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一)-100篇(第7/21页)
"哪壶不开"就要"提哪壶",把问题在一线"找准"。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有些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假"挑刺"、真"采蜜",共性的普遍的问题就"塞"进去,个性的敏感的问题就"摘"出来,不敢揭"短"亮"丑"。犹如"木人探海"一般浅尝辄止,找不到真问题,也不真正去找问题,只要"我不提"就能"省去一些麻烦事儿"。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既要看光鲜亮丽的"门面"和"窗口",也得看黯然失色的"后院"和"角落",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直面问题"不回避"、指出问题"不含糊"、写出问题"不删减"。灵活运用一线工作法,"脱鞋下田"式蹲点,"庖丁解牛"式调研,一层一层往内里剥,一锹一锹往深处挖,找准问题"鲜切"摆在台面上,切实做到真调查、深研究。
"提了哪壶"就要"开哪壶",把整改在一线"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找出问题后就"束之高阁",上推下卸地"踢皮球",只晒不改的"问题秀",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后就"没有下文",不仅背离初衷,也会失信于民。党员干部要在解决问题上"有后手",重视调研成果的运用,逐一梳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把对策建议弄到"点子上",谋划到"关键处"。 要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学会"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抓整改,一件接着一件抓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让问题"清仓见底"。
"开了哪壶"就要"提哪壶",把经验在一线"推实"。调查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推陈出新的动态过程,而非"一镜到底"即可收尾的常规动作。一些地方开展"一副药方治百病"的"万能调研",年年调研结果"相差无几",次次调研效果"原地踏步"。想要问题上"零遗留",要善于总结成功的调研经验,紧盯农民钱袋子鼓不鼓、生活美不美,将农民增收、脱贫成果、乡村治理等已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体系,通过常态化调研形成长效化机制。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研"之有理、"研"之有物、"研"之有常,不被"盆景""样板"迷住了眼睛,看要看到"里子"、问要问到"要害",分清哪些是"活的思想",哪些是"包装的典型",做到"雾里看花"清清楚楚,确保调查研究"提"的是"真壶","推"的是"真事","产"的是"真效"。
"望闻问切"推动主题教育"现真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统称为四诊,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作为新时代基层医护人员,当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善用"勤望、常闻、详问、巧切"四诊法,不断打牢思想理论基础,借鉴中医四诊法找"病因",做好调查研究的根本落脚点,努力把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勤"望"清正廉洁之志,把准主题教育凝心铸魂的"永恒课题"。"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回望百年党史,清正廉洁已经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作为医护人员,要确保服务工作不"走偏"、不"走样",坚持学习主题教育专题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在互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对标初心使命中寻找方向。作为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坚持以党纪为尺、党规为框,强化自我约束,祛污除秽,涤荡正气,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擦亮眼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常"闻"民生所需之意, 传承主题教育枝叶关情的"无我基因"。"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取得了治国理政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作为医护人员,要涵养家国情怀,在对百年党史的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将爱国主义精神化作伟大实践,敢于在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不惧牺牲,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详"问"解忧纾困之策,夯实主题教育行而成效的"奋进底色"。"春风化雨润民心,深耕细耘解民困。"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跑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在福建宁德,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即使是偏远山村,车子进不去他就走路去,亲身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担任总书记以来,他的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进街道、过小巷,到农家、访商店,掌握了大量基层真实情况,以实际行动为全党作出了表率,为宏观谋略奠定了深厚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医护人员,要摒弃浮躁、甩掉"包袱",沉下心,定下神,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间,走进山村地头、坐到百姓炕头,运用"一线蹲点""四不两直"等方法,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听一听群众有什么"期盼诉求",看一看群众有哪些"急难愁事",摸一摸群众真实的"幸福指数",在躬身一线中落实群众关切,在砥砺奋进中解决群众诉求,在扑下身子发现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巧"切"痼疾沉疴之症,品读主题教育踔厉奋发的"实干本味"。"人间疾苦呼痊愈,蕙质兰香唤病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医护人员,扛起的是民族的责任,接下的是时代的"接力棒"。要始终做到"自我施压""自找苦吃",把政策宣讲纳入调查研究的基本任务,自觉强化"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心,发挥医护作用,精准服务居民政策需求,将惠民政策向群众一级级讲透,一层层抓实,确保医疗及社保惠民、计划生育优惠、就业惠民、社会救助惠民、残疾人惠民等政策疑有所答、惑有所解,祛除"痼疾沉疴",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前量"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党员干部要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在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前量",迅速行动,提前预热,先学一步,深悟一层,快干一步,争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先行者""排头兵"。
以理论学习凝心铸魂,做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先行者。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是第一步。要聚焦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问题,认真研读必读书目、理论成果,通过分级分类学、领导带头学、干部全面学、创新形式学、点面结合学、知行合一学等方式,既掌握总体框架,又掌握灵魂精髓;既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又掌握关于各领域的重要要求,形成学习研究、热爱思考的良好氛围。
以调查研究融入基层,做攻坚突破、能解难题的先行者。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要把"下去走走"当做一种习惯,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中间,去发现问题,去倾听心声,去提出对策,去推动工作。要杜绝"作秀式""走马观花式""蜻蜓点水式"调研,坚决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通过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勤勉务实为民造福,做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先行者。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更好地造福群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谋划推进工作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凡是人民期盼的、满意的,都要坚定不移坚持做下去;凡是人民排斥的、不满的,都要坚决不做。要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宗旨,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尽全力去做、做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以严格自律树立形象,做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的先行者。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把清正廉洁作为人生信条,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管理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亲朋好友,管理好自己的八小时之外,做到有权不任性、有位不妄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党的良好形象。
广大党员干部要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机,争做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先行者",让能力"强"起来,让作风"硬"起来,让工作"好"起来,让群众满意度"高"起来。
检视整改要"去伪存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评估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提到"检验检视整改成效,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党员干部要以此为根本遵循,坚持"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切中要害,抓好找问题、查原因、促整改全链条管理,真正把问题挖出来、原因找出来、措施列出来,从而实现效果好起来。
找问题要"真材实料"。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检视问题的根本原则。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找问题不是自曝家丑,而是自我革命、自我提升。问题从哪里来?要坚持上下联动、虚实结合,找准找实自身问题。从对标对表中来。对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部署,对照本系统本行业上级要求,看一看贯彻落实如何,还有哪些差距。从工作实际中来。聚焦本职工作,看一看精神状态怎么样,实际成效怎么样,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堵点,把问题摆到台面上。从广泛调研中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念,用好谈心谈话、基层调研等方法,倾听领导同事、人民群众、服务对象意见,虚心接受大家监督。
查原因要"真刀真枪"。工作中,有的干部"问题年年有,年年都相似",对问题"一找了之",仅仅为了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过关",对于找出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深入查摆原因谋求整改,导致问题"涛声依旧"。只有找深找准原因,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多找思想根源原因。问题只是表面现象,是思想认识层面的外在表现,要主动从思想根源上找原因,是对上级部署不重视还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都要有客观认识。多找个人内在原因。坚持"刀刃向内",少用面上问题、工作问题代替,多找个人自身原因,以"破釜沉舟"的坚韧刮骨疗毒。多找问题深层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长期问题、堵点问题,往往不是一时一刻造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调整探照灯焦距,往深里照,往痛处找,直到挖到根源、找到根本为止。
促整改要"真心实意"。找是基础,查是关键,改是目的。要把整改落实贯穿检视问题全过程,真诚想改,真心能改,真正改好。坚持问题导向。要对照查摆出的问题清单,坚持"缺什么改什么、什么不好改什么",区分不同问题逐一"对症下药",推动有效解决。坚持目标导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时间节点、查验标准,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一鼓作气势如虎,不达目的不罢休,直到改到位、改彻底为止。坚持结果导向。改没改、改得好不好,工作成效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看思想提升高不高、作风建设硬不硬、工作成效好不好,对老问题坚决遏制,对新问题立即解决,防止问题死灰复燃。要主动让人民群众、服务对象做"裁判",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问题清单变成成长指数。
开展调研要做好基层"同"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既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又是凝聚党心民心的"传家宝",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身入心至、迈开步子、实地考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念好调查研究"同"字诀,做好基层"同"路人,才能推动"深调实研""真查实改"不断走向深入、解决问题、取得实效,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同频才能共振",与基层"同频",身入心至发现真问题。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能够有效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有效的真实数据材料支撑,为后续工作的决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还能发现基层存在矛盾、收集群众迫切需求、总结典型经验做法、抓好问题落实解决。因此,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意义重大,使命非凡,坚决不能搞"蜻蜓点水"式、"走马观花"式、"一阵风"式无效的"形式"调研,而要在开展调研前做足功课,提前了解所要去的基层真实情况,多角度了解、全方位把握,思路清晰找准调研选题,做到与基层"同频",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心中有数"且"脑中有谱",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调研课题,结合基层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调研,才能让调研能够更具针对性,才能避免调研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同框才能同情",与群众"同框",当面交流了解真民意。"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调查研究的根本在基层,基层又跟人民息息相关,通过开展调研,面对面与群众进行沟通询问,能够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听到最真切的民意,然而脱离人民群众而开展的调研却只是"空中楼阁",无法经受实践的检验和推敲。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杜绝为了调研而调研,离开人民谈为民的行为,要珍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法宝,经常下到田间地头去和人民群众谈心,不让群众意见"潜水",在调研过程中时时与群众"同框",与群众"共情",设身处地想群众所想,才能直接全面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真正读懂群众心意,实打实地在基层一线中察实民情,帮群众把问题解决彻底、解决到位。
"同行才能同心",与干部"同行",迈开步子探明真情况。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通过开展调研,与基层干部一同亲自深入到第一线、下沉到群众当中,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解决群众迫切的问题。然而,部分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重视不够,在实际调研时仅仅"骑在马上问民情""透过车窗看基层",只满足于转一转、听一听、看一看,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看过就忘,徒增基层麻烦,导致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真实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韧劲,用"下马看花"代替"走马观花",开展调研要带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须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与基层干部"同行",一同扎到困难众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听真话、探实情、挖症结,才能揪出真问题、拿出实举措。