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此次教育领域的研讨会。今天,我谨就"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如下发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为我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本地实际,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优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健全学校党的组织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首先,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最高原则。"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学校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最高原则"。在我国教育领域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确保党的主张贯穿到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
其次,要完善学校党组织设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应按照党员人数或者固定党员人数计算党组织编制。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小规模高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临时党组织。"建议各地各高校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标准和细则,合理配置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现有党组织设置不够规范、零星的单位,要及时建立或整合。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单位,可以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等方式,强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再次,要推动形成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格局。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来谋划思路、开展工作,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落脚点。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有效统一起来,把师生的思想共识、价值追求、行为习惯凝聚到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上来。在教育教学、科研攻关、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使之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学院(系)、部门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二、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我们要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中央部署安排,教育部党组已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习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这一顶层设计,细化工作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实各项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课程,实现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全覆盖。同时配好专职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建好用好线上线下各类思政资源平台。
二是着力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我们既要重视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又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既要有意义、有价值、有知识的教学,又要有味道、有温度、有情感的教学;既要有灌输性的教育,又要有启发性的教育;既要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又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悟原理、明事理、长本领,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触动灵魂。
三是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其中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改进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的要求以及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都对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四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更加突出品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占比,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和社会实践经历及其影响,完善成绩呈现方式并增加等级呈现。同时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
五是进一步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议学校层面成立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以下简称德育委),统筹协调和指导学校德育日常工作;配备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与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立学生德育工作室或基地,打造专业研究团队和专业导师队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各环节;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和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等等。
三、提高高等教育创新驱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关键在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和优先战略来抓。
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目前全国范围内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达到87.9%,但仍有近30%的县区未达到普惠目标。此外还存在公办园覆盖率不高且结构不合理、"入园难"和"入园贵"并存等问题。我们要抓紧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以及省级政府实施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机制;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有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等等,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四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一方面我们要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标准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各项任务要求,确保国家课程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聚焦"双减"、数字校园建设等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加以解决;不断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等等,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
五是加快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学校是学生青春发育期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也是学生选择高中层次学校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全国范围内高中阶段学校基本上为单一性质学校(公办或民办),一些地方存在"千校一面"现象较为突出。我们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多种类型学校混合发展的办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考试招生制度并逐步建立多元录取录取机制等等,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今天我的交流就这些,如有不当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