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120/138页)
以"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的精神激活"善思之水",守住廉洁底线,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常思常新"。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而终。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和为政之要。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剖析党章党纪,领会其精神内涵和核心要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其为镜,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自警自省、慎独慎微。其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正面榜样中汲取先进经验与做法,从反面案例中获得警示,学会敬畏法纪,心存警觉,坚守原则底线,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以严肃的态度、坚定的信念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激活"善思之水",保证党纪学习教育之树水源不缺。
以"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的精神施好"实干之肥",永葆实干之姿,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常践常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学纪是前提,但是守纪才是最终目的,每一位党员都要在守纪中砥砺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偏离党章党纪展开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带好头、做好榜样,抓实责任和工作,抵抗身边诱惑,提高守纪自觉性。同时,要厚植为民情怀,不舍微末,不弃寸功,干好每一件事,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接受群众监督,以群众满意度检验自身工作成效,施好"实干之肥",确保党纪学习教育之树养分充足。
"引育留"奏响组织工作与育才造士"三部曲"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既关乎百年大计,也是燃眉之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鲜明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我们明确了今后人才工作的方向和举措。各地各部门必须坚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精心布局"引育留"三部曲,以组织工作为引领,育才造士为核心,确保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留得住,优化引才政策,创新育才模式,完善留才机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篇章,助力国家繁荣昌盛。
秉持"引才如渴,育才如畦"之理念,以"引育并举、用才为要"的育才之情,奏响组织工作与育才造士"同频共振"的"交响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深谙育才造士之重要,而组织工作恰是其坚不可摧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从古至今,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博大胸怀,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深邃远见,中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涌动着引才育才用才的智慧浪花与实践波澜。新征程上,组织工作更需坚守"引育用"并重的原则,不断强化人才政策的创新力度,拓宽人才引进的多元渠道,深化育才机制的改革进程。各地各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担当起育才造士的"引路人"和"服务员"角色,确保人才工作与政策导向紧密相连、同频共振。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生态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共同绘制出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蓝图,让育才造士之花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绚丽绽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不竭的智慧与力量。
常怀"育才造士,国之大计"之使命,以"精心培育、悉心任用"的责任之情,奏响组织工作与育才造士"同向而行"的"进行曲"。正如古语所言:"非才无以致治,非治无以显才",组织工作与育才造士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回顾历史,无论是"文景之治"下的人才鼎盛,还是"贞观之治"中的英才辈出,皆源于组织与人才的紧密联结和相互成就。步入新时代,各地各部门更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系统推进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需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确保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尽其才、展其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重提升,让组织与人才在共同奋斗中携手前行,实现"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注入不竭的动力与活力。
砥砺"群英荟萃,共铸辉煌"之愿景,以"交融共进、共享成果"的发展之情,奏响组织工作与育才造士"同心筑梦"的"圆舞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国家发展之大道,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中,组织工作与育才造士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新篇章。面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新特点与新挑战,各地各部门应勇立潮头,积极探索人才流动与配置的新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的成长与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同时,要大力推进人才项目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促进人才的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交流与合作,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要强化法治保障,依法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开放的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共享到发展的成果。通过"引育用"的综合施策,确保人才既能大展宏图,又能共享辉煌,共同书写组织与人才"双向奔赴"、共创未来的壮丽篇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吹响"新征程"号角演绎深改"三部曲"
当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殷殷嘱托提振人心、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需感悟全会精神、领会改革意图、明晰前进方向,吹响"求知""初心""奋斗"号角,以坚定信念、为民情怀、干事决心演绎新时代深改"三部曲"。
吹响"持之以恒探真知"的"求知号角",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定信念演绎新时代"笃行"之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根本的东西绝不能动摇。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领会全会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在不断深化、内化和转化好党的创新理论中,进一步增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宏大的政策理论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温暖故事,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串联起国家发展的"大变革",始终心怀"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保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履职尽责,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真正把"求知"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
吹响"细微之处见真情"的"初心号角",以"鞠躬尽瘁为苍穹"的为民情怀演绎新时代"奉献"之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改革的丰富内涵里,"为民"是最鲜明的底色,"人民"二字贯穿始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到改革的各项工作之中,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要继承和发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在与群众"身挨身""心贴心"中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每一个群众的心田。
吹响"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号角",以"吾将上下求索"的干事决心演绎新时代"实干"之曲。"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行动。大道至简,实干为先,干在实处,才能后发赶超,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实干精神的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立场、站稳脚跟,保持顽强拼搏的意志,知难而进、向难而行,弘扬"有志者,事竟成"的拼搏精神,以磅礴的斗志将改革向纵深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次第开花。要主动将改革重任扛在肩上,进一步强化勇于斗争的决心、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增强为大局服务的担当,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在"破除难题"中促进发展,在"攻克难关"中推动变革,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从"烈士纪念日"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4年9月30日,是第十一个"中国烈士纪念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烈士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和赫赫脊梁,值得我们终身缅怀和永久铭记。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烈士精神,承继先辈遗志,从"烈士纪念日"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忠诚信仰、担当品格、斗争精神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宏伟篇章。
汲取"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忠诚信仰,将"碧血丹心照汗青"的忠贞品格履践于行。回顾往昔,先贤烈士坚持报国为民初心,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避斧钺、冲锋在前,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也留下了一座座忠诚党和人民的信仰丰碑:李大钊慨然赴死,留下"试看将来的寰宇,必是赤旗的世界";海空卫士王伟在牺牲时仍旧高呼"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戍边烈士陈祥榕在日记本上曾温柔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烈士已去,精神永存!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感受革命先烈的灼热丹心和坚定信仰,深刻领会他们解救黎庶、匡扶国家的初心使命,要继承烈士们的遗志,将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落实在具体实践中,以青春之我投身于无限报国事业中,以实际行动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真正为国家富强、人民安乐贡献力量。
汲取"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品格,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畏气度履践于行。据统计,一百年来,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计2000万人。中国是一个盛产英雄的国度,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无论是面临外寇侵略时的殊死搏杀,还是抗美援朝时的英勇顽强,亦或是面对地震、洪水、冰雪、干旱、疫情等灾害险情突发时,总有不避艰难险阻、不畏枪林弹雨、敢赴刀山火海的勇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正是因为数以千万计的英雄烈士们逆流而上、冲锋在前、不惧艰险,无私奉献,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在缅怀烈士中汲取担当之力,传承"奉献之志",将国家民族安危、百姓冷暖时刻记挂在心,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挺膺在前,主动接"烫手的山芋",甘为"热锅上的蚂蚁"、能啃"最硬的骨头",以实干担当致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汲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不屈意志履践于行。英雄烈士,是沉淀厚重的民族记忆,是硬朗刚直的民族脊梁。我们致敬英雄,缅怀烈士,致敬的是先烈们艰苦奋斗、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革命先烈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不屈信念,是敢拼敢闯、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无论是强敌环绕、枪林弹雨,亦或是地动山摇、水涌海啸,乃至于火海滔滔、危机重重,烈士们始终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为基本遵循,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生信条,毫不犹豫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安康慷慨捐躯、舍生取义。他们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举诠释了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用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英雄主义史诗,铸就了永恒的英雄主义丰碑。作为党员干部,在缅怀烈士的同时,当深刻汲取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敢于突破难关、攀登高峰,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锐气与斗志,砥砺奋进、踔厉向前,以斗争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阔步前行。
调浓"底色"擦亮乡村振兴的"金秋画卷"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都积极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承载着情感,是亿万群众生活的家园,乡村发展得好、前景无限,老百姓的日子就有盼头。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调浓乡村振兴的金秋"丰收画",在奋斗的沃土挥洒汗水、在美好的时代守望幸福,真正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调浓"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初心底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擦亮"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幸福画。无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到切切实实为人民谋幸福上来,时代发展的轨迹、奋斗拼搏的成果,要让每一位群众可见可感,方叫心之所向、行之有方。曾记否,誓要改变兰考风貌带领群众治沙治盐碱的焦裕禄,扎根大漠几十载终变黄沙为绿洲的唐八十,绝壁凿清渠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水的黄大发,将青春芳华献给扶贫事业托举家乡明天的黄文秀......正是无数人的倾情奉献、实干担当,才让乡村的明天如此甜。广大党员干部当调浓"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初心底色,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铿锵誓言,带着真情实感赴约乡村振兴之旅,做到燃烧光热、无怨无悔,真正擦亮"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幸福画。
调浓"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生态本色,履职尽责、事无巨细,擦亮"忽于水底见青山"的风景画。"路转峰回一径斜,桃源深处有人家。"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到如今的"盼环保、求生态",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着变化,对青山绿水、对鸟鸣花香、对悠然畅快的追求更为恳切。特别是随着一部分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他们更加明白"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更在绿色发展中探寻致富之道。广大党员干部当调浓"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生态本色,做到履职尽责、事无巨细,既要驰而不息打好防治污染的"持久战",更要广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产业,让推窗见景、低头嗅香的美好围绕身边,让更多人怀揣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向着宜居宜业奋斗,真正擦亮"忽于水底见青山"的风景画。
调浓"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成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擦亮"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发展画。"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扎根基层,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事务、日益艰巨的发展重任,每个人的肩头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而每个人也拥有广阔的奋斗舞台,学会乘风破浪、敢于突破超越,就能以韧劲与坚持守望"梦想成真"。无论是扮靓乡村颜值、还是立稳产业招牌,无论是驱动发展列车、还是回应群众最现实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用心调浓"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成色,做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既要想方设法把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更要做到因地制宜、乘势而行,在主动融入时代、同频发展中蹚出一条条从传统到现代、从平凡到非凡的奋进之路,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真正擦亮"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发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