几点体会。

一、看大势,前景广阔,创业奋进正当时

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只要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一定会创造新的奇迹,成就新的辉煌。

要认识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心不会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申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这些重要论述和政策举措,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立场和明确信号。相信在党一以贯之的坚持下,民营经济必将能够长期发展、必将能够取得更大发展。

要认识到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尽管压力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大信心和底气。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蕴含无限商机。14亿多人口带来的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城镇化进程,造就了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机遇无限。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彰显强大韧性。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夯实了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守住"稳"的基本盘、创造"进"的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聚合强大动力。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正在努力成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必将形成强大的发展动能,定能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再创新奇迹。

要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不会减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颁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陆续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了坚实的法治、政策、组织保障体系。近年来,XX坚定扛稳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的有力支撑和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先后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新时代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十大行动",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扩生产、拓市场、抢订单,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XX一直在努力,随着助企纾困措施密集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近悦远来,相信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看态势,奋勇争先,共襄发展勇担当

多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积极开拓新市场、新业态、新领域,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等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与突破,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茁壮成长,体量更大。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指引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12-2023年,全国私营企业数量由1085.7万户增长到5380.88万户,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35%;个体工商户由4059万户增长到1.24亿户。XX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超千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97.7%。其中,私营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9.36万户增长到275.2万户,个体工商户由221.57万户增长到773.7万户。

开拓进取,实力更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民营经济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实力持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活力持续迸发。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民营企业的占比由2013年的38%提升至2023年的48.8%。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是2013年的3.54倍;营业收入总额39.83万亿元,是2013年的3.01倍。2023年,XX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14家,户均年营业收入达到558.78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额4826亿元,增长20.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9.5%。

自主创新,活力更足。民营企业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65%的专利、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32家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新赛道、开辟新市场、塑造新优势。XX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万家;153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中,近九成是民营企业;培育的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有28家民营企业;39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三、看趋势,向"新"求"质",乘势而上再启航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能支持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只有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特点,抓住"质优"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抓机遇、扩大优势。

向"新"求"质",是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工作任务首位,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出明确指引和实践路径。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向"新"求"质",不断向新领域进军,发掘新的增长点。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向"新"求"质",是民营经济的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民营经济直面市场竞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骨干民营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自主研发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市场化导向明显,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凭借清晰的洞察和快速的响应,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领域,能够更加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更快地适应科技创新的快速变化,发挥重要的先导、开拓、引领作用。

向"新"求"质",是民营经济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民营企业对标一流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市场机会。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经济恢复关键期和产业转型窗口期,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杀手锏"技术;要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力度,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脱胎换骨、强筋壮骨";要围绕XX"7+28+N"产业链群,积极投身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实现"换道超车、换道领跑";要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