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647篇(第50/138页)
奋实干之"楫",扬为民之"帆",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渝初心,交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满意卷"。《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方面面,绘就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切实增强"舍我其谁挑重担"想抓落实的自觉、强化"敢教日月换新天"敢抓落实的担当、提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会抓落实的能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篇章。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让人民群众成为评价改革的主体,改革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才是"阅卷人",必须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绘就乡村振兴"四色图"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我们正迈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我们必须构建多维立体的"乡村振兴四色图",涵盖"绿色生态""金色产业""红色党建"和"蓝色科技"。这四色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支柱,更是通向美丽、富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每一色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映射着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经济提升、从党建引领到科技赋能的全方位行动。
绿色为基,打造"生态富民图"。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在"减污降碳、节能增效"上持续发力,大力推广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图",就是要以保护生态为底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通过引导农户参与绿色生产,提高生态产品附加值,确保"生态红利"真正惠及农民群众,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推动"富裕生态"同步实现。
金色为线,勾勒"产业振兴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引擎",要不断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富农"战略,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行业融合发展,形成乡村振兴的产业矩阵。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让每一片土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形成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多元化经济模式。通过"农产品品牌化、产业链延长化"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金色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是农村产业振兴的亮丽底色,推动乡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红色为魂,描绘"党建引领图"。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有效落实,真正做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党组织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能发挥核心作用,推动乡村善治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教育,让"红色精神"深植农村土壤,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红色党建既是乡村发展的政治保障,也是村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通过党建的引领,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确保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
蓝色为翼,创新"科技助农图"。科技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推动科技下乡、农技赋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如智能化农业设备、精准农业管理等手段,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要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从"低端粗放型"向"高端精细化"转变,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让信息化技术深入农村各个角落,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在农田建设、产品加工、销售渠道等环节实现科技赋能,形成完整的"智慧农业链条",为农村经济增添新的增长点。蓝色科技不仅让农业现代化"加速度",还让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实际收益,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借"势"行"舟"让全面深化改革"破浪远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了三百多条重要改革举措,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坚守党对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秉持以民为本的初心,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将改革举措与人民需求紧密结合,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决定》精神,确保每一项改革都能够精准发力,让全面深化改革这艘"远航巨轮"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借"志存高远铸辉煌"的改革"信念之势",行"初心如磐志不摇"之"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破浪远航"。改革之路虽长且艰,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等核心原则绝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需更加坚定改革信念,必先深知其意而后笃信之,信之而后笃行之。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精准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改革的深刻洞察和战略部署,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指南。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改革决策,确保党的领导在改革进程中始终发挥核心作用,以党的坚强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保证,推动改革巨轮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借"心系苍生映日月"的改革"情怀之势",行"俯首甘为孺子牛"之"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破浪远航"。全面深化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增进亿万人民的福祉,人民既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的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刻认识到,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力量,民心所向,即改革所向。因此,我们必须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忠实"代言人",时刻将人民利益举过头顶,围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这一核心,扎实开展工作。我们应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深植根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每一个民生领域,让人民在每一项改革举措中都能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要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将人民的需求作为改革的导向,确保改革成果能够广泛、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愿以自身的"辛劳指数"为代价,全力换取人民的"满意指数"和"幸福指数",让全面深化改革的巨轮在人民的期待与拥护中破浪前行。
借"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改革"创新之势",行"敢教日月换新天"之"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破浪远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依靠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供参考,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勇于创新的科技工作者和改革者的智慧与汗水,是他们不断探索、勇攀高峰的结果。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自信是自强的基石,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敢于突破,勇于尝试,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引进紧缺的专业人才,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明的政策用好人才,发掘更多的"千里马",让他们的才华在改革的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巨轮稳健前行,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考察谈话要善用"望闻问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立政之道,察吏为先。"考察是全方位了解考察对象,对考察对象精准"画像"的重要方式,而围绕对象进行谈话是考察的必要手段。为避免考察失真、失准、失当,在考察谈话过程中,考察人员要善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确保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被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真正把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望"表明里,做到对症下药。作为考察人员,唯有针对不同谈话情形,灵活变化运用谈话技巧,引导谈话对象紧扣真实情况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方能从谈话中听思想、从谈吐中察个性,确保谈出"真材实料"。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干部,要主动打招呼,主动找话题,多用亲切的言语调节气氛,让其打开"心门",打消顾虑,在宽松和谐的谈话环境中谈出对考察对象的真实评价;对性格外向、乐观健谈的干部,要采取漫谈和闲聊的方法,全方位了解情况;对于经验丰富、自我意识较强的人,要采取建议、咨询的方法,感知其思想、工作、学习情况。
"闻"声寻迹,明辨口是心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考察人员在与干部群众谈话中,要注重引导谈话对象用事实说话,既不能"笼统概之",更不能"以偏概全",要切实找到"亮点干部"、找准"干部亮点"。要认真地听、如实地记,特别是与大多数相反的"异见"要深谈细究,便于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研判。针对不同谈话对象的不同心态,要学会有选择地听,注重捕捉言外之意、听出话外之音,学会"正话反听""细言粗听""微言重听",在零碎的信息中听出真实意图,在欲言又止的细节中听出"言下之意"。要听群众评判,听草野口碑。善于到群众中去听呼声、听牢骚、听建议,多角度观察了解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的好干部进入组织视野。
"问"询到底,善诱找准病根。考察谈话重在"刨根问底"了解干部灵魂深处的"隐疾"。考察人员要根据临场情况有效地进行启发、引导、询问,提高谈话的质量。要针对谈话内容做到"循循善诱",尤其是当干部偏离话题或是没有谈到想了解的内容时,要采取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干部谈,让谈话回归主题,确保话题既展得开,又收得拢。遇到干部"不愿谈""不多谈""不敢谈"的问题,可以通过"直接问"的方式,主动提,让干部"打开天窗说亮话""打破砂锅问到底",把问题"摊"出来、"晒"出来,放在桌面上,公开谈,公开说,确保把问题谈深、谈透、谈准,从而防止用人不当甚至带病提拔。
"切"脉察真,诊治关键要害。在考察谈话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谈话对象反映的情况有的是直接了解掌握,有的是道听途说,是否真实准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考察人员要全面汇总、甄别筛选考察了解到的内容,结合被考察者的年度考核、个人档案以及个别调查等材料进行佐证,真正做到去伪求实。对干部反映的具体问题要认真核实,准确定性;对干部反映的敏感问题,更要慎重对待;对干部反映的隐蔽线索,要进行专题调查,"下去找""登上门",弄清实情;最后把所有收集到的情况集中起来,过滤筛选、相互印证、把脉会诊,借助"回头看"、询问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等方式,对干部进行综合考量、全面分析,确保选出政治过硬、实干担当,干部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瞄准"三线"助推深改"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实现。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深化改革必须瞄准"底线思维""高线标准"和"平衡基线"三大维度,做到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新高度。
守住"底线思维",以"防微杜渐"的警觉守护改革,做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底线思维是确保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础,是应对复杂局势和突发挑战的重要保障。正如古语所言:"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在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中,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避免问题积少成多,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隐患。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增强"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抓机遇,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意味着在面对复杂的内外部挑战时,既要有防范危机的能力,也要有在危机中抓住改革机遇的智慧。在经济领域,保持金融安全、稳定供应链、促进内外经济平衡,都是改革中必须守住的"底线";而在社会治理领域,必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防止矛盾激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只有在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的基础上,才能为改革提供坚实的"安全屏障",确保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顺利过渡。正如滴水穿石,改革也要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
提升"高线标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践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要守住底线,还需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提升"高线标准",追求卓越,成为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态度,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做得出色、做到极致。无论是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还是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党员干部必须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动改革工作达到新高度。例如,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更要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在数字经济领域,不仅要建立基础设施,还要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改革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政策,都应以"高线"为标准,力求实现制度的优质性和治理的高效性。唯有不断追求卓越,改革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找准"平衡基线",以"内外兼修"的策略统筹全局,做到"风正一帆悬,行稳致远"。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还要注重具体实施中的统筹协调。在这个过程中,找准"平衡基线"至关重要。改革既要关注经济发展,也要兼顾社会公平;既要推动创新发展,也要守住生态红线;既要放眼全球化,也要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风正一帆悬,行稳致远",改革的航船要在风雨中前行,既需要正确的方向,也需要稳健的操作。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这些外部因素给中国的深化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内也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这些都要求党员干部在改革的推进中找到适当的平衡点。通过内外兼修、统筹兼顾,党员干部要既能解决"当下问题",又能着眼"长远布局",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通过统筹协调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改革工作,才能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使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青年干部要"拓荒山""攀高山""赴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