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33篇(第124/160页)
汲取"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力量,感悟"人民至上、鞠躬尽瘁"的"爱民初心"。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多次亲自调研民生问题,听取基层群众的声音,积极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在城市建设、农村改革还是教育发展上,邓小平都表现出深入基层、贴近民心的务实作风。这种一心为民的朴素情怀,使得改革开放政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为民情怀,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学习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用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保障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把群众路线真正坚持好、实践好,真正守好群众路线的"总开关"。
汲取"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的开拓创新力量,感悟"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进取决心"。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了创建经济特区......习近平指出,综观邓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逐"光"而行向基层砥砺成长守初心
党员是群众的一面旗帜,也是党的肌体细胞,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优秀的党员干部是广大基层干部前进路上的"指明灯"。近期,《人民日报》推出"我是党员,我在岗位"系列报道,讲述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立足平凡岗位的先进事迹,令人敬佩、启人深思、催人奋进。作为基层干部,要向他们学习,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密切联系群众,将火热的报国心、个人志、爱民情投入到基层工作去,坚守初心、砥砺成长、奉献青春。
逐"光"而行将报国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无论担当什么角色,我都没有忘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我是怀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事这份事业的。"胡冠九深情地说。胡冠九从事环境监测相关的工作,成天与仪器、试剂、数据相伴,十分枯燥,但她还是日复一日投身在各种污染物的化验分析中。除了在实验室中埋头苦干,胡冠九还经常奔赴全国各地,处理重大应急环境事件。因为"数据如果有偏差,会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为了保证监测液体样本不受污染,尽管事故现场环境复杂,处处蛰伏着看不见的危险,她仍然挺身战斗在第一线。"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终生奋斗的目标;一个干部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坚守本心的力量。作为基层干部,要逐"光"而行将报国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强国志向,汲取榜样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不移地将报国之行付诸实践。
逐"光"而行将个人志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就是要锤炼过硬本领,提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李辉是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高级继电保护员,他负责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要从成千上万的元器件和电路逻辑关系中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可是不轻松的细致活,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常常会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干好这个活儿,要下苦功夫,得耐得住性子,还得有创新精神,爱琢磨、肯钻研。"李辉坚定地说。李辉自入行起,一边跟着老师傅学技术,一边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材料,闲下来时主动静心思考,还花光积蓄买下一台电脑用于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32年来,李辉从"单打独斗"到组建团队协同作战,已经攻关60余项技术,但他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他还打算培养更多人才,贡献更多智慧。"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作为基层干部要逐"光"而行将个人志投入到基层工作中,从书本上学、从工作里学、从群众中学,锤炼过硬本领,提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一往无前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逐"光"而行将爱民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厚植"惟愿苍生俱饱暖"的枝叶情怀。降水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触发因素,汛期是险情的高发时期,陈昊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一次与同事前往调查居民屋后斜坡险情,冒着倾盆大雨、山坡随时垮塌的风险,赶赴现场,及时处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随后他并未返回驻地,而是前往了附近陡崖下方的居民区及时提醒群众要注意最新发现的安全隐患,讲解避险措施。他考虑周详,用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的词句将地灾防治知识编成顺口溜,让这些小短句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重要保障。"群众了解得多一点,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就强一点,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一点。"陈昊认真地说。岗位虽然平凡,但他始终未敢懈怠,无时无刻不在为民着想。作为基层干部要逐"光"而行将爱民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为困难找方法,少为自己找借口,不断磨砺工作方法,结合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基层工作,做人民的贴心人,厚植"惟愿苍生俱饱暖"的枝叶情怀。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基层干部惟有向榜样学习,逐"光"而行,汲取榜样力量,常怀报国心、常立个人志、常抒爱民情,夯实理想信念之基,锤炼担当实干之能,践行联系群众之法,才能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务实有为,不负人民!
做党纪学习教育的"铁长城、排头兵、勤务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广大党员干部要谨记总书记的嘱托,笔翰如流,以墨为盾,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为民的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纪律要求,做党纪学习教育的"铁长城、排头兵、勤务员"。
坚持党纪严明的"探索之路",激发"纪律有我"的坚定信念,誓作"心之所向、一往无前"的"铁长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广大党员干部应在党纪学习教育的道路上,以点滴积累为基,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条纪律要求都视为珍宝,通过细致入微的学习,使其转化为内心的坚守和行动的指南。要深入领会党的纪律精髓,将党的方针、策略融入血脉、付诸实践,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审视自我、对照先进,查找思想上的盲区、理论上的短板。要以坚定的信念为笔,以扎实的作风为墨,在党纪学习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出对党的"一直忠诚"与深厚信仰。让这一纸赤诚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成为我们坚守的誓言,永远指引我们向着党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坚定踏实前行的"作风之路",激发"担当有我"的坚定信念,勇当"作风建设、务实创新"的"排头兵"。清风拂面则正气凛然,正气凛然则事业繁盛。党员干部要铭记党的纪律准则,将其融入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党的纪律红线,对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的坚定态度。要以"笔舞龙飞"的激情,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让党的纪律规范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将党的纪律要求贯彻到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做到言行相符、内外一致。同时,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清廉为本,恪守道德底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共同书写"一纸清风"的辉煌篇章,为党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坚守责任重大的"服务之路",激发"服务有我"的坚定信念,愿为"心系群众,情牵民生"的"勤务员"。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将服务群众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以"妙笔生花"的才情,书写出为民服务的精彩篇章,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挥毫书写"一纸为民",让党的纪律规矩成为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让党纪学习教育在为民服务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点"上发力擦亮深改"靓丽底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将改革开放推向又一个关键阶段?。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洪流之中,把改革各项任务部署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争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奋进者、搏击者。
找准深学细悟"基本点",以"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擦亮深改"忠诚底色"。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党的领导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大坚持"原则的首位,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实践证明,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之所以能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党员干部要自觉与党中央同频共振、同心同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确保改革"不跑偏、不变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通过学习培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三会一课"等方式,原原本本学、仔仔细细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把工作放在国家大局下思考和行动,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找准为民服务"切入点",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擦亮深改"奉献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一直围着"人民"转,始终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就业、医疗、教育民生领域改革到乡村振兴,从河长制、林长制到"三明医改",从"最多跑一次"到"枫桥经验"总结推广......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彰显了以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理念,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要为人民而改,要紧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依靠人民改革,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常去百姓家里"做做客""唠唠家常",把群众的问题收集上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的经验总结出来,真正发挥好群众首创精神。要让改革成果交给人民评判,把群众当"裁判"、当"考官"、当"评委",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改革成果的"试金石",使各项改革工作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认可,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找准求真务实"落脚点",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擦亮深改"实干底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这些重要改革举措能否取得实效,抓好改革落实是关键。党员干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好改革落实的任务图、时间表,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去攻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以实干笃行之姿抓好改革落实。要做到手上有招,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每个阶段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工作思路,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防止重大改革举措"踏虚走样";要做到心中有数,清晰明白推出这项改革举措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时候推出、对制度建设有什么作用,掌握好节奏和步骤,统筹协调、压茬推进,防止"着急翻烧饼"导致前功尽弃;要做到脚下有路,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不厌其烦地去走访调研,把实情实况摸上来,并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估,让改革举措更加贴近客观实际、符合群众利益、适合长远发展,三思而后行,稳扎稳打,做到蹄疾而步稳。
"故事"铸翼让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员干部需深植基层,确保政策解读接地气,让群众一听即明;创新宣传方式,吸引群众参与,使之愿坐能听;更要注重实效,确保群众在实践中有获得感,真正将全会精神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其成为指导行动、惠及民生的强大力量。
编织"故事主线",解锁全会精神"密码锁",讲出民生温度"贴心话"。在浩瀚的理论海洋中,故事是那把开启心灵的钥匙,能让党的理论以更加亲切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一深刻而宏大的理论体系,不妨通过故事的经纬细腻地编织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要深入挖掘那些蕴含着改革力量、发展智慧与民生温度的故事,它们如同珍珠般散落在时代的长河中,等待着被拾起、被串联。基层宣讲不仅是政策的解读与传达,更是情感的共鸣与传递。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群众在聆听中感受到党的深情厚谊与改革的坚实步伐,真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让政策化作春雨,润物无声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让人民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华章。这样的宣讲,不仅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变得生动可感,更让群众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打造"故事剧场",演绎全会精神"活剧本",讲出时代脉搏"共鸣曲"。故事是时间的低语,是历史的回响。"故事剧场"无疑是一种富有创意且高效的尝试,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思想的启迪。党员干部作为剧场的导演与编剧,需精心策划每一个场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精准传达政策的精髓与时代的风貌。要鼓励群众走上前台,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让群众得以亲身体验改革大潮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国家发展的波澜壮阔。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理论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片段,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随着剧情的推进,群众在共鸣中逐渐领悟到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全会精神,在这一刻,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阐述,而是成为了一股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时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